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9
次編輯
變更
榴辉岩圈
,無編輯摘要
|<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4080613683,3027192255&fm=253&fmt=auto&app=138&f=JPEG?w=667&h=5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meipian.cn/1pltq3h4 来自 美篇 的图片]</small>
|}'''榴辉岩圈''',是上地幔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地球物理学家认为上地幔主要由橄榄岩所组成。 <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c0NjIzNQ==&mid=2247505102&idx=1&sn=c39b936eab610f7e5c2ae4e578f77bd5&chksm=ec3b2b5adb4ca24ce6ddc76efdc1b1cc1d569dd6f789765d4127ee3a2f340921b621f261f55b&scene=27 带你从6个角度看一看地幔]微信公众号</ref> 亦 称“榴辉岩层”。按岩石成分而划分的地幔上部圈层。上地幔100~1200km的深度范围内,化学组成除了硅、氧外,主要是以铁、镁质构造的榴辉岩,铝已退居次要的地位。<ref>[https://www.docin.com/p-2322062293.html 第七章地壳与地幔地球化学ppt课件]豆丁网</ref>
==简介==
自地壳以下至深度为1000km的地幔上部。厚度900多km,在上地幔中地震波速有几处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约60~ 250 km之间波速减小,出现低速带,其中,在100~150 km的深度内波速最低。在400km深处又出现一次增速。按HB2模型,以400 km 的地震波增速带为界,可将上地幔 分为B、C两层,同时,又以岩石圈 底部为界,将B层分为B′层和B″ 层。根据与陨石成分的比较,以及根据上地幔的地震波速,密度数据 与实验室中各种硅酸盐矿物组合在 高温高压下传递的地震波速和密度相比,发现上地幔物质相当于超基性岩类的由橄榄石 (55%)、辉石 (35%)、石榴子石(10%)组成的一 组混合物,因此认为地表火山喷出物中的超基性岩来源于上地幔的B层中。因C层中的橄榄石和辉石在高温高压下将发生晶体结构上的变化,即相变,故C层又称为 “相变 带”。根据相变说的理论,这种相变过程所产生的能量,可以作为地球 内部的能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