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湖北渔鼓

增加 19,169 位元組, 8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湖北渔鼓'''原称沔阳渔鼓,是湖北地区的汉族 [1]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最广、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曲艺走唱形式。沔阳渔…”
'''湖北渔鼓'''原称沔阳渔鼓,是湖北地区的汉族 [1]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最广、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曲艺走唱形式。沔阳渔鼓职业艺人代代相传,并有丰富的传统曲目和唱腔,1940年前后,盛行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全省,1958年改名为湖北渔鼓。长期以来,各地仍沿用沔阳话演唱,保持着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 它以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汉族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
== 戏曲道具 ==
渔鼓,又称道筒、竹琴。简板,又称简子。流行于湖北、湖南、山东、广西等地区。宋代已出现,见苏汉臣所绘《杂技孩戏》画面中(《中国音乐史图鉴》IV—9)。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渔鼓,裁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
渔鼓用竹筒制作,筒长65—100厘米,鼓面直径13—14厘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而成。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等。
简板用竹片制作,长45—65厘米,宽1.7—2厘米,一端向外弯曲,两根为一副。演奏时用左手夹击发音。与渔鼓一起为“渔鼓”、“道情”伴奏。
近年来,改革制成可奏旋律的新渔鼓,称琴鼓,其前身为四川民间曲艺“竹琴”伴奏乐器。由十六根长短不同的毛竹筒构成,筒一端蒙牛皮或羊皮,用竹圈紧固,分两排置于木架上。执竹箭击奏。音域D—f1。上海电影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研制成二十七音定音渔鼓。由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制作。音位按律吕式排列,音域f—g2。保持了传统渔鼓醇厚、文静的音色。
渔鼓主要分布于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阳]]、亳州、涡阳、利辛、蒙城以及河南省的沈丘、项城、周口、太康、郸城等地,界首渔鼓艺人主要分布于光武镇、芦村镇和顾集镇。
界首渔鼓源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兴盛于清朝道光年间。1920年左右,是界首渔鼓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区域东至安徽省太和县、阜阳市、蒙城县,西至河南省沈丘县、新蔡县、郸城县、太康县等。
界首渔鼓以演唱为主,夹白为辅,因界首南北狭长又分为南称“高音渔鼓”,北称“低音渔鼓”。所持乐器为打击器,即渔鼓筒子和简板,所演唱曲目多为传统书目,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动听。
界首渔鼓音乐已被收录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分卷中,有关专家称其为“安徽曲艺一枝花”,被誉为颖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是我国曲苑中一朵芬芳郁香的奇葩。
== 濒危状况 ==
湖北渔鼓至今已少有人能将大本唱词完全演唱下来。由于文革时期的批判和封杀,许多传唱者,艺人被批斗,使之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许多老艺人已不能将原唱传授后人,目前健在的数位渔鼓艺人年事已高,继承学习的后人很少,如不加以保护、传承,虽形式存在但内容、唱腔、内涵面临失传之虞。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流行音乐占据了文化娱乐市场,多种文化娱乐方式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渔鼓艺术由于开发不足,保护较晚,重视程度不够,已面临唱腔失传、唱本轶失,老艺人逐渐减少定紧迫局面。许多青年人对渔鼓的了解甚少,不能接受这种较为古老的曲艺艺术形式,认为它只是下里巴人的俚俗登不得大雅之堂,往往遭遇尴尬局面。
由于渔鼓曲调的历史性,以及表现形式所限,它没有现代音乐的乐音丰富,现在只是在乡间传播表演,有失传的危险。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艺人及传承者也越来越少,而临观众缺失,唱词唱腔消亡的危险境地,从初步调查摸底看,年龄在60岁以下的渔鼓艺人仅有50人。
== 其他地区渔鼓 ==
衡阳渔鼓
湖南曲种。湖南各地的渔鼓,源于古代道情。清初,衡阳著名学者王夫之曾写过《愚鼓词》27首,以抒发对清朝政治的不满。愚鼓即今之渔鼓,兴起于清初,盛行于清末。主要是衡阳、常德、邵阳、湘西等支派,同源异流,曲词、唱词格式基本类似。
黄骅渔鼓
发祥于河北黄骅渤海湾畔的冯家堡,传唱于当地沿海渔村。黄骅渔鼓是一种板腔体曲艺形式,起源于清乾隆晚期,距今约200年的历史。相传,由一位因灾荒而流落于盐洼地带的外乡渔鼓艺人所传授,之后不断汲取当地民歌小调的营养和精华,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一个节奏明快、曲调舒畅、极具浓郁乡土气息的独特曲种,是全国26个曲种之一。
镇安渔鼓
曲艺的一种,是道情的一个分支。清初起源于两湖,以后华南、华东地区也逐渐流行。如湖北沔阳渔鼓、湖南衡阳渔鼓、广西桂林渔鼓,山东济宁渔鼓等。镇安渔鼓是清朝末年由湖北潜江传入。
镇安渔鼓是清朝末年由湖北潜江传入,大部分流传在本县西部“下河人”居住地区,如云镇、东川、柴坪、达仁、木王等地。
祁东渔鼓
是拥有“中国曲艺之乡”湖南省衡阳市的祁东县的曲艺曲种,“渔鼓”的源头在道教,它原本是身背葫芦、云游五岳的道士、道姑们化斋时唱的劝世、修行歌,后传入民间,成为艺人手中的绝活。随后,道教渔鼓传到了湖南,在衡阳一带广为流传。
柞水渔鼓
历史要以追溯到唐代,它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士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精神,名为道情。道情即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所唱的经韵,又称道歌。自古就有用渔鼓、简板演唱之记载。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流流传到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即为渔鼓曲的前身。曲牌体流传在北方发展成为戏曲道情成了道情戏,与渔鼓道情有较大区别。
平阴渔鼓
与长清落子的命运基本相同的平阴渔鼓,眼下能演唱的只有平阴县孔村镇郭柳沟村的朱世年。朱世年很想开师授徒,收了个徒弟没学多久就跑了。他的两个儿子又不愿学,这项传统曲艺也有失传的危机。
柞水地处陕西南部,商洛市西北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之南麓。北接[[长安县]]、[[蓝田县]],东邻商州区、山阳县,南连镇安县。
== 保护措施 ==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
== 简介 ==
湖北渔鼓,中国湖北曲种。原称沔阳渔鼓,源于道情。湖北曾有麻城渔鼓、长阳渔鼓、襄阳渔鼓、沔阳渔鼓等,约自清末以来,多已衰微,惟鄂中的沔阳渔鼓,职业艺人代代相传,并有丰富的传统曲目和唱腔。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全省,1958年定名为湖北渔鼓。流传于江汉平原沔阳(今仙桃)、潜江、天门等县市。湖北渔鼓是说唱相间的曲艺形式。说的部分有散白、韵白之分。散白叙述故事情节,或摹拟人物的声态语气;韵白有叙述及代言两种,讲究抑扬顿挫,伴以云板击节。唱腔曲调主要由沔阳一带的“打麦歌”、“薅草锣鼓(即薅草歌)”等民歌曲调脱胎而来。结合当地方言韵调,具有节奏明快、曲调高亢的特点。唱腔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
== 历史渊源 ==
渔鼓渊源于唐宋道情(道士布道所唱的歌曲)。沔阳渔鼓的传统唱腔中,还保存〔哭灵腔〕、〔观音腔〕等曲牌,当是早期道教歌曲所遗。艺人据师承关系推算,约在清代嘉庆初年,农民在收获之余就以渔鼓做自娱性的演唱。
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水灾频繁,故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之民谣,旧时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只得背井离乡,靠敲碟子、拍渔鼓、打莲湘、玩莲花落、唱民歌小调乞讨谋生。起初,渔鼓被水荒穷人作为沿门乞讨卖唱来谋生和艺人演唱养家糊口的曲艺形式;之后,在茶馆坐唱或红白喜事赶场祝酒取彩。曲目均为庆贺祝词与断片唱本,以及为人处事的应酬语言“见子打子”的即兴唱词。如“来在府门外,先把四宾礼客拜……”、“唱了这一会,茶水无一杯,虽说东家柴和贵,可用罐子煨”等。充分的体现了江汉劳动人民聪明的智慧和才能。
沔阳渔鼓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据《中国音乐词典》载:相传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传入沔阳后衍变发展而成。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有著名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张洪显、刘泡等四人,民间称之为沔阳渔鼓中的“三根半筒子”。刘的技艺稍逊,故为“半根筒子”,皮氏兄弟大胆对渔鼓筒、简板进行改革,并以渔鼓伴唱皮影戏,形成楚地特色的渔鼓皮影戏。后又产生了“沔阳渔鼓行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沔阳渔鼓皮影戏进入兴盛时期,艺人在道情唱本中加进说词,逐渐形成说用散白、唱用韵文的表现形式。这种散韵相间文体适合演唱中长篇书目。1911年前后,渔鼓曾与皮影戏合流,常为皮影戏伴唱。
沔阳渔鼓演唱的曲目,多是艺人据长篇传奇、小说、宝卷故事改编而成。沔阳渔鼓艺人根据原故事即兴说唱,这种演唱方式称之为“浩水”,而二三渔鼓艺人坐唱的形式,则被称为“打坐唱”。20世纪20年代,沔阳及其周边县市的茶馆、酒楼都有沔阳渔鼓艺人演唱。1931年后,沔阳渔鼓流传到武汉、宜昌、沙市、黄石、鄂城等地,其影响逐步扩大。至1940年前后,盛行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
1952年以后获得进一步发展,除继续为灯影戏伴唱以外,又恢复了独立的说唱形式。1958年,沔阳渔鼓参加全国曲艺会演,皮影艺人龚本槐、胡桃芝演唱的《造车记》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制成唱片,向全国播放。由于沔阳渔鼓好唱,好听,深受群众喜爱,1958年底,由湖北省音乐协会正式改名为湖北渔鼓,全省各地普遍传唱。沔阳渔鼓艺人周忠全、黄玉堂、李海林、李福林、荣廷清扎根在武汉,成为沔阳渔鼓(后湖北道情)的曲艺家。
湖北渔鼓是在沔阳渔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唱词有七字句、十字句和由五、五、七、五组成的五七句式三种。四句一番,出番可换韵。湖北渔鼓的传统曲目十分丰富,以反映冤案内容的为最多,其次是演义或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等。传统曲目有《吕蒙正赶斋》、《洪秀全》、《谋考案》、《十三款》等;现代曲目多数是短篇,有《[[迷路记]]》、《[[大刀风云]]》、《送胶鞋》等,且除用渔鼓、简板击节伴奏外,还增加了丝弦乐。
== 艺术特色 ==
湖北渔鼓是说唱相间的曲艺形式。唱腔曲调主要由沔阳一带的〔[[打麦歌]]〕、〔薅草歌〕等民歌曲调脱胎而来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改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调。结合当地方言韵调,具有节奏明快、曲调高亢的特点。唱腔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曲牌的组织与其他牌子曲一类的结构形态不同,没有固定的格式,也没有固定的曲头、曲尾。
湖北渔鼓有五大音乐唱腔,即:平腔,悲腔、鱼尾腔(又称凤尾腔)、琵琶腔、杂花腔。后经著名渔鼓艺人龚本槐发展创造,又有了新平腔、女平腔、数板、联板等二十几种曲牌。除杂花腔系由不同类型的民歌、小调组成外,其余四种唱腔多为上下句结构,具有板腔特点,偶句尾常用衬词组成的甩腔(也称扣子)。如不用甩腔连续演唱则为滚板或联板。甩腔部分带以对口或众人帮腔的形式演唱。
湖北渔鼓以唱为主,说白有散白、韵白之分。说的部分有散白、韵白之分。散白叙述故事情节,或摹拟人物的声态语气;韵白有叙述及代言两种,讲究抑扬顿挫,伴以云板击节。唱词有七字句,卜字句及由五、五、七、五组成的五七句式三种,四句一番,出番可换韵。也有时夹有三、四字垛句。优美的唱腔、独特的说白,不同的句式,沔阳渔鼓的地方特色显得极为鲜明。
湖北渔鼓表演形式有单口唱、对口唱和唱渔鼓皮影戏三种。单口表演时,左臂斜抱渔鼓,手执云板(简板),右手拍击筒底皮膜与云板交错应节。对口表演时,一人拍击渔鼓、云板,另一人用竹筷敲击磁碟。唱皮影戏就成了一个戏班子。皮影幔子右方的演唱者称为“上签子”,左方的演唱者称为“下签子”,由上下签子为主唱,后台的武乐师傅拍渔鼓,打击乐、帮腔。 新中国成立后,加用二胡、京胡、扬琴等乐器进行伴奏演唱。
在长期的演唱实践过程中,形成沔阳派、天门派、潜江派三种各具特色的流派。沔阳派唱腔以平稳、质朴、温柔淳厚见长,称为平腔渔鼓;天门派以泼辣、风趣、热情、高亢见长,称为高腔渔鼓;潜江派则显得秀美、深情而流利委婉。
== 唱腔 ==
沔阳渔鼓(即湖北渔鼓)唱腔颇为丰富,有五大音乐唱腔,即:[[平腔]],悲腔、鱼尾腔(又称凤尾腔)、琵琶腔、杂花腔。
后经著名渔鼓艺人龚本槐发展创造,又有了新平腔、女平腔、数板、联板等二十几种曲牌。除杂花腔系由不同类型的民歌、小调组成外,其余四种唱腔多为上下句结构,具有板腔特点,偶句尾常用衬词、众人帮腔组成的甩腔(也称扣子)。如不用甩腔连续演唱则为滚板或联板,甩腔部分带以对口或众人帮腔的形式演唱。
《平腔》有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新平腔等。曲调活泼、节秦明快,善于叙事、对话和表现喜悦、急躁等多种情感。男平腔是渔鼓中的主要唱腔,以叙事见长,旋律明快简洁、语言性强;女平腔是女角色的主要唱腔,在皮影戏中通常由男艺人用假声演唱,唱腔柔婉,轻盈;丑平腔是皮影戏中丑角的唱腔,旋律风趣滑稽,甩腔别致,尾句常以怪诞拖腔或插入“崴呀嗬子崴呀”等衬句,以朦听众,具有鲜明的喜剧风格。
《悲腔》为表现不同人物悲痛、忧郁、伤感、凄凉的唱腔,有“男悲腔”、“女悲腔”、“丑悲腔”、“男哭灵”、“女哭灵”等。依行当亦有多种唱法,〔女悲腔〕细腻婉转转、〔男悲腔〕高亢朴素、〔丑悲腔〕诙谐风趣。“男悲腔”、“女悲腔”通常是成年男女角色的悲调,“男哭灵”、“女哭灵”则是未婚少男少女角色的哭腔,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五七句三种。
《鱼尾腔》分“单鱼尾”和“双鱼尾”,此腔一般在戏的开场和结尾处运用,旋律开朗向上,迂回刚美、富于喜庆、祝福的特点。“单鱼尾”两句一甩腔,“双鱼尾”一句一甩腔,词格是七字句,为徵调式调性。其曲调由于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的生动运用,倚音的巧妙装点,显得明快秀美、轻巧流畅,故有喜腔之称。
《琵琶腔》有“单琵琶”调和“双琵琶”调,词格有七字句、十字句和五五七五句。“琵琶调”的说唱性较强,其曲调的叙述部分有吟诵特点,而甩腔则奇峰突起,跌宕起伏,多用以表达激越的情绪。特色在腔尾上,其甩腔高低有致,跌宕起伏,诙谐夸张。在皮影戏中是丑角的哭腔,在现代渔鼓演唱中被改编成热烈欢快的喜调。
《杂花腔》是观音腔、欢乐调、小调的总称。多为沔阳民歌小调、俚歌俗曲嬗变而来的“单曲体”。有皮影戏的“花腔”、“聊子”、“倒板”、“杂花调”(花脸的唱腔),有神仙道士的“观音腔”、“道士腔”、“还魂腔”等。曲词大都具有朴素。粗犷的气质,与上述四类唱腔都不相同,是沔阳渔鼓腔的辅助唱腔。
== 传统曲目 ==
湖北渔鼓的传统曲目相当丰富,以反映冤案为内容的最多,被称为“冤枉戏”;其次是由演义小说、戏曲、民间故事改编。影响较大的有《谋考案》、《十三款》等。现代题材的作品都是短篇,影响较大的有《迷路记》、《[[大刀风云]]》等。
沔阳渔鼓最初以道教神仙故事为题材,宣扬道教的出世和劝善思想,以后渐多演唱传奇故事、民间歌谣、法庭案卷。沔阳渔鼓积累了丰富的渔鼓曲目,渔鼓艺人保存有300多个案本。取材于传奇、演义小说的剧目有《[[封神榜]]》、《并吞六国》、《孙庞斗智》、《三国志》、《隋唐演义》、《西游记》、《[[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罗通扫北]]》、《[[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七侠五义》、《杨家将演义》、《武松打店》、《英烈传》等;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目有《昭君和番》、《岳飞传》、《洪秀全》、《乾隆游江南》等;取材于案卷的剧目有《包公案》、《施公案》、《[[四下河南]]》、《[[五美图]]》等;取材于戏曲故事的剧目有《吴汉杀妻》、《吕蒙正赶斋》、《二度梅》、《孟丽君》、《瓦车棚》等;取材于二十四孝故事的剧目有《一家贤》、《董婆教女》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剧目有《双头驴》、《三门街》、《十三款》等。
== 代表人物 ==
代表人物:湖北渔鼓最早的著名艺人有被民间称为“三根半筒子”的皮思金、皮思银、张洪显、刘泡4人。已故的著名艺人有龚本槐、别道洋等人。而今健在的沔阳渔鼓艺人有曾凡炎、夏祖勤、蔡海林等。
1953年渔鼓艺人周忠全、黄玉堂加入武汉市曲艺队,即现武汉市说唱团,后来,又有蔡贤臣、邹立等专业渔鼓演员。邹远宏则丰富了道情的唱腔曲牌,编创了一批新的道情唱段。行成了独立的一个特色剧种湖北道情,受全省人民的欢迎和传唱。不愧为全省的四大剧种之一。
专家点评:流传广泛,群众基础扎实,曲目丰富,在历届全国汇演中诞生了一批经典性曲目,值得传承发扬。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7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