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649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文化大传统与神话历史'''》,作 者: 胡建升 著,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合理…”
《'''文化大传统与神话历史'''》,作 者: 胡建升 著,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合理阅读使一个人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ref>[https://www.sohu.com/a/118132866_476211 什么是时代的知识结构——汤胜天],搜狐,2016-11-04</ref>,全面提升人文素质<ref>[https://www.sohu.com/a/206238408_558455 陈丹青:何谓人文素质教育? ],搜狐,2017-11-24</ref>,为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阐述了[[文化]]大传统的理论内涵及其历史纵深;中编具体分析了文化大传统时期部分考古出土的物质图像的神话编码,以及到了小传统时期文字书写如何传承大传统神话信仰的文化现象;下编重点利用各种出土的神熊意象,结合口传文化、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阐释其与中华文明起源之间的文化关联,彰显早期神话动物意象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文化角色。
==作者介绍==
胡建升,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创世神话研究基地与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研究专家,文欣学者,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秘书长,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文学人类学、神话学与中国古代文学。著有《文化大传统与中国早期文论精神》《宋赋研究:权力与形式》《魏晋风度与中国文化基因》等,在《哲学与文化》《语言研究》《民族艺术》《文献》《文学遗产》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目录==
001 上编:文化大传统理论
003 中西文化大传统理论的比较研究
004 一、“Great Tradition”的文化自大情结:[[文字]]文本
008 二、“Big Tradition”的文化再启航:文化文本
011 三、 “Big Tradition”的原型编码:史前原型对神话历史的再建构
014 四、 “Big Tradition”的诗意遐思
016 文化文本:为非文本的表述形式制作新文本
016 一、时代呼唤新文本
019 二、作为非文本的新文本
021 三、制作有效的文化文本
023 四、重述物:知识[[考古学]]的新转向
025 五、从破译到重译
029 神话引领:文学人类学的新神话观念
030 一、文化基因
032 二、意识之母
035 三、文化大传统的神话时代
038 四、 中华文明从神话到神理
文化大传统与神话历史
040 活态之物:文化大传统对物的发现
040 一、物非“物”
044 二、物的在场
048 三、物的叙事
051 四、真物现身
055 大传统理论的[[知识]]创新
056 一、 文化价值的转移性:从史前“小传统”到文化“大传统”
057 二、 意义生成的原初性:从书面文化的二次符码到口头文化的物质图像
059 三、 文化想象的存在性:文字表述和物质图像表述,孰真孰假
060 四、知识创新的对立性:从唯结构论到唯神话论
063 儒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
064 一、后现代的神话观
069 二、回归大传统的神圣语境
073 三、神话原型的文化拓展
081 中编:[[神话]]历史研究
083 女神原型的图像组合:《鹳鱼石斧图》的文化象征新探
085 一、瓮棺葬和二次葬
089 二、鸟鱼图像的文化象征
092 三、石斧图像的文化意蕴
097 人文肇元:史前彩陶图像与华夏精神
097 一、传世文献中阴阳太极图说的起源纷争
目 录
099 二、史前彩陶图像的阴阳分化意识
114 三、史前彩陶阴阳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121 良渚神徽的[[物质]]文化和神话图像研究
123 一、玉石神话大传统
129 二、玉琮和玉斧的神话意象
136 三、神徽的比较神话图像
147 从文化大传统原道:“道”的神圣信仰与神话图像研究
147 一、从活态口传证据认知“道”
150 二、“道”的神话仪式与神圣信仰
157 三、“道”的圆形运化原型
163 “曰若稽古”的神圣意蕴和文化编码
164 一、“曰若稽古”与口传文化大传统
166 二、“曰若”的[[宗教]]仪式与神话认同
171 三、“稽古”的神话语境与法典功能
179 人是什么:中华创世神话的原初力量与心性结构
180 一、人与天地:人在中华创世神话中的齐全生成
185 二、人与物:中华创世神话中人与万物同源异质
190 三、 人在世界中的分化:中华创世神话人的原初力量逐渐遭到残损
193 四、人与疾病:中华创世神话神圣力量的丢失与诊治
197 石鼓文的物质文化和神话图像研究
198 一、[[石鼓文]]的物质文化意蕴
205 二、石鼓文的神话结构比较
211 三、石鼓文的图像文化阐释
文化大传统与神话历史
226 《周易》的创世图像与意义:兼与《圣经》之比较
227 一、图像创世与圣言创世的文化编码
232 二、卦气与物类的组成元素
234 三、纪数与纪时的结构模式
238 四、讲述基型的创世意义
243 下编:神熊意象专论
245 神熊意象的神话幻想与原型编码
247 一、从制器惟象到制器尚象:大传统文化时代的神象传统
252 二、化熊的神话幻想:作为神圣形态运化的神熊意象
266 三、神熊意象的深层编码与[[空间]]秩序
276 屈原“虬龙负熊”的文化编码
277 一、天熊幻想:象征太一存在与北斗帝车的神熊意象
281 二、熊龙的神话空间关系:熊居中央,龙位左右
285 三、神龙负熊的意象组合与文化失忆
292 神熊意象与中华文明探源
292 一、文化大传统与神熊文化之根
294 二、三皇之首伏羲:神熊创世与文明起源
296 三、五帝之首黄帝:神熊意象与帝车制度
298 四、[[大禹]]建熊旗:神熊意象与国家旗帜制度
300 五、神话意象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要素
302 参考文献
307 索引
310 后记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合理阅读使一个人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ref>[https://www.sohu.com/a/118132866_476211 什么是时代的知识结构——汤胜天],搜狐,2016-11-04</ref>,全面提升人文素质<ref>[https://www.sohu.com/a/206238408_558455 陈丹青:何谓人文素质教育? ],搜狐,2017-11-24</ref>,为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阐述了[[文化]]大传统的理论内涵及其历史纵深;中编具体分析了文化大传统时期部分考古出土的物质图像的神话编码,以及到了小传统时期文字书写如何传承大传统神话信仰的文化现象;下编重点利用各种出土的神熊意象,结合口传文化、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阐释其与中华文明起源之间的文化关联,彰显早期神话动物意象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文化角色。
==作者介绍==
胡建升,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创世神话研究基地与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研究专家,文欣学者,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秘书长,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文学人类学、神话学与中国古代文学。著有《文化大传统与中国早期文论精神》《宋赋研究:权力与形式》《魏晋风度与中国文化基因》等,在《哲学与文化》《语言研究》《民族艺术》《文献》《文学遗产》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目录==
001 上编:文化大传统理论
003 中西文化大传统理论的比较研究
004 一、“Great Tradition”的文化自大情结:[[文字]]文本
008 二、“Big Tradition”的文化再启航:文化文本
011 三、 “Big Tradition”的原型编码:史前原型对神话历史的再建构
014 四、 “Big Tradition”的诗意遐思
016 文化文本:为非文本的表述形式制作新文本
016 一、时代呼唤新文本
019 二、作为非文本的新文本
021 三、制作有效的文化文本
023 四、重述物:知识[[考古学]]的新转向
025 五、从破译到重译
029 神话引领:文学人类学的新神话观念
030 一、文化基因
032 二、意识之母
035 三、文化大传统的神话时代
038 四、 中华文明从神话到神理
文化大传统与神话历史
040 活态之物:文化大传统对物的发现
040 一、物非“物”
044 二、物的在场
048 三、物的叙事
051 四、真物现身
055 大传统理论的[[知识]]创新
056 一、 文化价值的转移性:从史前“小传统”到文化“大传统”
057 二、 意义生成的原初性:从书面文化的二次符码到口头文化的物质图像
059 三、 文化想象的存在性:文字表述和物质图像表述,孰真孰假
060 四、知识创新的对立性:从唯结构论到唯神话论
063 儒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
064 一、后现代的神话观
069 二、回归大传统的神圣语境
073 三、神话原型的文化拓展
081 中编:[[神话]]历史研究
083 女神原型的图像组合:《鹳鱼石斧图》的文化象征新探
085 一、瓮棺葬和二次葬
089 二、鸟鱼图像的文化象征
092 三、石斧图像的文化意蕴
097 人文肇元:史前彩陶图像与华夏精神
097 一、传世文献中阴阳太极图说的起源纷争
目 录
099 二、史前彩陶图像的阴阳分化意识
114 三、史前彩陶阴阳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121 良渚神徽的[[物质]]文化和神话图像研究
123 一、玉石神话大传统
129 二、玉琮和玉斧的神话意象
136 三、神徽的比较神话图像
147 从文化大传统原道:“道”的神圣信仰与神话图像研究
147 一、从活态口传证据认知“道”
150 二、“道”的神话仪式与神圣信仰
157 三、“道”的圆形运化原型
163 “曰若稽古”的神圣意蕴和文化编码
164 一、“曰若稽古”与口传文化大传统
166 二、“曰若”的[[宗教]]仪式与神话认同
171 三、“稽古”的神话语境与法典功能
179 人是什么:中华创世神话的原初力量与心性结构
180 一、人与天地:人在中华创世神话中的齐全生成
185 二、人与物:中华创世神话中人与万物同源异质
190 三、 人在世界中的分化:中华创世神话人的原初力量逐渐遭到残损
193 四、人与疾病:中华创世神话神圣力量的丢失与诊治
197 石鼓文的物质文化和神话图像研究
198 一、[[石鼓文]]的物质文化意蕴
205 二、石鼓文的神话结构比较
211 三、石鼓文的图像文化阐释
文化大传统与神话历史
226 《周易》的创世图像与意义:兼与《圣经》之比较
227 一、图像创世与圣言创世的文化编码
232 二、卦气与物类的组成元素
234 三、纪数与纪时的结构模式
238 四、讲述基型的创世意义
243 下编:神熊意象专论
245 神熊意象的神话幻想与原型编码
247 一、从制器惟象到制器尚象:大传统文化时代的神象传统
252 二、化熊的神话幻想:作为神圣形态运化的神熊意象
266 三、神熊意象的深层编码与[[空间]]秩序
276 屈原“虬龙负熊”的文化编码
277 一、天熊幻想:象征太一存在与北斗帝车的神熊意象
281 二、熊龙的神话空间关系:熊居中央,龙位左右
285 三、神龙负熊的意象组合与文化失忆
292 神熊意象与中华文明探源
292 一、文化大传统与神熊文化之根
294 二、三皇之首伏羲:神熊创世与文明起源
296 三、五帝之首黄帝:神熊意象与帝车制度
298 四、[[大禹]]建熊旗:神熊意象与国家旗帜制度
300 五、神话意象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要素
302 参考文献
307 索引
310 后记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