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核雕

增加 3,908 位元組, 5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ref>[https://www.sohu.com/a/384900767_120381622 雕刻时光:中国皮影雕刻的造型流派 ],搜狐,2020-…”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ref>[https://www.sohu.com/a/384900767_120381622 雕刻时光:中国皮影雕刻的造型流派 ],搜狐,2020-04-01</ref>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ref>[https://www.sohu.com/a/798001737_121629700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 ],搜狐,2024-08-02 </ref>遗产名录。

==简介==

江苏苏州和扬州、山东潍坊、广东,浙江,北京,河北石家庄,辽宁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是一种以果核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民间微型雕刻工艺,雕刻主体原材料以橄榄核、杏核、桃核为主。核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宋代中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核舟记》这篇文章里所记载的王叔远核舟,就是中国历史上核雕作品的经典之作。2008年核雕作为民间工艺美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苏州的舟山橄榄核雕最早起源于清朝晚期,当时大多是舟山的村民从事核雕行业。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核雕产业形成了“南工”“北工”各自分立又相互交融的局面,而“南工”核雕的主要聚集地就在苏州舟山。

周春毅出生于雕刻世家,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独厚的艺术熏陶让他自幼时起就对核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先是跟随父亲周泉兴学艺,后又去苏州各大门派精进雕刻技法,就像武林中独得了各派秘籍的天才少年一般,周春毅在核雕创作上集各家之长,风格独树一帜,成为苏州舟山核雕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人物。2004年,年仅18岁的周春毅创作了代表作《双面核雕罗汉头》,在雕刻技艺上开始崭露头角,其核雕作品《弥勒佛》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走自己的路==

周春毅认为“核雕要走出新路,风格一定要独特”。正是有这种对独特风格的坚持,才有了苏州核雕周派创始人周春毅。

苏州核雕起初有“殷派”和“须派”两大派别。殷根福是殷派核雕的代表,其雕刻特点是刻画细腻,作品“横平竖直”,追求工整;须派核雕的代表是须吟笙,其核雕作品多以写实为主,雕刻人物脸部肌理明显、表情丰富。在创作过程中,周春毅不断摸索,使其作品实现了殷派、须派之结合,为核雕打开手串市场起了关键性作用。

周春毅不拘泥于传统的雕刻方法,推陈出新,发挥古代苏作斜口冲刀法,首创留刀痕处理方法。“现在好多人在制作的过程中都用了砂纸、用了油石来打磨,其实这样反而看不出它其中的神韵。”周春毅的刀法就是把刀的痕迹留在上面,又称“清水刀法”。清水刀法追求的就是朴素、素雅的感觉,讲究大开大合、苍劲有力,要一气呵成。玩家把玩核雕可以像欣赏书法那样品味其刀路的走向。此外他还首创散刀法,即随刀,无论是挂件、手串、长串,每件作品都无重复,刀随意走。

作为一门老手艺,核雕主题大多与祈福、佛教等文化相关,对于青年一代的审美需求来说,这是不够的。把玩核雕并不是老一代人的专利,新生代青年核雕购买者的出现,意味着新的审美观和市场需求出现,客观上推动了核雕行业产生新的行业审美和创作内容。题材的创新是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作为新生代核雕艺术家,周春毅创新求变,喜欢创作一些山水风景,寻求将佛教题材与山水画相结合,创作出一大批如《苏州园林》《绿野仙踪》《达摩》等口碑出众的作品。

==参考文献==
[[Category:400 應用科學類]]
776,3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