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孔伋(jí)

增加 112 位元組, 5 年前
{{copyedit|time=2019-09-25T02:08:59+00:00}}
{{unreferenced|time=2019-09-25T02:08:59+00:00}}
''' 孔伋'''(jí)(前483-前402) 战国初思想家,鲁国人, [[ 孔鲤 ]] 之子, [[ 孔丘 ]] 之孙,字子思。其思想见于《 [[ 礼记 ]] 》中孔伋(前483-前402),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孔子之孙、孔鲤之子。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人物生平孔伋,字子思,鲁国(今属山东省)人。祖籍河南商丘,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终年八十二岁。与孔子、孟子、颜子、曾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因此旧时以子思、孟子、颜子、曾子配祀孔子于孔庙,所以又与孟子、颜子、曾子并称"四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孟子是其再传弟子,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折叠编辑本段 孔伋(前483-前402),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孔子]]之孙、孔鲤之子。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 人物生平 ==孔伋,字子思,鲁国(今属[[山东]]省)人。祖籍[[河南]]商丘,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终年八十二岁。与孔子、[[孟子]]、[[颜子]]、[[曾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因此旧时以子思、孟子、颜子、曾子配祀孔子于孔庙,所以又与孟子、颜子、曾子并称"四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孟子是其再传弟子,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 主要作品==[[ 汉书 ]] ·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汉唐儒者如郑玄、孔颖达等认为《小戴礼记》中之《 [[ 中庸 ]] 》即为孔伋子思所作,宋儒基本都肯定这一说法(偶有怀疑者,如南宋的叶适在其《习学纪言序目》中就表示怀疑)。程朱一派对《中庸》尤为尊崇,以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唐宋开始,"道统"论兴起。学者一般认为,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中庸》亦为儒家心性理论的主要渊薮之一。
但近世学者对《中庸》是子思所作的传统说法颇有疑问,认为其中有"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语,当出自秦汉之际儒者之口而非子思所撰。陈盘在《大学中庸今释》中,举隐公元年《左传》"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为例,说明"车同轨"这话,在孔子以前就有。至于"书同文",他也认为华夏的文字都是从六书发展下来,春秋时尽管国别很多,然而朝聘天之,会盟诸侯,文书使节交互往来,不可能彼此之间的文字不通晓,这就是同文了。因此,子思的实际思想究竟是否就是《中庸》的学说,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Category:春秋戰國時期人物]]
[[Category:思想家]]
19,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