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9
次編輯
變更
剩余价值率
,创建页面,内容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 '''剩余价值率'''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
'''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
'''剩余价值率'''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简介==
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即预付资本的增殖部分,首先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而形成的余额。预付资本由两部分构成,即在生产资料上支出的货币额c和在劳动力上支出的货币额v,c是转化为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是转化为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如以m代表剩余价值,那么产品价值就表现为c+v+m。不过,这只有在预付的不变资本全部在生产中消耗掉,它的价值全部进入新产品中去的这个限度内,才是正确的。实际上,预付在劳动资料上的不变资本在劳动过程中虽然全部发挥作用,它的价值却是在反复使用中依磨损的程度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所以,预付不变资本的价值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也就不相等了。为简单起见,暂且撇开没有参加产品价值形成的不变资本部分,假定预付的不变资本总是等于在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这样,资本家预付c+v的资本,就获得了c+v+m的产品价值,资本的价值增殖率,即剩余价值 m对预付资本c+v的比率,看来好象可以来表示。但是,对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表明,预付资本的所有部分并不是对价值增殖发生同样作用的,剩余价值只是 v的价值变动的结果,从而真正能表现资本的价值增殖率的,并不,而是从这里抽掉了在价值增殖上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的 c以后所得到,才是价值增殖率,即剩余价值率m′。
但是,如果没有不变资本,价值增殖本身也是不可想象的。在表现资本的价值增殖率上抽去不变资本,看起来是不合理的。不过,正如在一定的化学过程中蒸馏器和其他容器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当考察化学变化本身时,却不妨把蒸馏器等抽去一样。当纯粹地考察价值形成和价值变动时,不变资本仅仅是提供使流动的、形成价值的劳动得以固定的材料而已。
尽管在前面说产品价值表现为c+v+m,但工人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即价值产品,却是v+m。价值产品只是劳动的“凝结”,它是由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和剩余价值这两部分构成的,从而“流动的劳动”本身也可以说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把工人在劳动过程的一段时间内,生产相当于可变资本价值部分的劳动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又把这段时间中所耗费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同时把劳动过程的第二段即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中所耗费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由于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之比等于剩余劳动对必要劳动之比,或者说,对象化劳动各部分之比等于流动劳动各部分之比,所以,剩余价值率m′可以用以下各式来表示:剩余价值率
必要劳动是工人作为劳动力的价值得到报偿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有偿劳动;剩余劳动则是资本家完全无偿取得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无偿劳动。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在生产过程中则实现了价值增殖,即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它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同实际发生作用的可变资本之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能够表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有多少被剥削,有多少归自己,表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所以,剩余价值率也叫剥削率。由于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等价,而剩余劳动则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率又可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或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来表示。
年剩余价值率是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的。在年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条件下,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这是因为,剩余价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带来的,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实际上剥削的劳动量也越大,因而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大,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否则情况就相反。
由于资本家对利润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他们会采取种种的手段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加重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
==计算方式==
用公式表示: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即:=剩余价值/可
变资本×100%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剩余价值率的变动取决于三个因素'''
即工作日的长度、劳动的标准强度和劳动生产力。在这三个因素中,如果一个不变,另外二者发生变化,或者其中两个不变,一个发生变化,或者三个因素同时变化,可以产生种种不同的组合。并且,三个因素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不同,这些组合就更加多种多样。
==示例==
假定有甲、乙两个资本家,他们的可变资本都是6000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甲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2次,乙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10次,这样甲乙资本家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不同。甲资本家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是6000×100%×2=12000元,而乙资本家一年中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为6000元×100%×10=60000元,可见,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总之,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与年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是不同的。剩余价值率是表示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在量的关系上,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由于年剩余价值率m′=■,其中m=m×n(n为可变资本年周转次数),所以m′=■=■=m′· n,即年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周转次数的乘积。
也叫资本主义剥削率.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视频'''
'''剩余价值率'''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简介==
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即预付资本的增殖部分,首先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而形成的余额。预付资本由两部分构成,即在生产资料上支出的货币额c和在劳动力上支出的货币额v,c是转化为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是转化为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如以m代表剩余价值,那么产品价值就表现为c+v+m。不过,这只有在预付的不变资本全部在生产中消耗掉,它的价值全部进入新产品中去的这个限度内,才是正确的。实际上,预付在劳动资料上的不变资本在劳动过程中虽然全部发挥作用,它的价值却是在反复使用中依磨损的程度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所以,预付不变资本的价值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也就不相等了。为简单起见,暂且撇开没有参加产品价值形成的不变资本部分,假定预付的不变资本总是等于在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这样,资本家预付c+v的资本,就获得了c+v+m的产品价值,资本的价值增殖率,即剩余价值 m对预付资本c+v的比率,看来好象可以来表示。但是,对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表明,预付资本的所有部分并不是对价值增殖发生同样作用的,剩余价值只是 v的价值变动的结果,从而真正能表现资本的价值增殖率的,并不,而是从这里抽掉了在价值增殖上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的 c以后所得到,才是价值增殖率,即剩余价值率m′。
但是,如果没有不变资本,价值增殖本身也是不可想象的。在表现资本的价值增殖率上抽去不变资本,看起来是不合理的。不过,正如在一定的化学过程中蒸馏器和其他容器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当考察化学变化本身时,却不妨把蒸馏器等抽去一样。当纯粹地考察价值形成和价值变动时,不变资本仅仅是提供使流动的、形成价值的劳动得以固定的材料而已。
尽管在前面说产品价值表现为c+v+m,但工人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即价值产品,却是v+m。价值产品只是劳动的“凝结”,它是由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和剩余价值这两部分构成的,从而“流动的劳动”本身也可以说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把工人在劳动过程的一段时间内,生产相当于可变资本价值部分的劳动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又把这段时间中所耗费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同时把劳动过程的第二段即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中所耗费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由于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之比等于剩余劳动对必要劳动之比,或者说,对象化劳动各部分之比等于流动劳动各部分之比,所以,剩余价值率m′可以用以下各式来表示:剩余价值率
必要劳动是工人作为劳动力的价值得到报偿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有偿劳动;剩余劳动则是资本家完全无偿取得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无偿劳动。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在生产过程中则实现了价值增殖,即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它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同实际发生作用的可变资本之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能够表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有多少被剥削,有多少归自己,表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所以,剩余价值率也叫剥削率。由于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等价,而剩余劳动则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率又可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或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来表示。
年剩余价值率是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的。在年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条件下,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这是因为,剩余价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带来的,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实际上剥削的劳动量也越大,因而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大,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否则情况就相反。
由于资本家对利润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他们会采取种种的手段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加重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
==计算方式==
用公式表示: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即:=剩余价值/可
变资本×100%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剩余价值率的变动取决于三个因素'''
即工作日的长度、劳动的标准强度和劳动生产力。在这三个因素中,如果一个不变,另外二者发生变化,或者其中两个不变,一个发生变化,或者三个因素同时变化,可以产生种种不同的组合。并且,三个因素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不同,这些组合就更加多种多样。
==示例==
假定有甲、乙两个资本家,他们的可变资本都是6000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甲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2次,乙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10次,这样甲乙资本家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不同。甲资本家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是6000×100%×2=12000元,而乙资本家一年中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为6000元×100%×10=60000元,可见,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总之,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与年剩余价值率所表现的关系是不同的。剩余价值率是表示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在量的关系上,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由于年剩余价值率m′=■,其中m=m×n(n为可变资本年周转次数),所以m′=■=■=m′· n,即年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周转次数的乘积。
也叫资本主义剥削率.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