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五邑

增加 19,557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五邑'''是指今广东省江门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原称四邑,为新会、新宁、开平、恩平四…”
'''五邑'''是指今广东省江门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原称四邑,为新会、新宁、开平、恩平四县。又称六邑,在五邑基础上加上赤溪。

五邑,即广府次文化区,由于绝大部分人是珠玑巷南迁而来的,他们比原广府人迟来,又比客家人早到,人文环境介乎广府人与客家人之间。

江门市的行政版图,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初现雏形,1988年最终确立。

江门五邑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早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视察广东省粤西行政区(佛山专区)时,就称台山县为"中国第一侨乡"。<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2131593523_7f0d893302001akf0.html 来自大洋彼岸的“老物件” 见证五邑铁路华工创造奇迹]新浪新闻</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1219/7731e86242d24c4e9f93c0a8d2126f0f.jpeg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五邑特色 ==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侧。陆域东邻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珠海市斗门区,西接阳江市的阳东县、阳春市,北与云浮市新兴县、佛山市高明区、南海区为邻。南濒南海,毗邻港澳。全境位于北纬21°27′~22°51′,东经111°59′~113°15′之间。北自鹤山市古劳镇的丽水,南至台山市的川岛镇围夹岛,相距142.2公里;东自新会区大鳌尾,西至恩平市那吉镇蛤坑尾,相距130.68公里。台山市、新会区的南部和恩平市的东南部濒临南海,大陆岸线长283.36公里。岛屿岸线共长331.51公里。陆地总面积95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5.32%,其中海岛面积235.17平方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97个,其中台山市上川岛面积最大,为137.16平方公里;下川岛次之,为81.73平方公里。属江门市水深200米以内的沿海大陆架,东起黄茅海,西至镇海湾,面积约2257平方公里。
五邑侨情
五邑人出洋史可追溯到唐代,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已有新会人随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自此之后,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陆续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江门市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同潮汕和闽南地区并称为全国三大侨乡。据最新的侨情调查统计,江门五邑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00万多人,遍布全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北美洲和中美洲,侨胞在海外繁衍生息,为居住国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当中涌现出一大批如加拿大总督伍冰志、美国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等优秀的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科学家。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素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他们修建了学校、医院、敬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影剧院、图书馆、桥梁、公路、自来水工程、侨联大厦等一大批公益事业。还设立助学、敬老等基金。他们造福乡里,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近年,五邑地区电商行业发展迅猛,落地阿里巴巴1688·江门产业带、阿里巴巴1688进口货源·江门站两大电商项目,迅猛带动当地企业升级,大力推动电商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外商回来投资的信心。江门五邑侨乡成了华侨和外商投资的一片热土,来江门五邑侨乡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25个,其中居前的是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法国等,涉及的行业达20多个,产品上千种,主要行业有纺织、化工、机械、电子、通讯设备、塑料及制品、建材、皮革及制品,食品、木器、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房地产、饮食、旅游等行业。侨商与外商联合来江门五邑投资增多,产生了连锁效应。一批大财团、[[大企业]]、[[大商社]]、跨国公司陆续到五邑投资,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3家在江门落户,侨属企业已成为侨乡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江门是一个对外交往较多的城市,它和包括美国河滨市在内等多个国家的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每年接待一大批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日本、印尼、澳大利亚、西班牙等世界各地的游客。

江门五邑还是一个窗口,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从这里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广大的海外华侨华人也将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化、先进的科技带回中国,架筑起中国和外国的友谊之桥、经贸之桥、科技之桥,为中国和居住国的发展,为全世界的和平做出了宏伟的贡献。

== 五邑特产 ==
新会陈皮、人工虫草、桔普茶、陈皮普洱茶、桑果红酒、恩州奇石茶具、剑花、葵扇、白菜干、广合麻油腐乳、牛大力

外海面、[[开平火蒜]]、[[台山虾酱]]、[[开平腐乳]]、[[荷塘头菜]]、[[古劳面豉]]、陈皮饼

== 文化艺术 ==
1 起源

粤剧是什么时候在这块土地上"安营扎寨"的?到底是100多年前,还是近400年前?

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几位热心的老戏迷不约而同指点迷津:新会东关路留下五邑仅存的明代石戏台。

穿过两条车水马龙的马路,我们来到会城东关路的石戏台,顿时眼前一亮。高高的戏台坐落在民居前,古色古香的屏风刻画着各式各样的戏曲人物,宽敞的"群英台"分"出将"、"入相"两道门,不用细看,这是一个最典型的戏台。石戏台前立下石碑:石戏台建于明代,清代重修,1995年被列入新会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屈指一算,石戏台迄今有400多年。

新会地方博物馆副馆长林文斌告诉记者,石戏台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400多年前,这里是会城的中心位置。根据明万历《新会县志》卷二"风俗"条记:"昔云城中尚杂剧,今而乡则盛矣。到明朝,戏剧演出不分上中下户……""杂剧"是金元时期盛行于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戏曲艺术形式,也是我国最早最成熟的戏曲艺术形态。

新会地方文史学家林福杰结合地方史志说,石戏台是关帝庙的附属物(石戏台对面是关帝庙,已被拆),每年"关帝诞"都举办庆贺盛会,往往一连几天请戏班来演戏。

由此,用于戏剧表演的石戏台,早在明代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个石戏台演出的杂剧是否已包括粤剧?

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日星否定这一说法,"粤剧是清代中叶以后兴起的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追溯粤剧的起源,当以开平籍名伶邝新华为粤剧的开山之师,他在广州成立了首个粤剧会馆--八和会馆,标志着广府戏的崛起。接着,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告别用'戏棚官话'演唱的历史,开始了用广州方言演唱,进入粤味浓烈的真正的粤剧时代。

然而,很多官方说法则认为,粤剧有300-400年历史。2009年,在粤剧成为世界"非物质遗产项目"后,广州市文化局社会文化处负责人黄斌,在2009年粤剧成功摘取广东首个世界"非物质遗产项目"后,接受记者采访指出:"有近400年历史的粤剧有9大流派……"

不管答案是100多年,还是近400年,我们无法去否定的是,粤剧具有一种魔力,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五邑地区,植根在一部分人的生活中。

2 崛起

一幕幕历史烟云已经过去,留下了一个谜一样的话题:为什么五邑人能在粤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因为是珍贵的文物,石戏台只有在节假日才能进场演唱。很显然,往日喧哗早已随风而去,站在金碧辉煌的屏风下,四周如此平静,耳畔回响起那悠扬的粤韵,绵绵不绝,由近及远。

遥想100年前,广东的戏曲正酝酿着一场破冰之局,领头人正是开平水口镇泮村人邝新华。

史书记载,清代同治年间,因李文茂率伶人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粤剧正处于长达10多年的禁足。伶人为了生存,正寻找突围之路。同治七年,两广总督瑞麟为其母大局祝寿,广东班武生邝新华和花旦勾鼻章以一部《[[太白和番]]》大戏大受嘉宾赞赏,邝新华和勾鼻章借机向瑞麟提出解禁之请,经瑞麟向朝廷奏请,获得准许。

邝新华振臂一呼,伶人纷纷响应,几年后,粤剧会馆--八和会馆,在广州成立。

辛亥革命后,粤剧逐步走向鼎盛发展时期。五邑各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落成。根据《五邑戏曲概览》一书介绍,公元1911-1925年,五邑各地全年演出不断,1913年,江门建起专演粤剧的大同戏院,会城建起普庆戏院,台山阮氏华侨,在端芬镇建起大同戏院,在斗山建起联华戏院。开平的赤坎、三埠先后建起七八间戏院,这些戏院,成为省港名班的演出场所。

丰富的戏剧土壤和舞台,造就了一批批伶人。继邝新华后,五邑名伶粤剧名宿陈非侬(外海)、20世纪30年代粤剧"四大名旦"谭兰卿(新会双水)、粤剧"四大名丑"廖怀侠(荷塘)、叶弗弱(台山),唱响舞台,成为名角。恩平籍芳艳芬独创"芳腔",在粤剧界备受推崇,风头一时。省内大小戏班里的文武生、乐手、花旦,来自五邑地区的更是难以统计。

由清至民国初年,"每一戏班都少不了四邑人"、"没有四邑人就不成戏班"的定律为粤剧戏行内所公认。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自梨园世家,开平籍红线女演过近百出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她独创"红腔",唱红半个世纪,成为蜚声中外的粤剧泰斗。

一幕幕历史烟云过去,留下一个谜一样的话题:为什么五邑人能在粤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对此,李日星认为,一方面,五邑地区曲艺文化底蕴深厚。粤剧使用广州话演唱以后,将大量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粤曲如木鱼、龙舟、粤讴、南音等吸收到粤剧里来,使粤剧真正成为充满南粤文化气息的粤语粤韵的地方大戏。此后,粤剧中的精美唱段在流传过程中又从粤剧中独立出来,为群众广为传唱,私伙局由此而兴,蔚然成风。另一方面,在过去,五邑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生活艰难,在当时,以艺谋生,唱戏为业,算是一个向阳出路。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门剧协副主席司徒沛告诉记者,五邑人思想开放包容,有着开拓进取的精神,对本身具有开放兼容的粤剧这种戏曲,非常容易接受;与此同时,五邑是水乡,民歌、曲艺群众基础深厚,自古用"红船"作为交通工具在各地巡回演出。

两位专家不约而同提到同一个原因--曲艺文化底蕴深厚。2002年,台山、开平和新会,被中国曲协授予"中国曲艺之乡"。

3 走向

如果剧团继续锐减,一代观众老去,将来,粤剧会消失吗?

入夜,华灯初上,石戏台陷入了沉寂,但城市各地的广场上却热闹起来。五邑各地的粤剧、曲艺团体正投身于各大社区的创文演出。五邑最大的粤剧团--江门粤剧团连续几天进社区演出,所到之处,皆被围得水泄不通。

国家一级演员,江门粤剧当家花旦余阳丽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台上处变不惊,一腔一调、一招一式、句句传情。一曲既终,余音袅袅。

面对场外人山人海的观众,余阳丽并不认为粤剧市场回到从前。"看热闹,看过瘾的,有很多人,但真正愿意为此掏钱进场看戏的,没有多少人。昔日一票难求的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粤剧已遭到各方面的冲击,市场的路子越来越窄。多年来,我们剧团主要是靠一些大老板请我们去做戏来维持,很苦也很难。有时跑跑港澳、珠三角其他城市才能撑下去。"

一个不争的数据足可以证明余阳丽的担忧:根据江门市曲协提供的数字,解放后,五邑地区专业粤剧团先后出现70多个,业余剧团曾有120多个,在市场上活动的剧团锐减成10多个。

如果剧团继续锐减,一代观众老去,将来,粤剧会消失吗?

"不会。粤剧是广府民系所创造粤方言戏曲艺术,只要粤语存在,粤剧就不会消失。不过,随着现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它将与影视、网络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编剧、表演、传播的形式都可能发生变化,或许新的粤剧艺术形式也会应运而生。"李日星说。

"不会消失,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的身体结构特点显示,他们喜欢节奏慢的音乐,粤剧是人心底最柔软的文化。"做戏40年,新会粤剧团副团长李天龙说。

往事如烟,随着时代的变迁,褪下华美外衣的"[[粤剧]]",像夜色一样,渐变沉寂。然而,江门五邑各地的私伙局却不甘寂寞,遍地开花,多达200多个。第二天清晨,我们上班路过的公园一角,依然又听到那牵动人心的小曲,整个城市恢复一天的色彩。

是的,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正延续着对粤剧的热爱,粤剧将继续滋养着这片名伶辈出的热土。
== 历史沿革 ==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江门建市前为新会县属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以后又先后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并入江门市区,市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及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辖区范围俗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

=== 秦汉两晋 ===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今江门地区分属南海郡番禺县(新会邑、台山邑)、桂林郡(开平邑、恩平邑、鹤山邑)。

西汉分属南海郡番禺县(新会邑、台山邑)、合浦郡([[开平邑]]、恩平邑、鹤山邑)。

三国时设高凉郡,郡治就在今恩平邑境内,这是今江门地区最高级的早期行政建制。时新会邑、台山邑之地归南海郡番禺县,开平邑、鹤山邑之地归苍梧郡。

三国时期孙权置平夷县,即今新会邑。

西晋时,高凉郡辖台山邑、恩平邑之地,开平邑、鹤山邑之地归苍梧郡,新会邑之地归南海郡。

晋朝改平夷县为新夷县,南北朝设立新会郡。

=== 南朝隋唐 ===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置新会郡。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撤郡为县。分属南海郡(新会邑、台山邑、鹤山邑)、高凉郡(恩平邑、开平邑)。

唐朝设冈州、恩州,冈州地含新会邑、台山邑、鹤山邑,恩州除含恩平邑、开平邑之外,还包括阳江市阳东区、阳西县地。周边有:端州,平兴县(今佛山高明)属之;新州,即今新兴县;春州,即今阳春县;勤州,在今新兴、罗定、阳春之间。

=== 宋元明清 ===
宋元时分属广州(新会邑、台山邑)、南恩州(恩平邑、开平邑)、新州(鹤山邑)

明清时分属广州府(新会邑、[[台山邑]]、[[鹤山邑]])、肇庆府(恩平邑、开平邑)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划新会常德乡得行都及阳江、新兴部分地复置恩平县。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划新会得行都的上坑朗及文章等5都56图新建的新宁县。

清顺治六年(1649年)划新会的登名、古博、平康、得行都及新兴双桥都、恩平长静都新建开平县。

清雍正十年(1732年)划新会遵名、新化、古劳3都;开平双桥都及古博都址山新建鹤山县。

清同治六年(1867年)设赤溪厅。

== 近代以来 ==
民国元年(1912)赤溪改厅为县。

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台山县,因境内有三台山而得名。1953年撤赤溪县并入台山县。

民国14年(1925年)广东省政府将江门划分为独立市,设立江门市政厅。

1949年设粤中专区,专署驻台山县,行辖1市9县:江门市、台山县(台城镇)、新会县(江门市)、开平县(苍城)、恩平县(恩城镇)、鹤山县(沙坪)、高明县(明城)、阳春县(春城镇)、阳江县(县城镇)、赤溪县(北门)。

1952年分属粤中行政区(今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粤西行政区(今恩平市、开平市、台山市)。

1956年受佛山专区管辖。佛山专区专署驻佛山市,行辖13县:南海县(佛山市)、番禺县(市桥镇)、顺德县(大良镇)、中山县(石岐市)、三水县(西南镇)、新会县(会城镇)、鹤山县(沙坪镇)、高明县(明城镇)、开平县(三埠镇)、台山县(台城镇)、恩平县(恩城镇)、珠海县(唐家村)、花县(新华镇)。

1959年设江门专区,专署驻高要县,行辖1市10县:江门市、新会县(会城镇)、台山县(台城镇)、开平县(三埠镇)、高鹤县(沙坪镇)、罗定县(罗城镇)、新兴县(城关镇)、怀集县(怀城镇)、德封县(德庆镇)、高要县(肇庆镇)、广四县(县城镇)。当年把鹤山县与高明县合并为高鹤县,至1981年重新分拆。

1963年至1982年,长达19年属佛山地区管辖,佛山地区专署驻佛山市,辖2市11县:佛山市、江门市、南海县(佛山市)、番禺县(市桥镇)、顺德县(大良镇)、中山县(石岐镇)、三水县(西南镇)、[[珠海县]](香洲镇)、[[高鹤县]]([[沙坪镇]])、新会县(会城镇)、台山县(台城镇)、开平县(三埠镇)、恩平县(恩城镇)。

1983年实行市管县的新体制,江门市为地级市建制,起初辖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五县,并于同年增辖阳江、阳春两县。1988年2月,阳江县和阳春县从江门市划出,另设地级阳江市。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习称五邑,江门市区是五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992年后,市辖各县先后改县级市建制。

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江门市辖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3个市辖区,代管台山市、鹤山市、开平市、恩平市4个县级市,至此江门市的行政区域才定型。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8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