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83
次編輯
變更
董其昌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董其昌
| 图像 = [[File:董其昌.jpg|缩略图|居中|原图链接]]
| 出生日期 = 1555~~1636
| 出生地点 = [[上海市]]
'''董其昌'''(1555.2.10-1636.10.2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
==生平事迹==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 崇祯 ]] 九年,卒,赐谥"文敏"。故董其昌又被称为[[ ''' 董文敏]] ''' 。
[[File:董其昌2.jpg|缩略图|左|董其昌自画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存世作品有《岩居图》<ref>[https://baike.so.com/doc/912223-964198.html 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ref>《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 著有<ref>[https://baike.so.com/doc/5767494-5980264.html 画禅室随笔]</ref>《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
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存世作品有《岩居图》<ref>[https://baike.so.com/doc/912223-964198.html 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ref>《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 著有<ref>[https://baike.so.com/doc/5767494-5980264.html 画禅室随笔]</ref>《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File:董其昌4.jpg|缩略图|左|董其昌:董其昌书法艺术欣赏。]]
=== 主要作品 ===
《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
=== 主要成就 ===
[[File:董其昌5.jpg|缩略图|左|董其昌:董其昌绘画艺术欣赏。]]
"华亭画派"代表人物。
== 人物生平 ==
'''初露锋芒'''
[[File:董其昌6.jpg|缩略图|左|董其昌:董其昌绘画艺术欣赏。]]
董其昌,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董家汇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一月十九日(1555年2月10日)。17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当时他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为准可夺魁,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原因是知府衷贞吉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以唐人<ref>[https://baike.so.com/doc/4530568-4740764.html 颜真卿简介]</ref>《多宝塔帖》为楷模,后来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山水画也渐渐入门。
=== 进退得宜 ===
[[File:董其昌7.jpg|缩略图|左|董其昌:董其昌绘画艺术欣赏。]]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中 [[ 进士 ]] ,并因文章、书法优秀被选为庶吉士,人翰林院深造,供职于翰林院。翰林院学士 [[ 田一儁 ]] 去世,告假护柩南下数千里,送老师回 [[ 福建 ]][[ 大田县 ]] 。一度担任皇长子 [[ 朱常洛 ]] 的讲官,不久,便告病回到 [[ 松江 ]] 。而京官和书画家的双重身份,使他的社会地位迥异往昔。其后,他相继担任过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一度还被任命为 [[ 河南 ]] 参政从三品的官职。
一年之后,他就奉旨以编修养病,"家食二十余年"。其时,正值明朝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其间还发生了著名的"妖书案"、"楚太子狱",朝廷内部为册立太子一事党争不休,风云诡谲。
[[File:董其昌3.jpg|缩略图|董其昌:民抄董宦----明代[[万历]]年间乱民焚毁董其昌宅第的行为。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董其昌的儿子及仆人,因殴辱前往董家无理闹事的生员范启宋家妇女,后来由于董其昌的仇家煽风点火,松江、上海、青浦等地的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和乱民焚毁董其昌和[[陈明]]房屋,张贴揭纸。并在儿童妇女中造谣传唱“若要柴米强(吴语价廉之意),先杀董其昌”的歌谣。董其昌逃往[[归安]]避难数月。愤怒的群众还砸碎董其昌书写的匾额以泄恨,是为“民抄董宦”。]] 董其昌借口回家养病辞官,直到[[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朱常洛继位,董以帝师身份回到朝廷,授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修《神宗实录》。但光宗执政一个月就驾崩,继任的熹宗 [[ 天启 ]] 朝, [[ 魏忠贤 ]] 与皇帝乳母客氏把持朝政,天启五年(1625年),董其昌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任一年后即辞官退隐,"家居八载"。
崇祯五年(1632年),魏忠贤已死,政局趋向清明,七十七岁的董其昌第三次出仕,"起故官,掌詹事府事"。次年, [[ 温体仁 ]] 将 [[ 周延儒 ]] 排挤出内阁,在魏忠贤余孽的鼓动下掀起党争,排斥东林。崇祯七年(1634年),董其昌又请求退归乡里。
从三十五岁走上仕途到八十岁告老还乡,为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与家乡松江的先贤陆机崇奉"士为知己者死"相比,董其昌把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用得出神入化。他以科举入仕进入精英阶层,既结交东林派、公安派,又与反东林党人惺惺相惜,其谥号"文敏"就来自于 [[ 阮大铖 ]] 。
[[File:董其昌8.jpg|缩略图|董其昌:袁董奇缘----董其昌在《[[袁伯应诗集序]]》中写道:"余与伯应([[袁可立]]子袁枢字伯应)尊公少司马(即袁可立)同举于[[兰阳]]陆先生之门。"]]
===潜心书画===
在研习经史之余,董其昌与同僚诸友切磋书画技艺,纵论古今,品评高下。又从韩世能那里借阅晋、唐、宋、元法帖宝绘,心摹手追,有时废寝忘餐,因而学问大进,开始在京中有些名气。在家乡,董其昌筑"来仲楼"、"宝鼎斋"、"戏鸿堂"、"画禅室"、"香光室"等,牙签玉轴,左图右史,置身其中,著书立说,探究古今书画艺术。他不遗余力地搜集王羲之、王献之、谢安、桓温、赵佶、米芾诸名家法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刊刻《戏鸿堂法帖》行世。病休松江时期,他正值四十余岁的盛年,广闻博识,采集众长,悠居林泉,心闲手熟,创作了《葑泾访古图》《鹤林春社图》《浮岚暖翠图》《神楼图》《西湖八景图》《溪回路转图》等许多描绘江南风光的著名山水画。
[[王溢嘉]]在《中国人的心灵图谱》中引述清代的《秋灯丛话·梦与袁可立同科》:睢州(应为华亭)有一位老儒生(董其昌)屡试不第,心情十分郁闷。有一天晚上,忽然梦见神人前来告诉他说:"你要等待袁可立和你同考,才有希望上榜"。他梦醒后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到各地学堂逐一查访,终于找到袁可立。在知道袁可立家中贫穷恐无力上进后,就将袁可立带回家中亲自课读。到袁可立二十多岁时,两人一起参加考试,结果在乡试和会试中都果然中榜。"
明著名学者 [[ 黄道周 ]] 《节寰袁公传》也有相同的记载。董其昌在《 [[ 袁伯应诗集序 ]] 》中写道:"余与伯应( [[ 袁可立 ]] 子袁枢字伯应)尊公少司马(即袁可立)同举于 [[ 兰阳 ]] 陆先生之门。"
在今天的山东蓬莱阁避风亭内袁可立的《海市诗》刻石上,仍然留下了二人在事业顶峰时期的合作之笔"睢阳袁可立题、云间董其昌书"的字样。董在尾跋中称颂袁可立的"大作雄奇"、"弟以米家法书之"等语,世人将此称为珠联壁合之作,至今为海内外所重。
{{reflist}}
[[categoeyCategory:中国古代人物]][[Category:明朝人物]][[Category:中国古代军政人物]][[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Category:画家]][[category:630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