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9
次編輯
變更
持续经营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s8h%2bdCPi&id=19CD4059BF1E4ABEED129BC9FAD61F49F3B5EB32&thid=OIP.s8h-dCPis4BtcbUPcunQ_gHaC9&mediaurl=ht…”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s8h%2bdCPi&id=19CD4059BF1E4ABEED129BC9FAD61F49F3B5EB32&thid=OIP.s8h-dCPis4BtcbUPcunQ_gHaC9&mediaurl=https%3a%2f%2fwww.dongao.com%2fupload%2fresources%2fimage%2f2019%2f05%2f05%2f244375.jpg&exph=320&expw=800&q=%e6%8c%81%e7%bb%ad%e7%bb%8f%e8%90%a5&simid=608053522916458382&FORM=IRPRST&ck=52D737B153039CF77D1A92C8D9636C2A&selectedIndex=67&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持续经营'''<br><img
src=" https://www.dongao.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19/05/05/244375.jpg"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知乎</small>
|}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考虑停业、破产、清算或大规模削减业务等因素,明确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方法,如资产能够按计量基础[[计算成本]],费用能够定期进行分配,负债能够按期偿还,否则正常的核算就无法进行。<ref>[[李海坡 . 会计学原理 :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ref>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作出[[投资决策]]。
持续经营就是连续不断的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的前提,要求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要以企业持续正常的业务经营活动为前提,企业拥有的资产应按预定的目标耗用、出售、转让、折旧等,企业所承担的各种债务也要按原计划如期偿还。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考虑停业、破产、清算或大规模削减业务等因素,明确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方法。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作出投资决策。
持续经营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采用非清算基础,例如资产按成本计价就是基于持续经营这一假设或前提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是一项竞争原则。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经营失败的风险,都可能变得无力偿债而被迫宣告破产进行法律上的改组。
==风险分析==
'''财务方面'''
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主要包括:
1.[[债务违约]],包括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无法偿还即将到期且难以展期的借款以及存在大额的逾期未缴税金。被审计单位若存在上述违约情况,将可能引致债权人的债务清偿诉讼或[[国家税务机关]]的强制追缴措施。在此情况下,如果被审计单位无法偿还,有可能导致破产倒闭。
无法'''继续履行'''
2.无法[[继续履行]]重大[[借款合同]]中的有关条款。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银行往往在借款合同中订有诸如[[流动资金]]保持量、[[资本支出]]的限制等条款。一旦被审计单位无法履行这些条款,银行为保全其债权,就有可能要求被审计单位提前偿还借款,从而导致被审计单位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
3.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经营性亏损可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的,也可能是行业整体不景气造成的。巨额亏损意味着被审计单位丧失盈利能力,并导致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着重大的[[不确定性]]。
4.过度依赖短期借款筹资。在这种情况下,被审计单位长期面临巨大的短期偿债压力,如果无法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将陷入[[财务困境]]。
'''无法获得供应商的正常[[商业信用]]'''
5.无法获得供应商的正常商业信用。被审计单位无法获得供应商正常商业信用,这意味着无法通过赊购取得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原材料或其他物资,现金偿付压力巨大。一旦被审计单位资金短缺,[[生产经营]]就有可能中断。
6.难以获得开发必要新产品或进行必要投资所需资金。被审计单位无法获得必需的资金,则没有能力在盈利前景良好的项目上进行投资并获取未来收益。当现有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时,将直接影响到被审计单位的[[盈利能力]],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资不抵债]]
7.资不抵债。资不抵债有可能使被审计单位在短时间内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引发[[债务危机]]。
8.营运资金出现负数。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营运资金以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这表明被审计单位的现金流量可能不能有效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从而影响被审计单位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信用等级,最终可能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导致破产。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d7khuBmH&id=7616C29C4E4B976F4CCC6754633D735D4ADADCF1&thid=OIP.d7khuBmHobJtEBpOtgR6fgHaHs&mediaurl=https%3a%2f%2fupload.digoodcms.com%2f577%2f1606963628512%2f%e7%bb%8f%e8%90%a5%e7%90%86%e5%bf%b5-3.jpg&exph=1034&expw=996&q=%e6%8c%81%e7%bb%ad%e7%bb%8f%e8%90%a5&simid=607996258167308858&FORM=IRPRST&ck=0D964C5F0A25C3A76654CE6DD84863D6&selectedIndex=25&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持续经营'''<br><img
src=" https://upload.digoodcms.com/577/1606963628512/%E7%BB%8F%E8%90%A5%E7%90%86%E5%BF%B5-3.jpg"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知乎</small>
|}
'''大股东长期占用巨额资金'''
9.[[大股东]]长期占用巨额资金。如果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上市公司将无力实施能够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长]]的项目,从而使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
10.重要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且未进行处理。重要子公司通常是[[母公司]]的主要[[业绩来源]],对母公司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重要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这不仅使母公司对其长期股权投资无法收回,而且可能导致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存在大量长期未作处理的不良资产'''
11.存在大量长期未作处理的不良资产。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大量长期未作处理的[[不良资产]],这表明被审计单位资产[[质量恶化]],资产[[变现能力]]差,可用于偿债的资产变现净值大幅减少。
12.存在因对外巨额担保等[[或有事项]]引发的[[或有负债]]。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巨额[[对外担保]],这意味着被审计单位可能面临重大的[[债务清偿连带责任]]或其他偿付责任。一旦这些或有负债转化为[[实际损失]],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
'''持续经营经营方面'''
被审计单位在经营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主要包括:
1.[[关键管理人员]]离职且无人替代。通常,关键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在被审计单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关键管理人员离职且无人替代,则会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从而使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
2.[[主导产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导产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意味着被审计单位将停产或转产。例如,某农药生产企业的主导产品为[[高毒农药]],根据国家禁止、限制部分高毒农药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产业政策,企业将面临被强制淘汰的[[政策风险]],从而导致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如果被审计单位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表明其在销售、经营和采购方面将面临极大困境,从而影响其持续经营能力。
4.人力资源或重要原材料短缺。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高度依赖于科技研发人员、技术熟练工人、重要原材料等,如[[软件开发]]公司从事软件设计的关键人员。如果企业缺乏这些对持续经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资源,将可能无法持续经营。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来达到[[快速扩张]]、提高利润的目的。如果[[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方式]]与规模的快速扩张不相适应,或是对并购企业缺乏管理经验,未实施有效的监控,这很可能使公司整体管理陷入瘫痪,从而导致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持续经营其他方面'''
被审计单位在其他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主要包括:
1.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被审计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则有可能被有关部门撤销或责令关闭,或被处以较大数额的罚款,这将导致被审计单位无法持续经营或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2.[[异常原因]]导致停工、停产。有些企业由于其生产特性,在[[生产周期]]的一段时间内出现停工、停产是正常的。例如,北方某些乳品加工企业因没有足够的鲜奶可供加工生产乳制品,于每年十月到次年四月停产。但如果企业因其生产卫生条件达不到国家要求,细菌含量超出[[国家标准]]数倍,被有关部门责令停产整改,则属于异常原因导致停工、停产。因异常原因导致的停工、停产,可能将影响其持续经营。
3.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的变化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例如,被审计单位的利润和现金流量主要来自于对境外子公司的投资而分得的红利。如果子公司所在国家加强了[[外汇管制]],被审计单位能否收到红利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将影响其持续经营。
4.经营期限即将到期且无意继续经营。在被审计单位营业[[期限届满]]后,如果股东不准备继续经营,被审计单位将被清算从而无法持续经营。
5.投资者未履行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例如,因外方股东未能按章程规定的期限出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拟撤销对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批准证书,这将导致其无法持续经营。
6.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遭受严重损失。不可抗力因素超出了企业可控制和预测的范围,如战争、[[恐怖活动]]等,企业可能因此无法提供必要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导致无法持续经营。此外,企业股东之间产生纠纷、股权转让频繁等情形,可能意味着企业的经营业绩达不到股东的预期,从而导致股东对企业失去信心。在此情况下,企业有可能被清算,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会计分期'''
一方面,持续经营假设并入[[会计分期假设]]不会对以往的会计处理方法产生影响。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采用历史成本而非清算成本来确认计量各项[[资产要素]],所有资产也将按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如期偿还,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也就被看作是一系列连续报告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建立在会计期间假设基础上,上述会计处理方法也未尝不可,并且是现实的选择。会计期间不只包含了“本期”的含义,还有“下期、以后各期”的含义。最具说服力的是,以前所称资产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摊销,实际上却是以会计期间为基础。如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5年,它并不是以企业仅持续经营15年为基础,而是以15个会计期间为基础。
另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会计分期]]本来就早于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的出现只不过导致了会计分期的缩短和定期化,如虚拟企业的出现使持续经营不再存在,而对会计分期的回归运用仍然可行;而且在信息技术时代,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风险日益增大,随时可能被清算和终止,故而关注每一[[会计期间]]同样是必要和明智的。因此,如果绝大多数会计期间按既定目标发展,可以认为持续经营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多数会计期间业绩不佳,企业的持续经营是难以成立的。与其由不确定的持续经营推导出会计期间,不如由可以确定的会计期间演绎持续经营。
'''视频'''
'''持续经营的基本概念'''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0578196129175143914好看视频]
==参考文献==
{{Reflist}}
|<center>'''持续经营'''<br><img
src=" https://www.dongao.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19/05/05/244375.jpg"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知乎</small>
|}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考虑停业、破产、清算或大规模削减业务等因素,明确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方法,如资产能够按计量基础[[计算成本]],费用能够定期进行分配,负债能够按期偿还,否则正常的核算就无法进行。<ref>[[李海坡 . 会计学原理 :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ref>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作出[[投资决策]]。
持续经营就是连续不断的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的前提,要求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要以企业持续正常的业务经营活动为前提,企业拥有的资产应按预定的目标耗用、出售、转让、折旧等,企业所承担的各种债务也要按原计划如期偿还。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考虑停业、破产、清算或大规模削减业务等因素,明确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方法。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作出投资决策。
持续经营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采用非清算基础,例如资产按成本计价就是基于持续经营这一假设或前提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是一项竞争原则。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经营失败的风险,都可能变得无力偿债而被迫宣告破产进行法律上的改组。
==风险分析==
'''财务方面'''
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主要包括:
1.[[债务违约]],包括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无法偿还即将到期且难以展期的借款以及存在大额的逾期未缴税金。被审计单位若存在上述违约情况,将可能引致债权人的债务清偿诉讼或[[国家税务机关]]的强制追缴措施。在此情况下,如果被审计单位无法偿还,有可能导致破产倒闭。
无法'''继续履行'''
2.无法[[继续履行]]重大[[借款合同]]中的有关条款。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银行往往在借款合同中订有诸如[[流动资金]]保持量、[[资本支出]]的限制等条款。一旦被审计单位无法履行这些条款,银行为保全其债权,就有可能要求被审计单位提前偿还借款,从而导致被审计单位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
3.累计经营性亏损数额巨大。经营性亏损可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的,也可能是行业整体不景气造成的。巨额亏损意味着被审计单位丧失盈利能力,并导致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着重大的[[不确定性]]。
4.过度依赖短期借款筹资。在这种情况下,被审计单位长期面临巨大的短期偿债压力,如果无法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将陷入[[财务困境]]。
'''无法获得供应商的正常[[商业信用]]'''
5.无法获得供应商的正常商业信用。被审计单位无法获得供应商正常商业信用,这意味着无法通过赊购取得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原材料或其他物资,现金偿付压力巨大。一旦被审计单位资金短缺,[[生产经营]]就有可能中断。
6.难以获得开发必要新产品或进行必要投资所需资金。被审计单位无法获得必需的资金,则没有能力在盈利前景良好的项目上进行投资并获取未来收益。当现有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时,将直接影响到被审计单位的[[盈利能力]],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资不抵债]]
7.资不抵债。资不抵债有可能使被审计单位在短时间内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引发[[债务危机]]。
8.营运资金出现负数。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营运资金以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这表明被审计单位的现金流量可能不能有效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从而影响被审计单位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信用等级,最终可能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导致破产。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d7khuBmH&id=7616C29C4E4B976F4CCC6754633D735D4ADADCF1&thid=OIP.d7khuBmHobJtEBpOtgR6fgHaHs&mediaurl=https%3a%2f%2fupload.digoodcms.com%2f577%2f1606963628512%2f%e7%bb%8f%e8%90%a5%e7%90%86%e5%bf%b5-3.jpg&exph=1034&expw=996&q=%e6%8c%81%e7%bb%ad%e7%bb%8f%e8%90%a5&simid=607996258167308858&FORM=IRPRST&ck=0D964C5F0A25C3A76654CE6DD84863D6&selectedIndex=25&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持续经营'''<br><img
src=" https://upload.digoodcms.com/577/1606963628512/%E7%BB%8F%E8%90%A5%E7%90%86%E5%BF%B5-3.jpg"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知乎</small>
|}
'''大股东长期占用巨额资金'''
9.[[大股东]]长期占用巨额资金。如果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上市公司将无力实施能够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长]]的项目,从而使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
10.重要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且未进行处理。重要子公司通常是[[母公司]]的主要[[业绩来源]],对母公司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重要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这不仅使母公司对其长期股权投资无法收回,而且可能导致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存在大量长期未作处理的不良资产'''
11.存在大量长期未作处理的不良资产。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大量长期未作处理的[[不良资产]],这表明被审计单位资产[[质量恶化]],资产[[变现能力]]差,可用于偿债的资产变现净值大幅减少。
12.存在因对外巨额担保等[[或有事项]]引发的[[或有负债]]。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巨额[[对外担保]],这意味着被审计单位可能面临重大的[[债务清偿连带责任]]或其他偿付责任。一旦这些或有负债转化为[[实际损失]],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
'''持续经营经营方面'''
被审计单位在经营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主要包括:
1.[[关键管理人员]]离职且无人替代。通常,关键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在被审计单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关键管理人员离职且无人替代,则会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从而使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
2.[[主导产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导产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意味着被审计单位将停产或转产。例如,某农药生产企业的主导产品为[[高毒农药]],根据国家禁止、限制部分高毒农药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产业政策,企业将面临被强制淘汰的[[政策风险]],从而导致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如果被审计单位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表明其在销售、经营和采购方面将面临极大困境,从而影响其持续经营能力。
4.人力资源或重要原材料短缺。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高度依赖于科技研发人员、技术熟练工人、重要原材料等,如[[软件开发]]公司从事软件设计的关键人员。如果企业缺乏这些对持续经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资源,将可能无法持续经营。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来达到[[快速扩张]]、提高利润的目的。如果[[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方式]]与规模的快速扩张不相适应,或是对并购企业缺乏管理经验,未实施有效的监控,这很可能使公司整体管理陷入瘫痪,从而导致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持续经营其他方面'''
被审计单位在其他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主要包括:
1.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被审计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则有可能被有关部门撤销或责令关闭,或被处以较大数额的罚款,这将导致被审计单位无法持续经营或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2.[[异常原因]]导致停工、停产。有些企业由于其生产特性,在[[生产周期]]的一段时间内出现停工、停产是正常的。例如,北方某些乳品加工企业因没有足够的鲜奶可供加工生产乳制品,于每年十月到次年四月停产。但如果企业因其生产卫生条件达不到国家要求,细菌含量超出[[国家标准]]数倍,被有关部门责令停产整改,则属于异常原因导致停工、停产。因异常原因导致的停工、停产,可能将影响其持续经营。
3.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的变化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例如,被审计单位的利润和现金流量主要来自于对境外子公司的投资而分得的红利。如果子公司所在国家加强了[[外汇管制]],被审计单位能否收到红利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将影响其持续经营。
4.经营期限即将到期且无意继续经营。在被审计单位营业[[期限届满]]后,如果股东不准备继续经营,被审计单位将被清算从而无法持续经营。
5.投资者未履行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例如,因外方股东未能按章程规定的期限出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拟撤销对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批准证书,这将导致其无法持续经营。
6.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遭受严重损失。不可抗力因素超出了企业可控制和预测的范围,如战争、[[恐怖活动]]等,企业可能因此无法提供必要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导致无法持续经营。此外,企业股东之间产生纠纷、股权转让频繁等情形,可能意味着企业的经营业绩达不到股东的预期,从而导致股东对企业失去信心。在此情况下,企业有可能被清算,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会计分期'''
一方面,持续经营假设并入[[会计分期假设]]不会对以往的会计处理方法产生影响。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采用历史成本而非清算成本来确认计量各项[[资产要素]],所有资产也将按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如期偿还,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也就被看作是一系列连续报告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建立在会计期间假设基础上,上述会计处理方法也未尝不可,并且是现实的选择。会计期间不只包含了“本期”的含义,还有“下期、以后各期”的含义。最具说服力的是,以前所称资产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摊销,实际上却是以会计期间为基础。如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5年,它并不是以企业仅持续经营15年为基础,而是以15个会计期间为基础。
另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会计分期]]本来就早于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的出现只不过导致了会计分期的缩短和定期化,如虚拟企业的出现使持续经营不再存在,而对会计分期的回归运用仍然可行;而且在信息技术时代,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风险日益增大,随时可能被清算和终止,故而关注每一[[会计期间]]同样是必要和明智的。因此,如果绝大多数会计期间按既定目标发展,可以认为持续经营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多数会计期间业绩不佳,企业的持续经营是难以成立的。与其由不确定的持续经营推导出会计期间,不如由可以确定的会计期间演绎持续经营。
'''视频'''
'''持续经营的基本概念'''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0578196129175143914好看视频]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