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44
次編輯
變更
潘知常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潘知常</big>'''
|-
|<center><img src= 图片地址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1221/eba90074534c4403ba5a51f06e3c6144.jpeg width="300"></center><small>[ 图片网址 https://m.sohu.com/a/283394921_740471/ 来自 网络 搜狐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21-06-27</ref>{{#iDisplay:b0176fsfn1|寬度|高度|qq}}
==基本信息==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湖南醴陵
出生日期----1956年12月12日
专业方向----美学基本理论、中西比较文化与美学
==人物经历==
===工作经历===
==学术成果==
先后出版了著作26部,编著7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 class="wikitable" width=100%|-style="background:#006699;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时间||著作||出版社|-| 1989== 年 || 《美的冲突》== ||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9=== 年 || 《众妙之门》== || 黄河文艺出版社|-| 1991=== 年 || 《生命美学》=== ||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 《中国美学精神》== ||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 《生命的诗境》== ||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 《审美教育的最佳时期》=== || 海燕出版社|-| 1995== 年 || 《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 ||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7== 年 || 《诗与思的对话》== || 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8== 年 || 《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 《中西比较美学论稿》==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 年 || 《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 ||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 《流行文化》==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 《传媒批判理论》== || 新华出版社|-| 2004== 年 || 《独上高楼:中西美学对话中的王国维》== || 文津出版社|-| 2007== 年 || 《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 || 学林出版社|-| 2007 年 || 《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 年 || 《〈红楼梦〉为什么这样红:潘知常导读〈红楼梦〉》== || 学林出版社|-| 2008== 年 || 《说〈红楼〉人物》== ||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 年 || 《说〈水浒〉人物》== ||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 年 || 《怎样与媒体打交道》==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年 || 《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年 || 《职场红楼》== || 文汇出版社2010== |-| 210年 || 《说聊斋》== ||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 年 || 《没有美万万不能:美学导论》== || 人民出版社2013== |-| 213年 || 《不可能的可能:潘知常战略咨询策划文选》== || 香港银河出版社|-| 2013== 年 || 《中国传媒与新意识形态:潘知常媒介研究文选》== || 澳门银河出版社|}{|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潘知常</big>'''|-|<center><img src=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989069970/1000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new.qq.com/rain/a/20191216A0JI3F00 来自 腾讯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获奖记录==
研究成果获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省政府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三项)、省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项)、省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省政府社会科学成果青年奖、 南京大学优秀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学术奖励并曾获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著作一等奖、北方十五省市社会科学著作优秀奖、北方十五省市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专著《光明日报》"光明杯"三等奖、中国青年优秀美学著作奖(二项)、中国传播学论坛优秀论文奖、冀版优秀图书二等奖、华北地区优秀图书三等奖,等。
2003年的"万朵鲜花送雷锋"的活动就是其中最成功的范例,并且成为了全国学雷锋活动的一个典型。宣传部门每年都要组织"学雷锋",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潘教授建议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计算投入产出",要尽量少做或者不做"劳民伤财"的事情。宣传部门的领导很开明,就让潘教授负责策划,他就出了"万朵鲜花送雷锋"这么一个主意。具体来说就是,在全市宣布,从2003年3月2号到4月2日,在每个区的"文明办"都设二十四小时开通的热线电话,任何人只要你见到了身边的好人好事,都可以打电话推荐,经过核实后,如果事实属实的,就马上派香车美女给对方送鲜花。宣传部从厂家搞了几辆赞助的车,装成花车,找了几个漂亮女孩,天天去送花。结果,送了一个月,南京人都很欢迎。市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生活变得可爱了,南京变得可爱了。这正是潘教授所要的效果,因为他在讲美学时经常强调,审美不是牛虻,而是蜜蜂,审美就是在生活里发现可爱的东西。潘知常教授经常讲,"确实,在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是我们却一定要'常念一二'。社会上固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总还有'一二'好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常念一二',并且要将它'储蓄'起来,要储蓄爱、储蓄美、储蓄光明,并且把它们发扬光大"。后来,这个策划被中央"文明办"作为成功策划以文件附件的形式下发到全国,要求各地学习。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潘知常</big>'''|-|<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31/31765d26680a4effa48fd8dfaa0edbf9.jpe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220104138_13968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不仅如此,潘知常教授还参与了南京的第一届"世界历史名城博览会"的策划,使得"世界历史名城博览会"成为树立南京形象的一项重大活动。2004年潘知常教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要把南京建设为"和平南京",指出南京要左右开弓,要打两张牌,一张牌是:"文化",一张牌是:"和平"。现在,经过他和其他人的共同努力,"文化南京"、"和平南京",已经成为全市的共识。
2000年9月5日,《光明日报》理论版上曾刊登一篇文章,题为《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文中写道:"……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就20世纪出现的以蔡仪为代表的认识美学、以李泽厚和刘纲纪为代表的实践美学、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这三大美学构想而言,只有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的构想,才真正与中、西方美学实践以及当代审美实践一脉相承、相得益彰。至于认识美学、实践美学,则无论从中、西审美实践来看,还是从当代审美实践来看,应该说都彼此格格不入。因此,其理论构想堪称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章的作者是某师范大学的教授。事后据查,文稿是由潘知常代他转寄报社的,这篇文章也是经过他修改的。南大中文系有人因此而称之为"学术大师风波"。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潘知常</big>'''|-|<center><img src=http://www.hbjgdj.gov.cn/tzgg/201708/W020170829581852981573.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www.hbjgdj.gov.cn/tzgg/201708/t20170829_88318.shtml 来自 党政机关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为了更为具体地了解当时的情况,我们查阅了事件前后的《光明日报》。发现这是一篇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之间的学术争鸣文章,而不是一篇关于潘知常本人的学术评价文章。有2000年6月13日《光明日报》的编者按为证:"90年代以来,我国美学界展开了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关于这场论争,北京大学阎国忠教授认为,它虽然也涉及哲学基础方面的问题,但主要是围绕美学自身问题展开的真正的美学论争,这场论争同时标志这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完全确立。本刊今天摘编两篇介绍有关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观点的文章,以飨读者。同时也希望各地的人文社科杂志将刊发文章的新观点推荐给本报--编者"。同日,该报发表了潘和另外一人的争鸣文章,而《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则是此后的第三篇。显然,该文的褒奖与针砭都出之于一种常见的学术争鸣的口吻(对方在针砭潘的生命美学时也采取的是同样的口吻)。而潘知常作为90年代风行全国的后实践美学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国内生命美学的领军人物,应该是为学界所公认。他的突出美学贡献被国内的几部研究20世纪美学的专著(例如,北大教授、博导阎国忠的《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以及武汉大学教授、博导陈望衡的《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列出专门的章节予以介绍,也是事实。而且,这样的争鸣专栏,《光明日报》在1998年就已经开办过一次,并曾经发表过著名美学家刘纲纪、潘知常等人的争鸣文章。再搜索一下,还不难发现,对于生命美学,国内学者的类似评价颇多,例如,著名美学家、北大教授、博导阎国忠就认为:"潘氏生命美学比李泽厚实践美学更有资格成为一个美学体系"(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等49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因此,上述的争鸣文字中对于潘知常的生命美学的褒奖也未必就没有事实依据,起码也应该算是一家之言。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段话是擅自修改还是经过原作者同意的。对此,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够知道的只是:这篇文章是原作者自己拿给潘知常的,而且同意由潘代他转交。一个不论年龄还是资历都与潘知常存在明显差距的作者,为什么会把自己的文章辗转交给潘知常而不是《光明日报》?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想请潘代为修改,还是让潘知常代他到邮局去寄出?就不便妄加猜测了。
==相关报道==
2021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潘知常的72万字新著《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潘知常在《美学建构》中以创新思维、翔实论证予以解构,他认为,美学亟待从"实践"走向"生命"、从"小美学"走向"大美学",直面现实世界,直面美学与人的解放之间的密切关联,在虚无主义泛滥的时代,担当起时代领航者的光荣使命。显然,这是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视频==
===潘知常讲《三国演义中的人生智慧》(上) 2020年7月18日发布===
{{#iDisplay:s3117ledp9u|寬度|高度|qq}}
===半城-潘知常《没有美万万不能》 2015年10月29日发布===
{{#iDisplay:f0170tdf3ev|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