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57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big>''' |- |<center><im…”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big>'''
|-
|<center><img src=http://image.wangchao.net.cn/baike/125986072257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sogou.com/d?query=%E4%BA%91%E5%8D%97%E6%BE%84%E6%B1%9F%E5%8A%A8%E7%89%A9%E7%BE%A4%E5%8F%A4%E7%94%9F%E7%89%A9%E5%9B%BD%E5%AE%B6%E5%9C%B0%E8%B4%A8%E5%85%AC%E5%9B%AD&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3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南澄江帽天山地区,面积18km2,是早寒武世(5.3亿年)40多个门类,100余种珍稀动物化石的发现地,其中有无脊椎动物化石,也有原始脊索动物化石。特别可贵的是,现今生物所有门类的远祖代表都有发现,有硬体也有软体印模,为人们研究寒武纪早期生物大爆发过程中生理结构、生物习性、系统演化和生态环境等提供了丰富精美的材料。而濒临的抚仙湖又是第四纪断陷盆地,深水中有古城镇遗迹,有望成为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基地。
==基本内容==
中文名: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
占地面积:18平方千米
主要保护对象:无脊椎动物化石等
所在地:云南澄江
核心区面积:1.2平方千米
化石点:30余处
==历史及重要性==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其着名的《[[物种起源]]》一书中预言:今后如果有人对我的理论提出挑战,那很可能来自对寒武纪动物突然大量出现的解释。
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侯先光在澄江县帽天山发现了"纳罗虫"化石,向人类揭示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世界,中国、云南、玉溪、澄江和帽天山声誉鹤起,名声不胫而走,传遍世界。
1984年以后的10年间,来自10多个国家的50多位古生物学家,在澄江帽天山地区采集了约5万块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迄今为止已在澄江化石中发现了40多个门类的80余种动物。
1991年4月23日,[[美国]]最权威、最有影响的《[[纽约时报]]》以头版头条并附配精美图片介绍中国帽天山动物群的发现。指出:"中国帽天山动物群的发现是本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1996年8月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放了一条使每一个中国人心醉的消息: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是人类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接着"焦点访谈"对澄江县帽天山及化石产地作了全景式、多层面的深入报道。
2001年1月出版的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古生物学研究的现状,认为云南澄江化石使脊椎动物出现提前了6千万年。这些化石有助于古生物学者证实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帽天山距昆明56km,距玉溪市87km,距澄江县城6km。整个化石埋藏带呈蛇状蜒蜒达20km,宽4.5km,埋藏深度达50m以上。现圈定的保护面积为18km,其中核心区保护面积1.2km2。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化石点30余处,采集化石3万余块,科学鉴定认为有40个门类,100多个种的古生物化石,涵盖了现代生物的各个门类,还发现多种过去曾大量存在现已灭绝的动物新种,已超出现有动物分类体系,只能冠之以发掘地名来命名,如抚仙湖虫、帽天山虫、云南虫、昆明虫和跨马虫等,尤以可喜的是最近在玉溪与昆明交界的滇池海口又出现了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柱动物――海口鱼,其结构和功能较云南虫还复杂,是世界上发现的化石动物中特异门类最多、埋藏保存最佳、外型最精美、品质最优良,属稀世珍宝级的动物化石。科学研究认为它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人类这一重要生命进化树和生物演化链上的鼻祖。
但在将此事上报云南省公安厅后,因《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而澄江动物化石群是无脊椎动物化石,不适用于该法。而适用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目前还处于征求意见稿的阶段,尚未成为正式法律条款,公安厅表示此案无法可依,难以开展工作。
“澄江动物化石群”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加拿大“伯吉斯动物化石群”并列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侯先光表示,这些距今约五点三亿年前的不同类型的海洋软体动物构造保存完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古老、保存最好的一个多门类动物化石群;生动如实地再现了当时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代生动物的原始特征,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对其立法保护已刻不容缓”。(完)<ref>[http://www.xian.cgs.gov.cn/kpzs/dzly/201608/t20160813_360500.html 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地质调查局网,2015-12-18</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big>'''
|-
|<center><img src=http://image.wangchao.net.cn/baike/125986072257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sogou.com/d?query=%E4%BA%91%E5%8D%97%E6%BE%84%E6%B1%9F%E5%8A%A8%E7%89%A9%E7%BE%A4%E5%8F%A4%E7%94%9F%E7%89%A9%E5%9B%BD%E5%AE%B6%E5%9C%B0%E8%B4%A8%E5%85%AC%E5%9B%AD&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3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南澄江帽天山地区,面积18km2,是早寒武世(5.3亿年)40多个门类,100余种珍稀动物化石的发现地,其中有无脊椎动物化石,也有原始脊索动物化石。特别可贵的是,现今生物所有门类的远祖代表都有发现,有硬体也有软体印模,为人们研究寒武纪早期生物大爆发过程中生理结构、生物习性、系统演化和生态环境等提供了丰富精美的材料。而濒临的抚仙湖又是第四纪断陷盆地,深水中有古城镇遗迹,有望成为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基地。
==基本内容==
中文名: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
占地面积:18平方千米
主要保护对象:无脊椎动物化石等
所在地:云南澄江
核心区面积:1.2平方千米
化石点:30余处
==历史及重要性==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其着名的《[[物种起源]]》一书中预言:今后如果有人对我的理论提出挑战,那很可能来自对寒武纪动物突然大量出现的解释。
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侯先光在澄江县帽天山发现了"纳罗虫"化石,向人类揭示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世界,中国、云南、玉溪、澄江和帽天山声誉鹤起,名声不胫而走,传遍世界。
1984年以后的10年间,来自10多个国家的50多位古生物学家,在澄江帽天山地区采集了约5万块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迄今为止已在澄江化石中发现了40多个门类的80余种动物。
1991年4月23日,[[美国]]最权威、最有影响的《[[纽约时报]]》以头版头条并附配精美图片介绍中国帽天山动物群的发现。指出:"中国帽天山动物群的发现是本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1996年8月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放了一条使每一个中国人心醉的消息: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是人类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接着"焦点访谈"对澄江县帽天山及化石产地作了全景式、多层面的深入报道。
2001年1月出版的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古生物学研究的现状,认为云南澄江化石使脊椎动物出现提前了6千万年。这些化石有助于古生物学者证实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帽天山距昆明56km,距玉溪市87km,距澄江县城6km。整个化石埋藏带呈蛇状蜒蜒达20km,宽4.5km,埋藏深度达50m以上。现圈定的保护面积为18km,其中核心区保护面积1.2km2。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化石点30余处,采集化石3万余块,科学鉴定认为有40个门类,100多个种的古生物化石,涵盖了现代生物的各个门类,还发现多种过去曾大量存在现已灭绝的动物新种,已超出现有动物分类体系,只能冠之以发掘地名来命名,如抚仙湖虫、帽天山虫、云南虫、昆明虫和跨马虫等,尤以可喜的是最近在玉溪与昆明交界的滇池海口又出现了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柱动物――海口鱼,其结构和功能较云南虫还复杂,是世界上发现的化石动物中特异门类最多、埋藏保存最佳、外型最精美、品质最优良,属稀世珍宝级的动物化石。科学研究认为它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人类这一重要生命进化树和生物演化链上的鼻祖。
但在将此事上报云南省公安厅后,因《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而澄江动物化石群是无脊椎动物化石,不适用于该法。而适用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目前还处于征求意见稿的阶段,尚未成为正式法律条款,公安厅表示此案无法可依,难以开展工作。
“澄江动物化石群”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加拿大“伯吉斯动物化石群”并列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侯先光表示,这些距今约五点三亿年前的不同类型的海洋软体动物构造保存完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古老、保存最好的一个多门类动物化石群;生动如实地再现了当时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代生动物的原始特征,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对其立法保护已刻不容缓”。(完)<ref>[http://www.xian.cgs.gov.cn/kpzs/dzly/201608/t20160813_360500.html 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地质调查局网,2015-12-18</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