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上排社自然村(上排社自然村)'''属于云南省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鸡街乡达村行政村,属于山区。<ref>[https://k.sina.com.cn/ar…”
'''上排社自然村(上排社自然村)'''属于云南省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鸡街乡达村行政村,属于山区。<ref>[https://k.sina.com.cn/article_2106646327_7d90df3701901bghu.html 【党史早知道】屯溪市青春农业生产合作社]新浪看点</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dbfece1bbd797f05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村情概况 ==
位于鸡街南边,距离 村委会3.00公里,距离鸡街23.00公里,年降水量90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24.00亩,其中人均耕地1.46亩;有林地823.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8户,有乡村人口85人,其中农业人口85人,劳动力7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4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3.00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为主。
== 发展重点 ==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人畜饮水困难,,交通信息不便,基础设施差,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维护烤烟、红花、核桃等产业发展。
== 基础设施 ==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和通电视。全村有28户饮用井水。有2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均未通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分别占总数的57%和28.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7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建有小水窖8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00亩,有效灌溉率为8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2 亩。农户住房全部为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 ==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1.1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60万元,占总收入的28.2 %;畜牧业收入13.40万元,占总收入的32.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2头,肉牛30头,肉羊90头);林业收入14.30万元,占总收入的34.8%;第二、三产业收入1.80万元,占总收入的4.4%;工资性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4.8%。农民人均纯收入1,553.00元,农民收入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人(占劳动力的4%)。
== 自然资源 ==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24.00亩(其中:田16.00亩,地108.00亩),人均耕地1.46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823.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53亩,主要种植核桃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草地806.00亩;荒山荒地0.00亩,其他面积0.00亩。
== 特色产业 ==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主要销售往县内、省内。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9.4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95.8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核桃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拥有企业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0人。
== 人口卫生 ==
该村现有农户28户,共乡村人口85人,其中男性49人,女性36人。其中农业人口85人,劳动力74人。该村以彝 族为主(是彝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族84人, 傈僳 族1人,其他民族 0 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8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91.7 %;享受低保9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距离乡卫生院2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占农户总数的 %。
== 文化教育 ==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达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鸡街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00公里,距离中学2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 人,其中小学生6人,中学生2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0个、图书室0个、业余文娱宣传队0个, 年被 评为“ ”等等。
== 村务公开 ==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12.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已(无)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议筹劳108个(劳均1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自行管理,委托管理),定期开展(尚未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尚未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 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组帐务收支情况。
== 基层组织 ==
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5人,党员中男党员3 人,女党员2人。该村党小组 年被评为 先进基层党小组; 年被评为 先进集体等等。该村设有团支部0个(设在本村或是设在村委会),团员10人。
该村团支部 年被评为 先进团支部; 年被评为 先进集体等等。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dbfece1bbd797f05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村情概况 ==
位于鸡街南边,距离 村委会3.00公里,距离鸡街23.00公里,年降水量90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24.00亩,其中人均耕地1.46亩;有林地823.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8户,有乡村人口85人,其中农业人口85人,劳动力7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4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3.00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为主。
== 发展重点 ==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人畜饮水困难,,交通信息不便,基础设施差,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维护烤烟、红花、核桃等产业发展。
== 基础设施 ==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和通电视。全村有28户饮用井水。有2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均未通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分别占总数的57%和28.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7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建有小水窖8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00亩,有效灌溉率为8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2 亩。农户住房全部为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 ==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1.1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60万元,占总收入的28.2 %;畜牧业收入13.40万元,占总收入的32.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2头,肉牛30头,肉羊90头);林业收入14.30万元,占总收入的34.8%;第二、三产业收入1.80万元,占总收入的4.4%;工资性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4.8%。农民人均纯收入1,553.00元,农民收入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人(占劳动力的4%)。
== 自然资源 ==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24.00亩(其中:田16.00亩,地108.00亩),人均耕地1.46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823.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53亩,主要种植核桃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草地806.00亩;荒山荒地0.00亩,其他面积0.00亩。
== 特色产业 ==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主要销售往县内、省内。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9.4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95.8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核桃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拥有企业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0人。
== 人口卫生 ==
该村现有农户28户,共乡村人口85人,其中男性49人,女性36人。其中农业人口85人,劳动力74人。该村以彝 族为主(是彝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族84人, 傈僳 族1人,其他民族 0 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8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91.7 %;享受低保9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距离乡卫生院2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占农户总数的 %。
== 文化教育 ==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达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鸡街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00公里,距离中学2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 人,其中小学生6人,中学生2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0个、图书室0个、业余文娱宣传队0个, 年被 评为“ ”等等。
== 村务公开 ==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12.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已(无)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议筹劳108个(劳均1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自行管理,委托管理),定期开展(尚未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尚未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 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组帐务收支情况。
== 基层组织 ==
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5人,党员中男党员3 人,女党员2人。该村党小组 年被评为 先进基层党小组; 年被评为 先进集体等等。该村设有团支部0个(设在本村或是设在村委会),团员10人。
该村团支部 年被评为 先进团支部; 年被评为 先进集体等等。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