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周恒

移除 1,34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周恒 (院士、天津大学教授) 锁定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 流体力学家 1929年11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福建浦城。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水利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发展了流动稳定性理论,特别是发现了流行多年的流动稳定性弱非线性理论的根本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法提出了剪切湍流中的相干结构的较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控制超音速混合层以增强混合的方法,提出并证实了在超音速混合层及边界层流中引入扰动后会导致小激波的出现发现了槽道流及边界层流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中导致流动剖面突变的机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二自由度气体动压轴承陀螺马达的自激振荡问题。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简介==周恒院士29年11月21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46-1950年 中文名周恒 国 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29年11月21日 性 别目录1 人物简历 2 人物经历 3 主要成就 ▪ 最优控制研究 ▪ 非线性理论研究 ▪ 挑战原弱非线性理论 4 获得奖项 5 主要论著 在天津北洋大学水利系学习并毕业。
1950年 至今任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助教,讲师,教授,力学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
1983年 任博士生导师。
人物简历
19
周恒院士
29年11月21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46-1950年 在天津北洋大学水利系学习并毕业。
1950年 至今任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助教,讲师,教授,力学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
1983年 任博士生导师。
1981-1982年 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数学系,从事研究工作。
1985-1987年 被布朗(Brown)大学聘为访问教授,工程(研究)教授。
1993年- 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5-1987年 被布朗(Brown)大学聘为访问教授,工程(研究)教授。
1993年- 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周恒
| 图像 =[[File:周恒2.jpg|缩略图|周恒2]]
| 图像说明 = [http://www.gx211.com/UploadFile/FCKUpload/201012291002.jpg 原图链接] [https://pic.sogou.com/d?query=%D6%DC%BA%E3&mode=1&did=2#did1 来自360网]]]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29|11|21}} <!-- 逝世用: {{Birth date|YYYY|MM|DD}} -->
| 出生地点 =上海  
| 国籍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授     
| 知名于 = <br>
}}
人物经历
周恒,著名流体力学专家。祖籍福建省浦城县。他的父亲曾任中学数学教员。1937年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海,父亲率全家迁往南昌,后迁赣州、衡阳、桂林、贵阳及重庆等地。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周父告别了教书生涯,改行在电力公司做高级职员。他深知求学的重要性和艰苦性,不断督促周恒及两位姐姐努力求学,每到一地都尽力为孩子们选择最有名的学校就读。1945年抗战胜利,周恒转入重庆南开中学高二班,最喜欢的课程是“数、理、化”。动荡的岁月锻炼了周恒的自立能力,11岁就独自一人住在离家百里外的中学读书,并取得当时名额很少的奖学金。1946年读完高中二年级后,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学完高三的主要课程,同年考上了北洋大学化工系。第一学年结束时,便获得奖学金。大学二年级时,听赴美归来的教师及工程师介绍美国兴建水利工程的情况后,十分振奋,感到水利是国家的命脉,就转到水利系就读。周恒学习从不硬记硬背或“突击”熬夜,而是力求理解。有了问题,尽力靠自己反复思索寻找答案。考试完后,常常自我检验,从而得知自己答案的对错。1950年,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水利系。之后,留在北洋大学(后为天津大学)任助教。
1952年,周恒被调到力学教研室工作。力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对在大学只学了三四门力学课程的周恒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他利用业余时间,按前苏联数学力学系的计划,自学了大部分课程,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周恒爱读书,读书涉猎范围很广,不仅看自然科学书籍,也看马列著作和中外小说。
1980年,周恒担任天津大学应用力学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升任力学系主任,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生导师,他讲课深入浅出,组织严密,条理清晰,深受学生欢迎。他认为,人要成才,思想要活跃,不迷信教师和书本,也不迷信权威,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