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45
次編輯
變更
宋朝利市是什么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红包</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gugong.net/m00/b1/a1/601…”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红包</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gugong.net/m00/b1/a1/601d1781d65d6be1675f48afe8e3d279_c_228_173.pn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img.gugong.net/m00/b1/a1/601d1781d65d6be1675f48afe8e3d279_c_228_173.pn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宋朝利市是什么'''利市其实就是红包的意思,过年送[[红包]]算是中国的传统了。春节期间,不管是走亲戚还是在各种喜庆的场合,小孩子们总是能收到很多红包,“利市”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在古代很早就有“利市”这个说法了,但直到宋朝才有人证实了“利市”一词的来历,宋朝过年发利市还有很多讲究。<ref>[https://www.gugong.net/zhongguo/songchao/37090.html 宋朝利市是什么 故宫历史网] </ref>
春节过后,回来上班,未免有些慵懒;不过,上班第一天照例有“开工利是”可领,总算聊可安慰。“利是”一词,最早为粤方言区的习惯写法,实际上是一种误写,准确的写法应该是“利市”。
“[[利市]]”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词,在宋元人的用语中,“利市”已很常见;明清时期的世俗小说也大量出现“利市”的说法。
宋人罗大经曾在《[[鹤林玉露]]》中考证过“利市”一词的来历:“俗语称‘利市’,亦有所祖。《[[左氏传]]》:郑人盟商人之辞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与商人立有契约:商人不得背叛国家,国家也不干预商人经商自由。“利市”便出现在这份盟约的誓词中,意为“买卖”。
元朝人陶宗仪也在《南村辍耕录》中考证过“利市”的出处:“‘利市’之说,到处皆然。《易·说卦》:巽为利市三倍。”“利市”出自《易传》“说卦”的爻辞,意为“利润”,“利市三倍”意指获得多倍利润,引申为“生意兴隆”之意。
不管怎么说,“利市”的词源,显然跟经商有关。
不过,在宋朝时期,人们常说的“利市”,又有了“赏钱”的含义。按宋时风俗,春节之前,“市井迎傩,以锣鼓遍至人家,乞求利市”。这里的“利市”,即指赏钱。
宋人的婚俗,也有“讨利市”的习惯:成婚之日,新郎官请人抬着花轿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子上了花轿,迎娶的队伍照例不肯起步,嘻嘻闹闹,“求利市、钱酒”,女方家给各人派了“利市”,大伙才高高兴兴抬起花轿,送新娘子过门。此处之“利市”,亦是指赏钱,即现在所说的“红包”。
粤语区的人,习惯将“红包”叫成“利是封”。这种用来装“利市”的“利是封”,至迟在宋朝时已经出现了,周密《武林旧事》说,每一年的除夕,皇帝照例要给各位嫔妃送上“岁轴儿及珠翠、百事吉、利市袋儿、小样金银器皿,并随年金钱一百二十文”。
“利市袋儿”相当于今天的“利是封”,“随年金钱”便是压岁钱。这利市袋儿与随年金钱,“旋亦分赐亲王贵邸宰臣”,也就是说,过年时,皇帝还要给王公大臣发“红包”。
宋人所说的“利市”,还含有“吉利”、“发财”之意。北宋东京有一座香火很旺的万寿宫,据说非常灵验,“宫东之市肆商贾居民,必固邀游街,以求利市,竞争牵挽”。这里的“求利市”,即祈求好运气、好财运。
宋时已有腊月二十四祭灶神、正月初四迎灶神的习俗,南宋人范成大有一首《祭灶词》诗写道:“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祈祷灶王爷年初四带着“利市”归来,开工大吉。宋人又有正月初五迎财神之俗,而在宋人祭祀的众财神中,有一位财神爷就叫做“利市仙官”。现在有些商家还供奉这“利市仙官”。
宋朝人常说的“利市”,既可以指“生意兴隆”,也可以指“[[赏钱]]”,还包含有“吉利”、“发财”的祝愿。将这三层含义结合起来:给生意人发“利市”,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大吉大利,便是“开工利是”嘛。
这样的“开工利是”,宋朝时已经有了吗?是的。
不过,宋人发“利市”的时间点跟今天略有不同。现在领“开工利是”,通常是在正月初七、初八,因为年后开工的日期就是正月初七、初八,而宋朝生意人领“开工利是”的时间,是在元宵节放花灯的第五夜——古人生活节奏慢,过年的热闹气氛要维持到元宵收灯,才渐渐平复下来。
那么谁给宋朝生意人发“开工利是”呢?嗯,就是宋朝政府。
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元宵节放灯期间,“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至五夜,则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吏魁以大囊贮楮券,凡遇小经纪人,必犒数十,谓之‘买市’。至有黠者,以小盘贮梨藕数片,腾身迭出于稠人之中,支请官钱数次者,亦不禁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元宵放灯第五夜(宋时,元宵放灯一般从正月十四开始,第五夜即正月十八,亦即放灯的最后一夜),临安府的府尹会坐着小轿,出来拜会市民,轿子前后簇拥着长龙一般的舞队,一路敲锣打鼓,煞是热闹。临安府的吏员,跟在轿后,背着大麻袋,里面装着楮券(即南宋流通的会子),碰上做小生意的商贩(小经纪人),便给他们派钱,每人数十文,祝他们新年生意兴隆。
有一些狡黠的市民,用小托盘放着梨、藕数片,装扮成小商贩的样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重复领“利市”,官府也不去计较。
南宋临安府尹给小经纪人派发“开工利是”的习俗,宋人称之为“买市”。
它可能源自南宋皇室的一项惯例:隆兴年间,太上皇宋高宗居住的德寿宫,位于闹市中,正对着杭州城内的商业与娱乐中心——中瓦子。这里也是元宵花灯最繁盛的地方,放灯期间,宋孝宗通常都会来德寿宫陪伴父皇高宋宗,“看灯买市”。
怎么个“买市”法?“帘前堆垛现钱数万贯”,宣唤市井商贩前来做生意,凡叫价一贯钱的商品,皇室往往用二贯钱买下来。
此时的“买市”,是指皇室或政府召集商人,用高于市价的价钱购买商品,意在鼓励商业、繁荣市场。到了周密生活的南宋后期,“买市”已经没有“买”的行为,而是由官府直接给小商贩派“利市”。对领到“利市”的小商贩来说,这几十文赏钱就是新年的“开工利是”啊。
但宋朝之后,这种由政府给小商贩派“利市”的“买市”习俗似乎消失了,明清时期的史料中,再找不到关于“买市”风俗的记载。<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292290034458847&wfr=spider&for=pc 古人也会“发红包”,还有个优雅的叫法,你知道是什么吗?百度知道]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红包</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gugong.net/m00/b1/a1/601d1781d65d6be1675f48afe8e3d279_c_228_173.pn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img.gugong.net/m00/b1/a1/601d1781d65d6be1675f48afe8e3d279_c_228_173.pn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宋朝利市是什么'''利市其实就是红包的意思,过年送[[红包]]算是中国的传统了。春节期间,不管是走亲戚还是在各种喜庆的场合,小孩子们总是能收到很多红包,“利市”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在古代很早就有“利市”这个说法了,但直到宋朝才有人证实了“利市”一词的来历,宋朝过年发利市还有很多讲究。<ref>[https://www.gugong.net/zhongguo/songchao/37090.html 宋朝利市是什么 故宫历史网] </ref>
春节过后,回来上班,未免有些慵懒;不过,上班第一天照例有“开工利是”可领,总算聊可安慰。“利是”一词,最早为粤方言区的习惯写法,实际上是一种误写,准确的写法应该是“利市”。
“[[利市]]”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词,在宋元人的用语中,“利市”已很常见;明清时期的世俗小说也大量出现“利市”的说法。
宋人罗大经曾在《[[鹤林玉露]]》中考证过“利市”一词的来历:“俗语称‘利市’,亦有所祖。《[[左氏传]]》:郑人盟商人之辞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与商人立有契约:商人不得背叛国家,国家也不干预商人经商自由。“利市”便出现在这份盟约的誓词中,意为“买卖”。
元朝人陶宗仪也在《南村辍耕录》中考证过“利市”的出处:“‘利市’之说,到处皆然。《易·说卦》:巽为利市三倍。”“利市”出自《易传》“说卦”的爻辞,意为“利润”,“利市三倍”意指获得多倍利润,引申为“生意兴隆”之意。
不管怎么说,“利市”的词源,显然跟经商有关。
不过,在宋朝时期,人们常说的“利市”,又有了“赏钱”的含义。按宋时风俗,春节之前,“市井迎傩,以锣鼓遍至人家,乞求利市”。这里的“利市”,即指赏钱。
宋人的婚俗,也有“讨利市”的习惯:成婚之日,新郎官请人抬着花轿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子上了花轿,迎娶的队伍照例不肯起步,嘻嘻闹闹,“求利市、钱酒”,女方家给各人派了“利市”,大伙才高高兴兴抬起花轿,送新娘子过门。此处之“利市”,亦是指赏钱,即现在所说的“红包”。
粤语区的人,习惯将“红包”叫成“利是封”。这种用来装“利市”的“利是封”,至迟在宋朝时已经出现了,周密《武林旧事》说,每一年的除夕,皇帝照例要给各位嫔妃送上“岁轴儿及珠翠、百事吉、利市袋儿、小样金银器皿,并随年金钱一百二十文”。
“利市袋儿”相当于今天的“利是封”,“随年金钱”便是压岁钱。这利市袋儿与随年金钱,“旋亦分赐亲王贵邸宰臣”,也就是说,过年时,皇帝还要给王公大臣发“红包”。
宋人所说的“利市”,还含有“吉利”、“发财”之意。北宋东京有一座香火很旺的万寿宫,据说非常灵验,“宫东之市肆商贾居民,必固邀游街,以求利市,竞争牵挽”。这里的“求利市”,即祈求好运气、好财运。
宋时已有腊月二十四祭灶神、正月初四迎灶神的习俗,南宋人范成大有一首《祭灶词》诗写道:“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祈祷灶王爷年初四带着“利市”归来,开工大吉。宋人又有正月初五迎财神之俗,而在宋人祭祀的众财神中,有一位财神爷就叫做“利市仙官”。现在有些商家还供奉这“利市仙官”。
宋朝人常说的“利市”,既可以指“生意兴隆”,也可以指“[[赏钱]]”,还包含有“吉利”、“发财”的祝愿。将这三层含义结合起来:给生意人发“利市”,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大吉大利,便是“开工利是”嘛。
这样的“开工利是”,宋朝时已经有了吗?是的。
不过,宋人发“利市”的时间点跟今天略有不同。现在领“开工利是”,通常是在正月初七、初八,因为年后开工的日期就是正月初七、初八,而宋朝生意人领“开工利是”的时间,是在元宵节放花灯的第五夜——古人生活节奏慢,过年的热闹气氛要维持到元宵收灯,才渐渐平复下来。
那么谁给宋朝生意人发“开工利是”呢?嗯,就是宋朝政府。
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元宵节放灯期间,“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至五夜,则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吏魁以大囊贮楮券,凡遇小经纪人,必犒数十,谓之‘买市’。至有黠者,以小盘贮梨藕数片,腾身迭出于稠人之中,支请官钱数次者,亦不禁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元宵放灯第五夜(宋时,元宵放灯一般从正月十四开始,第五夜即正月十八,亦即放灯的最后一夜),临安府的府尹会坐着小轿,出来拜会市民,轿子前后簇拥着长龙一般的舞队,一路敲锣打鼓,煞是热闹。临安府的吏员,跟在轿后,背着大麻袋,里面装着楮券(即南宋流通的会子),碰上做小生意的商贩(小经纪人),便给他们派钱,每人数十文,祝他们新年生意兴隆。
有一些狡黠的市民,用小托盘放着梨、藕数片,装扮成小商贩的样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重复领“利市”,官府也不去计较。
南宋临安府尹给小经纪人派发“开工利是”的习俗,宋人称之为“买市”。
它可能源自南宋皇室的一项惯例:隆兴年间,太上皇宋高宗居住的德寿宫,位于闹市中,正对着杭州城内的商业与娱乐中心——中瓦子。这里也是元宵花灯最繁盛的地方,放灯期间,宋孝宗通常都会来德寿宫陪伴父皇高宋宗,“看灯买市”。
怎么个“买市”法?“帘前堆垛现钱数万贯”,宣唤市井商贩前来做生意,凡叫价一贯钱的商品,皇室往往用二贯钱买下来。
此时的“买市”,是指皇室或政府召集商人,用高于市价的价钱购买商品,意在鼓励商业、繁荣市场。到了周密生活的南宋后期,“买市”已经没有“买”的行为,而是由官府直接给小商贩派“利市”。对领到“利市”的小商贩来说,这几十文赏钱就是新年的“开工利是”啊。
但宋朝之后,这种由政府给小商贩派“利市”的“买市”习俗似乎消失了,明清时期的史料中,再找不到关于“买市”风俗的记载。<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292290034458847&wfr=spider&for=pc 古人也会“发红包”,还有个优雅的叫法,你知道是什么吗?百度知道]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