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杜鵑鳥

增加 202 位元組, 2 個月前
象徵意義
杜鵑鳥在世代生長上是行巢寄生類型,大約三分之二的杜鵑包括所有北美的種類會築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鳥,僅約三分之一的杜鵑以寄生的方式養育幼鳥。 巢寄生是一種鳥類將卵產在其它鳥的鳥巢中,由義親代為孵化和育雛的一種特殊的繁殖行為。大杜鵑是現有巢寄生鳥類80多種中最典型的一種鳥,它可把卵 寄生在125種其它鳥類的巢中。巢寄生的協同進化,表現在宿主卵的形態特徵上,寄生者的卵在顏色上存有不顯著差異。同時宿主對卵的分辨模糊也是一個要點。大杜鵑在繁殖期尋找與自身孵化期和育雛期相似、雛鳥食性基本相同、卵形與顏色相仿的宿主,多為雀形目鳥類。寄生時間上,大杜鵑多在宿主開始孵卵之前,乘宿主離巢外出時快速寄生產卵。春末夏初便向北飛。它自己不會做窩也不孵卵,而且它每飛到一個巢窩裡只產卵一個,平均每年產蛋2-10個且把產的蛋放在畫眉、葦蔦的巢窩裡讓這些鳥替自己精心孵化。大杜鵑常表現在產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或全部推出巢外,迫使宿主重新產卵。而一旦巢寄生的雛鳥孵出,它有將義親的雛鳥推出巢外的習性,從而獨享義親撫育,如此對宿主繁殖成功率將降低。<ref name=“ kknews"/>
==象徵意義==
每當春臨,到處便可聽到「布穀,布穀」的陣陣鳥啼聲,好像是在催人不誤農時,及早春播,這就是神秘的杜鵑鳥鳴聲。關於布穀鳥(杜鵑),有許多神奇的傳說,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為其賦詩寫文。在春夏之際,杜鵑鳥會徹夜不停地啼鳴,它那淒涼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們的多種情懷,加上杜鵑的口腔上皮和舌頭都是紅色的,古人誤以為它們「啼」得滿嘴流血,因而引發許多關於「杜鵑啼血」、「啼血深怨」的傳說和詩篇。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徵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ref>{{Cite web|title=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李白_全文,翻译,赏析_中国诗词网|url=https://gushicionline.com/poems/99755 | website=中国诗词网 |access-date=2024-10-27}}</ref> 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淒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後兩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像,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淒斷,杜鵑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裡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悽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其他如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宋人王令《送春》:「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等。詞人通過描寫淒清的景物,寄託了幽深的鄉思,都以杜鵑鳥的哀鳴表達哀怨、淒涼或思歸的情思。<ref name=“ kknews"/>
==視頻==
1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