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373
次編輯
變更
涂坊中学
,無編輯摘要
'''涂坊中学'''1959年8月县决定在涂坊设立长汀五中,派丘永安、龚明通等同志到此筹办。招收涂坊、宣成及南山的官坊、圹背等地的 [[ 小学 ]] 毕业生共计110名,为五中首届 [[ 学生 ]] ,分作甲乙两个班,学制定为三年。
==教育教学==
学校突出艺体特长教育和 [[ 英语 ]] 、数学的学科特色,加强礼仪教育<ref>[https://www.5ykj.com/Article/cygwssfa/57733.htm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莲山课件,2021-01-19</ref>、阅读<ref>[https://www.5ykj.com/Article/jxlwywlw/113395.htm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莲山课件,2013-02-28</ref>写字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积极推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自主合作式” [[ 学习 ]] ,让所有学生适应未来,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发展历程==
上级派傅骏安任该校副教导,九月一日正式上课。创办伊始,一无校舍,二无设备,借用大祠堂为校舍,上下厅分别为两个班的教室,其厢房作学生宿舍,左横屋作教职工住房及 [[ 办公室 ]] 。开初,师生员工在涂兆渊家开灶用膳,一个月后才在祠堂垒西墙下搭盖简易瓦棚,作厨房兼教工膳厅,工作、生活异常艰苦。
1960年春,根据上级指示,学生户粮关系全部迁往 [[ 学校 ]] ,由国家供应粮油。政府拨款1万元给五中兴建校舍,选择火烧坪作校址,建起了四间土木结构的教室。
1960年春,上级派俞土 到长汀五中任副校长<ref>[https://www.sohu.com/a/362918371_120209831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研究》课题开题论证会召开],搜狐,2019-12-26</ref>(此时傅骏安已调离涂坊)。这个学期又招收了二个班的新生。新生年开始,新生在火烧坪新教室上课,老生仍就读于大 [[ 祠堂 ]] 。校分两地,教学和管理困难很大,但教职工精诚团结,笃志教学,学校办得颇有生气。
1961年春,学校领导觉得在火烧坪建校没有发展余地,建议公社 [[ 领导 ]] 另选校址。有关领导选择在红坊村与河甫村之间的乱翠岗上建新校。上级拨款3万元,公社决定由涂坊、红坊、赖坊、河甫等四个生产大队承包,各建一栋教室或宿舍。
1961年秋,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五中奉命与三中(濯田中学)合并, [[ 学生 ]] 纷纷退学,到三中注册的只有47人。
1964年4月长汀五中奉命复办。县派黄霞林同志到五中任副校长,由于1961年在乱翠岗所建校舍,已经残缺不全,无法使用,仍使用火烧坪的教室,教师宿舍借用涂治政民宅。同年8月招收初中新生一个班,学生55人,生源仍是涂坊、宣成和南山的官坊、塘背等地的学生。复办有如开创,一有(学生)二无(无校舍、无课桌椅),教职员工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 [[ 工作 ]] ,但教学成绩却在全县榜上有名,县中学生运动会,五中也获得不少名次,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赏。
1965年上半年,地区教育局拨款在乱翠岗建砖木结构教室一幢四间,同时建教师宿舍一幢。同年秋,学校成立了党支部,黄霞林同志任党支部副书记。学校迁至乱翠岗,招了二个班的新生,教师也增加了许多。新学年勤工俭学搞得十分活跃。学生到大岗上办农场,到官元坑种水稻,后山植 [[ 板栗 ]] ,门前种蔬菜,星期天上山砍柴,课余师生互相理发等等。
1966年上半年“社教工作队”进校“蹲点”,“ [[ 文化大革命 ]] ”狂飙席卷五中,学校“大字报”盖满了墙壁,一些老师被“火烧”,被“揪斗”,教学秩序被完全搞乱。同年秋又招了二个班的新生,但新生无法上课,老生只能读“语录”,读报纸。
1967年,停课“闹革命”,学校分为两大派,打“派仗”。
1968年秋,长汀五中更名为涂坊中学,成立了“涂坊中学教育革命委员会”、“贫下中农 [[ 代表 ]] ”吴荣章、涂联和进驻学校担任“主任”、“副主任”,原副校长黄霞林也被“结合”进去当副主任。
1968年春,学校开始“复课闹 [[ 革命 ]] ”,秋,学校宣布1964年、1965年招的学生全部毕业。并招收了两个班的学生。
1969年春,改秋季招生为春季招生。又招收两个班的新生。
是年秋,教师全部集中到县城搞所谓“清理阶级队伍”。学生在校由工人曹流明统管。部分学生日夜轮班在学校后山挖防空洞,部分学生到大岗 [[ 农场 ]] 劳动。
1970年春,黄霞林调离涂坊中学,由钟国扬担任涂坊中学革委会主任,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由公社党委俞仰尧兼任,是年秋天,上级拨款5000元给学校盖土木结构的礼堂(膳厅),此款只够买材料,其土石粗工等由各大队承担。本学期学校办起了菌种场,为社队供应了数以万计的获苓、香菇菌种。 1971年春天,增设高中。学校在招收初中两个班的新生的同时,首次招收 [[ 高中 ]] 新生两个班,生源除本涂坊外,还来自宣成、南山的官坊、塘背以及上杭县的南阳朱畲等地,学校实行营连排建制。这一年上级派来梁信彬、张炳南、阴绍智、付增铭、官鸣、谢光锋、官昌永、林佩英、吴荣英等教师,大大充实了教师队伍,初高中学制从各三年改为各二年。
1972年春,初、高中仍以推存的办法,各招收两个班的新生,取消营连排建制,恢复班级建制。学校土木结构的礼堂(膳厅)告竣投入使用。首届高中两个班的学生毕业,其去向:推荐上大学13人,上中专9人,地方招干9人,参军回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上述数据仅依一些教师的回忆,无资料可查) 1973年,公社党委黄仰英到校兼任党支部书记,学校恢复秋季招生 [[ 制度 ]] 。组织师生到后山开辟运动场地(重点开挖环形跑道)
1974年传达《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简报》学习毛主席给李庆霖的复信,读张铁生答卷、黄帅日记等,批判师道尊严。学校政治课内容为儒法斗争和林彪与 [[ 孔孟之道 ]] 。学校教学秩序再度混乱。是年8月钟国扬调离涂坊中学。10月上级派刘怀到校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学校工作,开始兴建土木结构教工宿舍一幢。
1975年,学校实行校队挂勾制度,师生投入 [[ 农业 ]] 大寨运动,参加当地生产大队的平整土地。贯彻“五·七”指示,学校办起了“五·七”工厂,经营农机、电器维修等。建起了5千瓦发电厂,解决该校的照明用电,利用建溪源水库使用的推土机,把山顶环形跑道扩大为山顶运动场。
1976年9月,学校师生到“毛主席灵堂”吊唁。冬,师生奋起揭批声讨王、张、江、姚“四人帮”反革命罪行。
1977年国家恢复 [[ 高考 ]] 制度,学校开办迎考复习班,许多考生考上大学就读。
1978年8月,宣成高中并入该校。刘怀调离该校。上级委派谢子雄到校任副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是年,上级拨款建女生 [[ 宿舍 ]] 一幢。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