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稷山县

移除 8,93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J2222.jpg|缩略图|右|[http://www.jishan.gov.cn/upload/images/2019/1/8fc20613832d469a.jpg 原图链接][http://www.jishan.gov.cn/contents/12/54.html 来自 稷山县政府网 的图片]]]
'''稷山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正北端,古属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 ,汉为河东郡闻喜县地 ,唐属绛州, 民国初年废州,县。改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1949年,属晋南区新绛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2003年,属运城市。 自北魏设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是晋南商贸重镇,素有“晋陕豫交界的小天津和旱码头”之称 。稷山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农业始祖后稷曾在此树艺五谷、教民稼穑,稷山县名由此而来。全县人口36万,国土面积686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下辖5镇(稷峰镇、西社镇、化峪镇、翟店镇、清河镇)2乡(蔡村乡、太阳乡)1个社区服务中心,共191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编==
稷山,春秋称“稷”,属 晋。 汉为 河东郡闻喜县地。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于今城关东南15千米置高凉县、郡,隶 东雍州。
 
西魏大统中年于今县境置南汾州,郡徙治今河津市境。 废帝三年(554年)南汾州改 勋州,北周升总管府。武成初年废勋州, 绛州治徙此。建德六年(577年)州、县治徙今城关西南6千米吴城村。
 
隋 开皇三年(583年)绛州治徙今新绛县境,十八年(600年)高凉县改稷山县,徙治今城关,属绛郡。唐先后属绛州、绛郡、 河中府。 五代属绛州。
 
宋属绛州绛郡。金 兴定初年属 晋安府。元、明、清仍属绛州。
 
民国初年废州,县改属 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9年属晋南区新绛分区,隶 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
 
1954年,运城、临汾两地区合并为晋南专署,县随。
 
1958年,稷山、河津两县和万荣县大部,以及乡宁县部分合并为稷山县,属晋南专署。
 
1959年,原万荣县划归稷山地盘分出。
 
1961年,河津县析出;西坡、尉庄两公社复归乡宁,稷山县境恢复原貌。
 
1970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专署,后改为行政公署,县属运城行政公署。
 
2003年,运城地区撤地建市,稷山属运城市。
==人文历史厚重==
尤其应到的是墓主人对面有舞台乐楼,既有乐队又有演员,乐器大鼓,腰鼓,拍板,横笛等多种吹打乐组成,演员行当齐全,分副净,副末,装旦,末泥,装孤等,看上去,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表演技巧,真是维妙维肖,活灵活现.若进入一墓室,真宛若光临一座陈设工艺珍品之殿堂,实有琳琅满目,华气盈门之感.
===法王庙===
稷山县西二公里之南阳村西隅,有一座法王庙。该庙坐西向东,占地约3000余平方米,现存殿宇十八间,舞台一座和一个清代补建的三间门楼。在这群古建筑中,其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当以舞台为最。该舞台,据庙内碑文记载,建于明成化七年(1472年),系重檐十字歇山顶,上覆琉璃彩瓦,长14.5米,宽14.3米,梁架结构繁杂奇巧,斗拱装饰古朴俏丽,雕刻工艺精湛,气势雄伟壮观,是一座颇有元代遗风的明代建筑珍品。
稷山古属[[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国 (战国)|魏]],[[北魏]][[太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设置[[高凉县 (北魏)|高凉县]],公元598年改称稷山县至今。
[[File:稷山县.jpg|有框|右|<big>稷山县夜景</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1/ff903b07d3e34a4bae68690764607bc5.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288143241_81000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行政区划 ==
下辖4个[[行政建制镇|镇]]、2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
稷山县清河镇概况
全镇辖20个行政村,3.2万人口,镇域面积7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万亩,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也是新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
交通便利:东接新绛县,南依稷王山与闻喜县相连,北临汾河与县城隔河相望,运稷一级路、闻合高速以及县际公路闻苍线穿境而过,稷山火车站举目可及。
农业调产:以“南药北果中养殖”为总体布局,以苹果、桃、药材为主导,特色明显,间以葡萄、梨、杏、蔬菜等。目前水果面积达到3.4万亩,药材8000余亩,猪、羊10000余头,养鸡存栏70余万只。初步形成了南部药材养殖基地、北部水果蔬菜基地、东部金刚石刀具生产基地和以水果、药材、养殖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农业调产人均收入达3000余元。
新农村建设:以吴壁、南辛庄、秦家庄、晋村、马家庄、刘村、北辛庄等7个村为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栽培各类苗木8万余株,有力地提升了新农村的生诚建设水平;水泥硬化巷道10.6千米,建成文化活动中心7个,安装健身器材130余套,新建成了6个村级活动场所,建成了8个便民超市。引导群众修建沼气池730余个,利用率达90%以上。
人文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城走兽”独具魅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福高台花鼓”亮相奥运开幕式、荣登春晚,蜚声海内外。清河烟火、七级花鼓、上费锣鼓享誉方圆。清河又是革命老区,是新军212旅的摇篮,先后涌现出了100多名英烈和勇士。抗战时期,朱德、彭德怀、左权、任弼时等,曾率军途经清河北上抗日。
民营企业:新建的朝阳工业园区,已有蓝天包装、田园绿农贸有限公司、茂鑫衬布、宏达蜜饯等企业入驻。晋龙集团晋华现代化养鸡场落户北阳城,成为全镇乃至全县、全市养殖企业的排头兵。
金刚石刀具产业:现有个体加工企业30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6000余人,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
地热资源:水温高达48℃以上,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矿化度为0.79—4.6克/升,是洗浴、疗养、娱乐、休闲的理想资源。山西稷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落户于此,正是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研发利用。
稷山县蔡村乡<ref>[https://tianqi.so.com/air/101100803 【稷山PM2.5实时查询】空气质量指数查询_全国天气网]</ref>
一、概况
[[File:J1111.jpg|500px|有框|右|[http://www.jishan.gov.cn/upload/images/2019/1/f03fc8bd4c6527c9.jpg 原图链接][http://www.jishan.gov.cn/contents/12/54.html 来自 稷山县政府网站 的图片]]]
全乡共有20个行政村,3万余口人,耕地面积4.8万亩,拥有深浅水井250余眼,水利条件优越。
交通便利:省道台运线、运稷一级路、闻苍线、西环路、环乡路纵横交错。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共有1个省级新农村试点村,9个县级新农村重点推进村。目前,全乡20个村街巷道硬化132千米,硬化了16个村的文化活动广场,完善配套了8个村文化体育设施,20个村全部进行了绿化,“一村一品”建设完成8个村,水果4个村,养殖业2个村,蔬菜2个菜;20个村全部建立了“和泰”、“家家乐”便民连锁商店,每个村建立健全了农廉网和远程教育网络。先后成立了7个专业合作社,目前全乡已形成三大基地:一是以坑东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为依托的3万亩吨粮田基地,已达到2万余亩;二是以东蒲、三埝为依托的2万亩优质果桃基地,已完成12000余亩,今年新栽3300余亩;三是以89条荒沟为依托的万亩生态林和干果经济林基地,已开发绿化荒沟2000余亩。在养殖业发展上,全乡实现猪存栏2万余头,鸡存栏21万只。蔡村、东柏、大李、东蒲、郝壁五个村猪存栏各3000头,杨村猪存栏实现5000头,底史鸡存栏8万只。目前已有4000余人外出务工,已形成四个特色行业:一是以坑东、南埝为主,涉及全乡20个村的2000多人的打饼子队伍,遍及全国20个多个城市;二是以柴村、杨村、大李、小李为主的2000余人的建筑工程行业;三是以杨村、柴村为主的400人在京跑运输队伍;四是以苏州衬布企业为主的200余人的打工队伍。
稷山县太阳乡概况
 
太阳乡由原太阳、修善两个乡合并而成,面积112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51000余口人,人均耕地2.34亩,是全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交通便利:西靠省道台运线,环乡公路十字交叉。
人文历史悠久:南有稷王山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北有玉壁古城遗址,乡驻地太阳村是五、六十年代全国卫生模范村,坞堆村是稷山县最大的自然村,有清末探花王文在故里。
 
“一村一品”产业合理分布:全乡31个村分为九大区域,即:运输业(白辛、均安、白家庄、三堡)、蜜枣加工业(均和、董家庄等35家)、仿古工艺(坞堆)、无公害大葱(丁庄、修善、兴隆庄)、鲜桃栽植(白池、均和、董家庄、西小郝)、蛋鸡养殖业(东王、西王、勋重、小阳、北王)、药材基地(太阳、东里、西里、杨家庄、三坡、庙岔、长岭、下王尹、坞堆坡、小阳坡、小阳堡)、土鸡饲养基地(刘家坪、上王尹、石佛沟)、核桃种植(丁庄、修善、兴隆庄、杨家庄、三坡、庙岔、长岭、下王尹、坞堆坡、小阳坡、小阳堡、刘家坪、上王尹、石佛沟、东里、西里、勋重、小阳、坞堆、东王、西王、北王、西小郝)。
稷山县翟店镇概况
全镇共有23个行政村,3.8万口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700亩,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运稷一级路、省道台运线穿镇而过。
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全镇共有民营企业202家,已形成了纸箱包装、煤焦发展、硅镁冶炼、医药化工、服装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去年实现总产值13.2亿元,上交税金3120元。特色产业以纸包装文化产业为主。
新农村建设:在南梁村的典型带动示范引路下,完成了翟东、南翟、寺庄、三小宁、西位坡、古路岔、宝泉等1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全镇东部以印刷包装产业为主,西部以种植水果为主,南部以种植干果经济林为主,中部以养殖业为主。其中:东小翟、西小翟、翟东、翟西、南翟、太郝、北吴七个村以印刷包装企业为主。西位、小宁、宁南、寺庄、北小宁、西小宁、南小宁七个村以发展水果(苹果)经济林为主。西位坡、东大有、古路岔、仁和、南吴坡、峨嵋六个村以发展干果(核桃)经济林为主。中部南梁、宝泉、东位、东小翟、西小翟、翟西、南翟以养殖(猪、鸡)业为主。2010年,镇城居民收入达110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500元。
小城镇建设:镇区已形成了“四纵四横”路网和集行政新区、商品街、工业园区、文化站、文化广场、小康住宅区为一体的城镇模式。2002年被命名为山西省小城镇发展中心镇,2004年度被命名为全国35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2009年被命名为山西省印刷包装产业基地镇。
稷山县西社镇概况
全镇辖25个行政村,镇域人口4.3万人(本地2.8万人,流动人口1.5万人),国土面积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400亩,是稷山县经济重镇和省级园林城镇。
交通条件便利:省道台运线、县道管化线穿镇而过,侯马—禹门口高速公路在境内有进出口,并接连运城——稷山一级公路。全镇农村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基础设施完善:引黄支斗渠贯通全镇,建有蓄水量达200万方的日供水量10万方的大型引黄调蓄供水工程,变电站改造工程、天然气工程全面投入使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全镇焦化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目前已拥有年生产370万吨以上焦化产能,是乡宁煤田的主要销售渠道和加工基地。全镇现共有企业100余家,拥有山西东方资源有限公司、山西永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永恒工贸有限公司、山西贯通石材有限公司、永祥焦化公司、晋华焦化公司、希尧焦化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10余家。全镇形成煤焦、化工、冶炼、建材、新材料加工等支柱产业。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上形成了养猪、养鸡、大棚菜三大支柱产业,成立了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生猪年出栏10万头,蛋鸡存栏200万只,大棚菜750余座。新农村建设“四改四化”全面推进,15个村完成总体规划,20个村启动园林村工程,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余元。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街巷道硬化,村村修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1个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场所,16个村建立了休闲娱乐场所,村村建立了卫生所,22个村建立了便民服务店。沼气入户1350户。实施了西社、高渠村千户光缆入户工程。13个村启动园林村绿化工程。沿山9个村初步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
生态建设卓有成效:被确定为省级园林城镇,实施了万亩荒山绿化工程,园林村绿化工程,园林式企业、园林式学校绿化工程和骨干道路绿化工程。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2007年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编制了《西社镇总体规划》。围绕这一总体规划,实施了镇区四条主街道扩建、改造工程,3000米下水道工程,3000米路沿石工程,人行道彩砖硬化工程及绿化工程,安装路灯80余盏,改造了镇办初中,新建了镇办小学,扩建了镇卫生院,启动了文化站工程,成立了环卫队,镇区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人文历史悠久:西社是古代历法的创始人羲和故里,羲陵晚照,姑射晴岚列为古县八景,李牧寨、藏孤村史传佳话。1916年老凹窑首举讨袁义旗,1938年抗日县政府驻扎马家沟,游击队与敌周旋血染白坡,振华学校热血青年奋起救亡。
== 參考來源 ==
{{Reflist}}
767,0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