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黄祯祥

移除 25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ultiple issues|{{dead end|time=2019-08-16T13:40:07+00:00}}{{orphan|time=2019-08-16T13:40:07+00:00}}{{refimprove|time=2019-08-16T13:40:07+00:00}}{{unreferenced|time=2019-08-16T13:40:07+00:00}}}}'''黄祯祥'''({{bd|1910年|2月10日||1987年|3月25日|}}), 男,[[ 病毒学家 ]] [[ 中国科学院 ]] 院士(学部委员),出生于 [[ 福建 ]][[ 厦门 ]][[ 鼓浪屿 ]]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养成了好读书求知识的习惯 。1926  1926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的医学最高学府北平协和医学院,接受了严格的医学教育 。1934  1934 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並担任北平协和医院内科医生 。1980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正当他以极大的干劲带领研究人员投入新课题病毒免疫治疗肿瘤研究时,1987年,白血病夺去了他的生命,终年77岁。
黄祯祥首创病毒体外培养法新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在医学病毒学的发展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一次使病毒定量测定的显微镜观察法被革新为肉眼观察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为控制中国乙型脑炎的流行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毒力的乙脑病毒株,并对其生态学与流行的关系、变异的某些规律、保存毒株的方法及疫苗等进行了研究;发明了用福尔马林处理麻疹活疫苗的新方法。
*1987年3月25日 因白血病逝世于北京。
==病毒培养技术==
==病毒培养技术==
毒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病毒的工作还很不成熟,方法也很落后。由于病毒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生物,当时检测病毒存在与否,需要通过对动物注射含病毒物,观察动物发病或死亡来判断,显然这种方法是十分原始的。病毒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即它没有自己的酶系统,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因而一般的微生物培养基不能使病毒繁殖和生存。病毒的这两个特性加大了寻找培养病毒新技术的难度。病毒培养是病毒研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可以说 没有病毒培养新技术的建立,也就没有病毒研究的突破和发展。因此,许多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际上许多知名学者为此苦苦探索了几十年。
 
发表相关论文
 
1943年黄祯祥在美国发表了《西方马脑炎病毒在组织培养上滴定和中和作用的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论文立即引起举世瞩目,并得到同行的普遍认可。
 
这一新技术概括为:
 
第一步,用人为的方法将动物组织经过处理消化成单层细胞,并给这种细胞以一定的营养成分使其在试管内存活。
 
第二步,将病毒接种在这种细胞内,经过一段时间,细胞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观察者只要用普通显微镜观察细胞有无病变,即可间接判断有无病毒的繁殖。
 
为现代病毒学奠定基础
这项新技术把病毒培养从实验动物和鸡胚的“动物水平”,提高到体外组织培养的“细胞水平”。也正是这项技术的建立,拓宽了国际上病毒学家的思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病毒学者采用或改良了这一技术,成功地发现了许多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分离出许多新病毒。50年代,美国著名病毒学家恩德斯获得诺贝尔奖金,就是在采用了黄祯祥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美国1982—1985年各版的《世界名人录》 ,称黄祯祥这一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
病毒学研究的实践证明:病毒学研究发展到今天的分子病毒学水平,黄祯祥所发现的这一新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找到比这一技术更先进的病毒体外培养的方法。这一新技术至今还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疫苗研制、诊断试剂的生产和病毒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等高技术研究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这种技术分离了诸如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病毒。近年来在全球引起震动的艾滋病病毒也是采用组织培养这一技术分离得到的。
这项新技术把病毒培养从实验动物和鸡胚的“动物水平”,提高到体外组织培养的“细胞水平”。也正是这项技术的建立,拓宽了国际上病毒学家的思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病毒学者采用或改良了这一技术,
成功地发现了许多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分离出许多新病毒。50年代,美国著名病毒学家恩德斯获得诺贝尔奖金,就是在采用了黄祯祥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美国1982—1985年各版的《世界名人录》 ,称黄祯祥这一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
病毒学研究的实践证明:病毒学研究发展到今天的分子病毒学水平,黄祯祥所发现的这一新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找到比这一技术更先进的病毒体外培养的方法。这一新技术至今还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疫苗研制、诊断试剂的生产和病毒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等高技术研究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这种技术分离了诸如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病毒。近年来在全球引起震动的艾滋病病毒也是采用组织培养这一技术分离得到的。
==乙型脑炎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当时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之一。黄祯祥清楚地知道要开展乙型脑炎的研究,着手解决这一医学难题,困难是很大的。然而,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病毒学者的责任感,激励着他不能不主动请缨,他向卫生部领导要求,要从乙型脑炎入手开始新中国的病毒研究事业。卫生当局满足了他的愿望,支持他的工作,给了他人力、物力的保证。乙型脑炎的研究工作从此开始了。
 
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对乙型脑炎这种传染病的认识还很肤浅,乙型脑炎的病原、发病机制、传播规律、诊断、免疫等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甚至于在中国流行的乙型脑炎(当时俗称大脑炎)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所流行的乙型脑炎是不是一种病都未能搞清楚。这些问题在当时的病毒学界都是有待揭示的课题。
 
在建国后的头两年中,黄祯祥组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有关调查工作,由于卫生当局的大力协助及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热诚合作,这项工作是相当顺利的。在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之后,黄祯祥带领科研人员开始了病毒分离、实验诊断方法的建立、乙型脑炎传播媒介昆虫生态学、乙型脑炎病毒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基本摸清了中国乙型脑炎的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及特点,并着重指出蚊虫是传播乙型脑炎的媒介昆虫,从而在技术上具体地指导了建国初期轰轰烈烈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
 
1949年,黄祯祥在中国首先开始了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制工作。他在一篇论文中阐述了最初研制乙型脑炎疫苗时的想法:“当1949年我们开始了流行性脑炎的研究之后,首先对这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用血清学和病毒分离的方法确定了该病的病原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这些研究的结果给预防工作指出了方向,为了更好地配合预防工作上的需要,于1949年我们开始了疫苗制造试验。”这是中国开展乙型脑炎疫苗研究文献中最早的记录。在这以后的几十年中,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制工作一直在进行着,最初从研究死疫苗开始,继而发展到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无一不渗透着黄祯祥的心血。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制这一成果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众所周知,预防医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绝不是靠某一个人独自奋斗所能取得的,必须要有长时期的,有时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中国乙型脑炎的研究从1949年开始,经过整整40年的工作,终于被社会所承认。1989年这项成果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颁奖时,虽然黄祯祥已不在人世,甚至获奖者的名单中也没有他的名字,但是人们不会忘记黄祯祥在中国乙型脑炎研究中开拓者的地位和他在取得这项成果中的重大作用。
 
 
==病毒免疫贡献==
1954年,世界上分离麻疹病毒获得成功。用组织培养技术研制麻疹疫苗就成为世界病毒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1961年,黄祯祥以极大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麻疹疫苗的研究工作中。他和著名儿科专家诸福棠教授合作对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的合作推动了当时中国麻疹病毒的研究工作。此后,黄祯祥和他领导的麻疹病毒研究室对麻疹病毒血凝素、麻疹疫苗的佐剂、疫苗的生产工艺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福尔马林处理的麻疹疫苗》是他这一时期发表的重要论文。这篇论文曾在第四届国际病毒大会上宣读,得到与会者的好评。
 
“文化大革命”以后,黄祯祥致力于病毒免疫的研究,先后发表了《被动免疫对活病毒自动免疫的影响》等论文。在病毒免疫治疗肿瘤的研究方面,他指导研究生进行了探索性的工作,先后发表了《不同病毒两次治疗腹水瘤小鼠的初步研究》、《病毒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小鼠瘤的研究》、《肿瘤抗巨噬细胞移动作用的研究》等多篇论文。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寻找抗肿瘤治疗方法提供了有思考价值的线索和依据。黄祯祥提出的病毒免疫治疗肿瘤的新设想,将是肿瘤治疗研究中有待开发的一块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
 
由于黄祯祥在医学病毒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198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被任命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他还担任了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主任委员。
 
黄祯祥逝世后,为了纪念他在医学病毒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他在海内外的同事、亲友共同发起成立了黄祯祥医学病毒基金会,以黄祯祥的名义颁发奖学金,以奖励在医学病毒学研究中作出贡献的新人。
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共同主编、出版了《黄祯祥论文选集》,以纪念他在病毒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
 
 
==论著書籍==
*黄祯祥主编.医学病毒学基础及实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黄祯样论文选集.中华医学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编辑出版.1990.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 中国科学院生命 科学 和医学学部院士]][[Category: 燕京大学校友]][[Category:厦门 中国 ]][[Category:黄姓]]
135,7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