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0
次編輯
變更
电池容量
,無編輯摘要
|<center>'''电池容量'''<br><img src="https:xxxxx.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html 圖片來自OOO]</small>
|}
'''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 [[ 性能指标 ]] 之一,它表示在一定条件下( [[ 放电率 ]] 、温度、 [[ 终止电压 ]] 等)电池放出的电量(可用JS-150D做放电测试),即电池的容量,通常以安培·小时为单位(简称,以A·H表示,1A·h=3600C)。
电池容量按照不同条件分为 [[ 实际容量 ]] 、 [[ 理论容量 ]] 与 [[ 额定容量 ]] ,电池容量C为在t0到t1时间内对电流I积分,电池分正负极。
==分类==
电池容量按照不同条件分为实际容量、理论容量与额定容量。
在某一 [[ 放电率 ]] 下于25℃放电至终止电压所提的最低限度的容量是设计与生产时的规定的电池的容量,这叫做某一放电率RH的额定容量。
电池容量一般以AH(安培小时)计算,另一种是以CELL(单位极板)几瓦(W)计算。(W/CELL)
1.Ah(安培小时)计算,放电电流(恒流)I×放电时间(小时)T 。 例如7AH电池如果连续放电电流0.35A ,那么时间可连续20小时。
2. [[ 充电时间 ]] 以15小时为标准,充电电流为电池容量的1/10 ,快速充电会缩短电池寿命。
电池容量是指电池存储电量的大小。电池容量的单位是“mAh”,中文名称是毫安时(在衡量大容量电池如铅蓄电池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Ah”来表示,中文名是安时,1Ah=1000mAh)。若电池的额定容量是1300mAh,即130mA的电流给电池放电,那么该电池可以持续工作10小时(1300mAh/130mA=10h);如果放电电流为1300mA,那供电时间就只有1小时左右(实际 [[ 工作时间 ]] 因电池的实际容量的 [[ 个别差异 ]] 而有一些差别)。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分析,数码设备实际工作时的电流不可能始终恒定在某一数值(以 [[ 数码相机 ]] 为例, [[ 工作电流 ]] 会因为LCD显示屏、 [[ 闪光灯 ]] 等部件的开启或关闭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因而电池能对某个设备的供电时间只能是个大约值,而这个值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经验来估计。
==容量单位==
通常电池容量是以安时为单位,这是基于已经确定的某一个电池。
比如这块 [[ 手机电池容量 ]] 是多少;这块电瓶车电池容量是多少,都是分别针对不同电池来说的。针对电池电压已经确定,而没有考虑实际电压,只需要说安时就能代表这块电池容量。
然而对于不同电压的电池,就不能单纯的用安时来代表容量,比如一块12V 20AH的电池,一块15V20AH的电池,哪怕都是20AH,供给相同功率负载,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但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标准容量应该以功为单位。
这样讨论电池容量才有实际意义,必须实事求是,否则可能出现一块手机电池还比电瓶车电池容量大的说法,这显然不科学。
==测试方式==
给一个电池进行恒流恒压充电,然后以恒流放电,放出多少电量就是这个电池的容量,蓄电池, [[ 镍氢电池 ]] 等,但是锂电池就不行,它有个最低放电电压,即放电电压不能低于2.75V,通常以3.0V为下限保护电压。例如锂电池容量是1000mAh,则充放电电流就1000mA,在电池最高电压4.2V内放到3.0V,放出来的容量才是电池最真实的容量。
==影响因素==
蓄电池的容量是衡量蓄电池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用安时来表示.放电时间(小时)与放电电流(安培)的总称,即容量=放电时间×放电电流.电池的实际容量,取决于电池中活性物质的多少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活性物质是量越多,活性物质利用率就越高,电池的容量也就越大.反之容量越小,影响电池容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放电率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铅蓄电池容量随 [[ 放电倍率 ]] 的增大而降低,也就是说放电电流越大,计算出电池的容量就越小.比如一只10Ah的电池,用5A放电可以放2小时,即5×2=10 ; 那么用10A放电只能放出47.4分钟的电,合0.79小时.其容量仅为10×0.79=7.9安时.所以对于给定电池在不同时率下放电,将有不同的容量.在谈到容量时必须知道放电的时率或倍率.简单的讲就是用多大的电流放电。
===(2) 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温度对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影响较大,一般随温度降低,容量的下降,容量与温度的关系如: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不要等到彻底没电再充电,也不要长时间连续过度充电等。
==导电涂层==
利用功能涂层对电池导电基材进行 [[ 表面处理 ]] 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覆碳 [[ 铝箔]]/铜箔就是将分散好的纳米导电石墨和碳包覆粒,均匀、细腻地涂覆在铝箔/铜箔上。它能提供极佳的静态导电性能,收集 [[ 活性物质 ]] 的微电流,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正/负极材料和集流之间的接触电阻,并能提高两者之间的附着能力,可减少 [[ 粘结剂 ]] 的使用量,进而使电池的整体性能产生显著的提升。 涂层分水性(水剂体系)和油性( [[ 有机溶剂 ]] 体系)两种类型。
涂碳铝箔/铜箔( [[ 导电涂层 ]] )的性能优势
===1.显著提高电池组使用一致性,大幅降低电池组成本。如:===
· 明显降低电芯动态内阻增幅 ;
· 延长电池组寿命 ;· 大幅降低电池组成本。
===2.提高活性材料和 [[ 集流体 ]] 的粘接附着力,降低极片 [[ 制造成本 ]] 。如:===
· 改善使用水性体系的正极材料和集电极的附着力;
· 改善纳米级或 [[ 亚微米级 ]] 的正极材料和集电极的附着力;
· 改善 [[ 钛酸锂 ]] 或其他 [[ 高容量 ]] 负极材料和集电极的附着力;
· 提高极片制成合格率,降低极片制造成本。
使用涂碳铝箔后极片粘附力由原来10gf提高到60gf(用3M胶带或百格刀法),粘附力显著提高。
===3.减小极化,提高 [[ 倍率 ]] 和 [[ 克容量 ]] ,提升电池性能。如:===· 部分降低活性材料中 [[ 粘接剂 ]] 的比例,提高克容量;
· 改善活性物质和集流体之间的电接触;
· 防止集流极腐蚀、氧化;
· 提高集流极 [[ 表面张力 ]] ,增强集流极的易涂覆性能;
· 可替代成本较高的 [[ 蚀刻箔 ]] 或用更薄的 [[ 箔材 ]] 替代原有的标准箔材。
===不同材料===
不同铝箔的电池循环 [[ 曲线图 ]] (200周)
其中(1)为光铝箔,(2)为蚀刻铝箔,(3)为涂碳铝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