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铸阳燧的习俗

增加 3,665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铸阳燧</big>''' |- |<center><img src=http://n.sinaimg.cn/sinacn12/77/w…”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铸阳燧</big>'''
|-
|<center><img src=http://n.sinaimg.cn/sinacn12/77/w620h257/20180713/ca2b-hfhfwmu5809928.jp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n.sinaimg.cn/sinacn12/77/w620h257/20180713/ca2b-hfhfwmu5809928.jp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铸阳燧的习俗'''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那么阳燧是什么东西呢?<ref>[https://www.gugong.net/wenhua/38393.html 铸阳燧的习俗 故宫历史网] </ref>
==阳燧简介==
阳燧, 是指用铜或铜合金做成的铜鉴状器物。其状为一个凹面镜,当它面向太阳时,光线先直射在凹面上,再从不同角度反射出来。取火于日为阳燧,古人认为阳燧辟邪作用。以镜辟邪的习俗,在越地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

《淮南子》中,对此有非常明确的描述:“阳燧,金也。取金盂无缘者,执日高三四丈时,以向,持燥艾承之寸余,有顷焦之,吹之则燃,得火。

阳燧,古代照日取火用的曲率很大的凹面铜镜。古时用铜质制成的凹面镜。用以聚集日光,点燃艾炷施灸。《本草纲目》卷主:“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早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便有对阳燧的介绍——《阳燧照物》: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

取火于日”时叫做阳燧,“取水于月”时叫做阴燧。铜、锡的性质是一样的。但在五月丙午日的中午铸造,就成为阳燧(古代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铜镜);在十一月壬子日的半夜铸造,就成为阴燧(古代在月夜用来承接露水的铜器)。原文:夫金之性一也,以五月丙午日中铸,“为阳燧,”以十一月壬子夜半铸,为“阴燧。”(言丙午日铸为“阳燧,”可取火;壬子夜铸为“阴燧,”可取水也。——《搜神记》。在中国古代的阳燧镜铭中就常见有“五月丙午日”或是“丙午镜”的字样。古代中国在端午日铸造丙午镜的文化也流传、影响了日本古代文化。在日本古代的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世纪中到公元3世纪中)晚期制成的一面古铜镜铭文中就镌有“五月丙午之日”的字样。据资料记载,扬州工匠铸镜选择的时间是五月五日午时。当时扬州造的镜子被誉为“黄金百炼镜”,其中的精品多为进贡给皇帝的贡品。白居易的诗中透露,“扬州长吏”进贡给皇帝的铜镜是镜背有“飞龙在天”纹饰的鎏金镜。
==端午节铸阳燧的习俗==
古人认为,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以镜辟邪的习俗,在南方沿海一带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常能见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带着银制的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新建的寺庙道观,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装饰着铜镜。就是现代小区崭新建筑的门、窗上方,也往往能发现悬挂着的镜子,这些都是用于所谓的辟邪。由此可见镜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间根深蒂固。<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8%B3%E7%87%A7/3512050?fr=aladdin  阳燧 百度]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42,8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