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西湖十景(景点)

增加 11,943 位元組, 1 個月前
新条目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C8F8F " align= center| '''<big>西湖十景(景点)</big>'''

|-

|<cente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zAcM0YwKUVSsptyvdvrK9HH1d8ZF87ZTBvSNX8dfDy4jL1533623469128compressflag.jpe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DOK5MQ0J05440N9S.html  来自  网易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西湖十景

地理位置:
杭州西湖及其周边

开放时间:
全天

|}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OK5MQ0J05440N9S.html    杭州之美,人杰地灵,西湖十景!]  网易 2018-08-07</ref>

== 基本简介 ==

西湖十景分布于[[杭州]]市西湖区,南宋(13世纪)初创、元明(14-16世纪)复兴、清代(17-19世纪)由鼎盛的“四字景目”系列方式组成,是最具突出普遍价值的景观。十景景名为: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这一系列景观涉及了春夏秋冬、晨晌昏夜、晴雾风雪、花鸟虫鱼等关于季节、时节、气象、动植物的景观特色,以及堤、岛、桥、亭、台、楼、阁、园林、宅院、寺塔等极为丰富的景观元素,并各有侧重地表现出或生动、或静谧、或隐逸、闲逸、冷寂、禅境等审美意境。

“西湖十景”是在南宋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成熟期和鼎盛期创造的最重要的景观作品,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诗、画、景在审美和哲学层面上的有机结合、达到完美统一的重大特质。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四字景目”系列题名景观,自兴起之后,不仅在中国景观营造领域中广泛运用,同时在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园林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伴随着文化交流广泛传播到东亚各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景观经典手法。

== 景点介绍 ==

'''苏堤春晓'''

[[苏堤]]位于西湖西侧,是一个长堤,得名于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它连接北山栖霞岭和南山南屏山,总长将近3公里。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文人[[苏轼]]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堤上建有六桥,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后人为纪念苏轼,将此堤命名为“苏堤”。苏堤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完整的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地带。在压堤桥南御碑亭处驻足,如图画般展开的湖山胜景尽收眼底。

每到春天,漫步长堤之上,堤柳吐绿,湖水如镜,远望如绿绿的春纱,近看似婀娜的春娘。最迷人的是在清晨时,晨曦初露,月沉西山,即东边朝阳刚刚露头,西边月亮将落西山的时候,微风习习,柳丝顺风飘摇,美景醉人,美景销魂,堪比天堂,因此历代都列为西湖风景之首,名为“苏堤春晓”。因此,看这个美景需要早晨日出之前去,否则骄阳一照,肯定让你昏昏欲睡。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王庙]]前面,是杭州有名的赏荷地。相传南宋时,洪春桥畔有一家官家酿酒的作坊,作坊周围的池塘上有许多荷花。每到夏天,微风乍起,荷花的香味夹杂着酒香,沁人心脾,“曲院风荷”由此得名。位于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22米处,范围约0.06公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在视觉上呈现出“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特色。

曲院,原为南宋(1127-1279)设在洪春桥的酿造官酒的作坊,取金沙润之水以酿官酒。因该处多荷花,每当夏日荷花盛开、香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意境。现在曲院风荷较大的看点自然是夏天的荷花,公园内大大小小的荷花池中种植了上百种的荷花,尤其是风荷区,集中了各个品种的荷花精品,如红莲、宣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走在湖上的曲桥上,仿佛行于荷塘之中,美得让人沉醉。

'''平湖秋月'''

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平湖秋月”景观完整保留了清代皇家(17-18世纪)钦定西湖十景时“一院一楼一碑一享”的院落布局。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是[[康熙]]三十八年确定下来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改为御书楼,楼前铺建挑出湖面的石平台,并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景点附近有几株樱花树,每年三月时分,满树[[樱花]]一片绚烂,也是西湖美景之一。

'''断桥残雪'''

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范围约2.61公顷。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当西湖雪后初晴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

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上视域开阔,是完整观赏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地点。因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的主人公白娘子与许仙相识于此,断桥成为拥有爱情象征意义的、富盛名的桥。因白堤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间株桃柳的植被特色,春日里桃红柳绿,游人如织。

断桥景致较好的时候是冬日雪后,此时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被残雪覆盖,从高处看,桥似断非断,这就是有名的“断桥残雪”,也是较早的“西湖十景”之一。不过,想要看到“断桥残雪”的景观还是需要几分运气的,杭州很少下雪,而有积雪的时候游人也并不会少。所以除非大雪过后赶早去,不然看到的可能只有雪水和脚印了。断桥也是赏西湖雪景的佳处,站在桥上放眼望去,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你会发现银装素裹的西湖比其他时候多了几分冷艳。

即使不是冬天,平日来到断桥的游人也不少。许多人把断桥选做游玩西湖的起点,从断桥上白堤,去到孤山,而后依次游玩西湖周边的各个景点。断桥上的视野不错,很多人在桥上拍西湖的景色。

'''花港观鱼'''

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体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春日里,落英缤纷,呈现出“花著鱼身鱼嘱花”的胜景。

“花港观鱼”位于南宋时(12-13世纪)官员卢允升的别墅内,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别墅内凿池养鱼,故名“花港观鱼”。该景观单元现存御碑、御碑亭、鱼池及假山等遗址。“花港观鱼”四字是康熙的御笔,来这儿的游客几乎都要在这拍张“到此一游”的纪念照,人多的时候甚至要排队。

'''柳浪闻莺'''

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濒湖一带,范围约0.54公顷,以观赏滨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柳浪闻莺”所处的位置原为南宋时(12-13世纪)的御花园——“聚景园”,因园中多柳树,风摆成浪、莺啼婉转,故得题名“柳浪闻莺”。

如今,柳浪闻莺是西湖边的一个大公园,望不到尽头的柳树、春天随风舞动的柳条。这里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好地方,浸步其间,且行且听,柳丝拂面,莺鸟鸣啼,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景区内草木葱茏,风光宜人,许多往来的游客会在此休憩,清幽的环境也很受老年人欢迎。早上来公园晨练的老年人很多,午后还有下棋的,晚上有散步休闲的。选择一个气候适宜的日子来公园转一圈,走到岸边赏西湖美景,别有一番滋味。

'''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标志性的景观。该景观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岛为核心观赏要素,以月夜里在岛上观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欣赏主题。

小瀛洲岛在明万历间(16世纪)浚湖堆土而成,呈“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全岛以亭台楼阁配以传统花木构成色彩绚丽的景致,与岛内外水光云天相映,象征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蓬莱]]仙岛。

以往每到月夜,尤其是中秋,人们在塔中点上蜡烛,在塔身四周的圆形小洞上蒙上薄纸,光线便透过纸印在湖面上,和天上的月亮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双峰插云'''

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时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远望两峰,可见遥相对峙的双塔巍然耸立,气势非凡。每当云雾弥漫,塔尖于云中时隐时显,恍若云天佛国。

'''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该景观的重要建筑要素为雷峰塔,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年),民国(1924年)塔毁后以遗址形式保存,曾与保椒塔形成西湖南北两岸的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雷峰塔还因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白蛇传》而成为爱情坚贞的象征,赋予了西湖景观丰富的历史内涵。2002年,为使遗址不再被风雨剥蚀,按原塔形式建造了覆罩于遗址之上的保护性塔,兼顾恢复了古塔本身及与保椒塔的对景景观。

'''南屏晚钟'''

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以[[南屏山]]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西湖十景中,唯一以佛教寺庙中的法器作为一个景观的,就是净慈寺里的“南屏晚钟”。这里的“南屏”是指净慈寺后的南屏山,“晚钟”是指净慈寺内的青铜大梵钟。

该景观属佛教文化古迹,以听觉欣赏为特征。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纪)以来就有“东南佛国”的佛教胜地。始建于公元954年的净慈寺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西湖南北的两大佛教道场之一。

重铸的青铜大钟高3米,重10余吨,钟上铸有6.8万余字《妙法莲华经》,每逢除夕之夜,许多市民和游客还会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当第一百零八声钟声响起,正好是新年伊始之时。这一象征着祥和、欢乐、安定、团结的活动,为古老的南屏晚钟注入了新的涵义和魅力。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随之形成共振齐鸣的钟声。今已成为杭城除夕夜迎新辞旧的撞钟活动场所。

== 参考来源 ==
[[Category:690 中國遊記]]
23,1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