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苏州弹词

增加 3,74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苏州弹词</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3482883%2F366e0180-3b7a-11eb-92f0-bf64435281a1.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MzQ4Mjg4My8zNjZlMDE4MC0zYjdhLTExZWItOTJmMC1iZjY0NDM1MjgxYTEuanBn%2Fsign%2F3b2fc9082c6110db3fcad1ffa40bd6af.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5306890&t=1ee46f6bda3ff7b762116eaf97641898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8B%8F%E5%B7%9E%E5%BC%B9%E8%AF%8D&step_word=&hs=0&pn=4&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780087527%2C2048626332&os=2687138540%2C2523024848&simid=3780087527%2C2048626332&adpicid=0&lpn=0&ln=1299&fr=&fmq=167271481936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3482883%2F366e0180-3b7a-11eb-92f0-bf64435281a1.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MzQ4Mjg4My8zNjZlMDE4MC0zYjdhLTExZWItOTJmMC1iZjY0NDM1MjgxYTEuanBn%2Fsign%2F3b2fc9082c6110db3fcad1ffa40bd6af.jpg%26refer%3Dhttp%3A%2F%2Fss2.meipian.me%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75306890%26t%3D1ee46f6bda3ff7b762116eaf97641898&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4jtrtwg_z%26e3BvgAzdH3Fnk88jbrh&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yLDMsNCw2LDUsM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light| '''<big>苏州弹词 </big> '''
|-中文名称;苏州弹词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外文名称;Suzhou Tanci
|-分类;曲艺的一种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俗称;小书 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主要特征;表演通常以说为主
| align= light|代表性节目;《三笑》《倭袍传》《描金凤》
简称;弹词
|}
''' 苏州弹词 ''' ,江苏省苏州市的一种曲艺艺术。
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说的部分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既有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第一人称的角色。角色较多吸收借鉴戏曲的表演程式,于说法中现身,塑造各种人物,间以说书人的衬托、评点。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 https://www.360kuai.com/pc/962cc50b62e10bff6?cota=3&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智库学术 | 弦边春秋:苏州弹词的传承与发展], 快资讯 , 2021-12-03</ref>
==简介==
苏州弹词简称“弹词”,又称“ [[ 小书 ]] ”,发源于 [[ 江苏苏州 ]] ,盛行于 [[ ]] [[ ]] [[ ]] 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说唱艺术,使用语言为苏州方言。
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具有以理、味、趣、细、技(近人有改“技”为“奇”者)为其艺术特色。其唱篇一般为七字句式,按吴音或中州音押韵。所唱为明白晓畅的吟诵体的基本曲调“书调”。书调以语言因素为主,崇尚咬字清晰和行腔韵味。规范的基本曲调又可随内容而作即兴发挥,以适应各种书目唱篇,所谓“一曲百唱”。
讲究“ [[ 说噱弹唱 ]] ”。“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既可自弹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说”的手段非常丰富,有叙述,有代言,也有说明与议论。艺人在长期的说唱表演中形成了诸如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等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说表手法与技巧,既可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相互的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艺人还借鉴昆曲和京剧等的科白手法,运用嗓音变化和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等来“说法中现身”,表情达意并塑造人物。在审美追求上,苏州弹词讲求“理、味、趣、细、技”。
弹唱以 [[ 三弦 ]] [[ 琵琶 ]] 为主要乐器,演员自弹自唱,又相互伴奏、烘托,再加上渲染书中的喜剧人物及情节(“肉里噱”),并穿插轻松诙谐的噱头(“外插花”、“小卖”等)其唱篇一般为七字句式。书调在传唱中,又因艺人根据不同风格、演唱内容,作创造性的发展而形成多种流派唱腔。苏州弹词是以说唱相间的方式用苏州方言表演的“小书”类曲艺说书形式,发源并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东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吴语方言区,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由于和苏州评话同属说书行业,曾经拥有共同的行会组织,民间即习惯性地将其与苏州评话合称之为“苏州评弹”。
==表演形式==
==历史渊源==
“弹词”一词,始见于 [[ 明嘉靖 ]] 二十六年(1547年) [[ 田汝成 ]] 《[[西湖游览志余]]》,其中记载杭州八月观潮:“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渔鼓、弹词,声音鼎沸。” [[ 陈汝衡 ]] 《[[弹词溯源和它的艺术形式]]》(1983年)一文认为是“远出陶真,近源词话”。关于“陶真”,《[[西湖游览志余]]》记:“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1952年)考证:“陶真和弹词同是用七言诗赞的讲唱文学,两者只有名称差异。”他认为,“就历史的发展说,元明的陶真是弹词的前身,而明清的弹词又是陶真的绵延,两者发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清代初年,随着江苏城市经济的繁荣,弹词在苏州已经盛行。 [[ 康熙 ]] 末年定居于苏州的浙江吴兴人董说在他的《[[西游补]]》小说中,就描写了盲女弹词使用苏州方言演出的情况。至乾隆年间,关于苏州弹词形成的记载日益增多。知名的代表人物有外号“ [[ 紫癞痢 ]] ”的王周士。 [[ 王周士 ]] 擅唱《[[游龙传]]》,吸收昆曲、吴歌的声腔,滩簧的表演,以单档起“十门角色”而闻名。清《[[吴县志]]》记载, [[ 乾隆 ]] 南巡,在苏州行宫召王周士御前弹唱,赐七品冠带,随驾回京。当时的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钞·赠说书紫癞痢]]》中对其说书的“演”、“说”、“弹”、“唱”因素都作了评价:“专恃滑稽一尺口”,“但闻喷饭轰满堂”;“妙拨鵾丝擅说书”,“自演俚词弹脱手”;“优孟能会故相生”,“绝技俳优侍至尊”。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王周士于苏州宫巷第一天门创立包括评话艺人在内的行会组织光裕公所,以示评弹艺术“光前裕后”之意。他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自己说书艺术经验的《[[书品]]》和《[[书忌]]》,被后来的弹词艺人奉为说书的信条。
嘉庆时(1796-1820年),苏州弹词迅速发展,当时刻印传世的书目有《[[三笑]]》、《[[倭袍]]》、《[[义妖传]]》、《[[双金锭]]》等;知名的弹词艺人增多,弹词发展史上的“前四名家”(具体说法不一)即于此时出现。他们发展了王周士的书艺,丰富了上演书目,创造了流派唱腔,拓宽了技巧思路,奠定了苏州弹词的基本形式。
道光、咸丰时期(1821—1861年),苏州出现的女子弹词以常熟人为多数,弹唱的开篇、书目、曲调和当时流传的大体相同,但多数不会说唱整部,只会说“书中的一段”。苏州弹词艺人 [[ 马如飞 ]] 在开篇《[[阴盛阳衰]]》中有较为具体的反映:“苏州花样年年换,书场都用女先生”。王弢《[[瀛孺杂志]]》记当时弹词女子弹唱“其声如百转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因而“每一登场,满座倾倒”。
苏州弹词的演出地域,南不出浙江嘉兴,西不过常州,北不越常熟,东也超不过上海松江。地域小,艺人多,听众要求不一,迫使艺人在创新书、新腔、新的表演风格等方面去作各种探索。至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苏州评弹发展史中的“后四名家”。这四名家中,三家为弹词艺人,他们使苏州弹词确立了自己的艺术体制:书词中的散文部分,用“说”来表现;叙述和描写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思想和活动环境,称为“表”;人物语言叫“白”;书词中以七字句为主的韵文,用三弦、琵琶自弹自唱,相互伴奏,称“唱”和“弹”;在故事中穿插喜剧因素,称作“噱”;演员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表情、语言、语调及某些动作,称“演”或“学”,也称“做”。’
民国时期,苏州弹词的从艺人员激增。据1927年(民国16年)统计,当时光裕社拥有社员200人,而未人光裕社的艺人有近2000人,艺术竞争十分激烈。表现在书目上求新,唱腔上创新,表演上革新,演出场所上要标新。
这一时期涌现的弹词新书目有《[[杨乃武]]》、《[[秋海棠]]》、《[[啼笑姻缘]]》等。艺人所创新腔有: [[ 魏钰卿 ]] 的[魏调], [[ 杨筱亭 ]] [[ 杨仁麟 ]] 父子的[小杨调], [[ 夏荷生 ]] 的[夏调], [[ 周玉泉 ]] 的[周调], [[ 徐云志 ]] 的[徐调], [[ 祁莲芳 ]] 的[祁调], [[ 蒋月泉 ]] 的[蒋调], [[ 薛筱卿 ]] 的[薛调], [[ 张鉴庭 ]] 的[张调]等等,流派纷呈。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又出现了三个档、四个档的演出。此时供苏州评弹演出的场所很多,装潢华丽、场子宽大的称“新式书场”,在游艺场占一席之地的称“游艺书场”,每场演出两档弹词、一档评话的称“花色书场”,由商业电台播放评弹的称“空中书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参加登记的苏州弹词艺人有600人,其中苏州市区480人。登记后,这些艺人分别参加了各地评弹演出团体,根据“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对书目、唱腔等作艺术改革。
至1987年,江苏全省19个专业曲艺表演团体中,有市、县评弹团15个,其余4个曲艺团3个演出苏州评弹。
小阳调是弹词艺人 [[ 杨筱亭 ]] (约1885—1946·苏州人)所创。杨筱亭擅说长篇弹词《[[白蛇传]]》、《[[双珠球]]》。对《[[白蛇传]]》曾在演出中进行加工,尤其对后段《[[白蛇传]]》,作了很多丰富提高。《[[后白蛇]]》中书目,如《[[上金山]]》、《[[断桥]]》、《[[合钵]]》、《[[哭塔]]》等,都重抒情,唱篇较多,这促使他对唱腔有所创造发展。在当时普遍弹唱的“书调”基础上,根据说唱内容及个人嗓音特点,形成自己的流派唱腔。称“小杨调”。一说,其唱腔不全用真嗓,且其假嗓高腔比较突出。内行称真嗓为“阳面”,假噪为“阴面”。因其阳面中夹用阴面,故称“小阳调”。
小阳调的特点是起句多用本嗓,抒情处转用小嗓,落调时常用高音小腔。曲调清丽,韵味隽水、与俞调相比较,俞调偏于委婉软和,小阳调偏于劲健刚烈,并多短腔、此戏是因为它形成于刻画白娘性格,需要集中有刚的缘故。
[[ 杨筱亭 ]] 传养子 [[ 杨仁麟 ]] ,杨仁麟(1906-1983)以单档说《[[白蛇传]]》及《[[双珠球]]》闻名、天赋嗓音清亮。对小阳调作了较多发展、现传唱的小阳调的代表性节目大多是杨仁麟的作品。著名的有《[[白蛇传梦以哭塔]]》、《[[白蛇传合钵]]》开篇《[[请宴]]》等。
==马调==
1961年左右,周云瑞用祁调谱唱开篇《[[秋思]]》,不仅能得祁调神髓,且在唱腔及过门上都有发展、提高、新创琵琶过门,与唱腔自然衔接,衬托紧凑,十分优美动听,也有称周云瑞所创曲调为新祁调的。
[[ 邢晏芝 ]] 在演唱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时,将祁调与俞调揉合在一起演唱。由于两种流派唱腔比较接近,能够和谐协调,对表现哀愁幽怨的感情较为合适,也有称之为祁俞调的。
徐文萍在1963年,患血管瘤,引起下肢瘫痪,离开书台。但他卧病坚持弹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极大毅力谱唱祁调新作,为发展祁调作进一步努力。
==徐调==
徐调是徐云志所创的流派唱腔。 [[ 徐云志 ]] (1901-1978),原名徐燮贤,又名韵芝,苏州人。14岁从夏莲生学艺,16岁登台演唱。他早期学唱“俞调”、“小阳调”,后从民间小调、戏曲音乐中吸收素材,博采众长。他音域宽广,音色明亮,采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创出了“长腔”、“短腔”、“长短腔”、“长长腔”、“变腔”、“新腔”等9种唱腔,丰富了苏州评弹唱腔的表现力。形成了唱腔委婉、节奏舒缓的“徐调”,人称“糯米腔”、“迷魂腔”。他的看家书为《[[三笑]]》。
==沈调 薛调==
弹词艺人 [[ 沈俭安 ]] (1900-1964,苏州人)与 [[ 薜筱卿 ]] (1901-1980,苏州人)于1924年拼为双档,演唱《[[珍珠塔]]》长篇,一举成名、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弹词界的大响档之一。《[[珍珠塔]]》唱篇较多,以弹唱为主,沈、薜二人以马调、魏(钰卿)调为基础,对弹唱作了丰富、发展,两人既有统一风格,又各具自己的特色。听众称沈俭安的唱腔为沈调,薜筱卿的为薜调。虽然也有并称为沈薜调的错误说法,但是始终这是两个演唱流派。
沈、薜调共同的特点是吐字清晰、明快流畅,但由于二人的个性、秉赋及在书中担任的角色不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沈俭安嗓音哑糯,行腔委婉,韵味醇厚,而薜筱卿嗓音清脆,吐字锉锵,口角爽利、两种唱腔正好互相映衬,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夏调==
夏荷生继承“俞调”所创的流派唱腔。 [[ 夏荷生 ]] (1899-1946),浙江嘉善人。少年时从伯父夏吟道学唱俞调,后从演唱《[[描金凤]]》、《[[三笑]]》名家钱幼卿学艺,出师后声誉胜过乃师。他定音较高,以响弹响唱为特色。演唱时,上半句用假嗓,下半句用真嗓,真假嗓结合十分贴切自然。他演唱的《[[描金凤]]》有很多创造,人称“描王”。
==周调==
周调创始人为弹词名家 [[ 周玉泉 ]] (1897-1974,苏州人)。他擅长说唱长篇弹词《[[玉蜻蜓]]》及《[[文武香球]]》,周玉泉说书造诣甚高,说表稳健温文,冷隽幽默,以“阴功”见长。他喜爱京剧,从而吸取养料,丰富书艺。并结合及本人说功特点,在张洪涛、张福田、吴升泉等所唱书调的基础上,形成本嗓演唱的弹词唱腔流派,世称周调。
周调以亲切含蓄、温文舒缓为特色,结构严谨、节奏平稳、板眼分明、咬字清晰。叙事、表达内容明白晓畅,既充分发挥说唱音乐的吟诵行腔特点,又注重唱腔的音乐性,婉约多姿,稍带鼻腔共鸣,饶有韵味。三弦伴奏,亦显雅逸。
==杨调==
弹词世人 [[ 杨振雄 ]] (1920-1998,江苏苏州人)所创的唱腔流派。因杨振雄小名阿龙,故又称龙调。
杨振雄幼年随其父杨斌奎学艺,九岁登台,充当其父下手,说唱《[[描金凤]]》、《[[大红袍]]》二书,以唱俞调为主。二十岁后,改放单档,致力于编说根据洪升原著改编的长篇弹词《[[长生殿]]》。起初弹唱一般书调及夏(荷生)调。后来,根据书情要求,在夏调基础上,发展唱腔,缍终于在演唱《[[长生殿·埋玉]]》时,使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唱腔杨调,脱颖而出。
==陈调==
创始人 [[ 陈遇乾 ]] ,苏州人,清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弹词艺人。早年演唱苏州昆曲,后改习弹词,用嗓与昆曲相近。他以大嗓演唱为主,音色宽厚,苍劲,间或杂以小嗓,增加曲折、悲怆之感。一些有造诣的艺人在演唱〔陈调〕时都带有自己的风格。如 [[ 刘天韵 ]] 所唱的《[[林冲踏雪]]》便是脍炙人口的保留曲目。又如 [[ 杨振雄 ]] 唱的《[[武松打虎]]》也别具一格。现多作为书目中老年角色的唱调。
==姚调==
[[ 姚荫梅 ]] (1906-1997),江苏苏州人、其唱腔人称“姚调”。姚荫梅早年师从唐芝云、朱耀祥,弹唱《[[描金凤]]》、《[[大红炮]]》、《[[玉连环]]》等长篇弹词,后来又编说《[[啼笑因缘]]》。姚氏擅说表,尤长文丑,创造了独特的说书风格。以刻画人物,描摹世态细腻生动及语言诙谐为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单档说书的风格,形成了重在语调语意、语气的表达的朴质、自由的唱腔—一姚调。
姚调以普通的书调为基础,受了小阳调的一定影响,以本嗓为主、偶也交入用假嗓的小腔。其弹唱注重语言因素,吐字清楚,行腔自由,充分显示了弹调音乐的说书性,其唱词一般不受七字句格律的限制,接近白话,通俗易懂、因此其唱腔也灵活自如,力求对内容表达均贴切。
姚荫梅还擅唱白话开篇,早期的代表作有《[[跳舞厅]]》、《[[饭粥]]》等,均以描绘世态,缕析人情见长,又以诙谐噱到胜地。这些也都得利于他唱腔的自由.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苏州弹词</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2.baidu.com/it/u=1069355835,1189182594&fm=253&fmt=auto&app=138&f=JPEG?w=500&h=375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8B%8F%E5%B7%9E%E5%BC%B9%E8%AF%8D&step_word=&hs=0&pn=0&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476702585%2C398688032&os=3015986667%2C3002947347&simid=96804535%2C787251953&adpicid=0&lpn=0&ln=1299&fr=&fmq=1672716232689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cc362.ikafan.com%2Fstatic%2FL3Byb3h5L2h0dHAvaW1hZ2U3Mi4zNjBkb2MuY29tL0Rvd25sb2FkSW1nLzIwMTQvMDUvMjAyMS80MTc4Njg5Nl82LmpwZw%3D%3D.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vvnmd_z%26e3Bv54AzdH3Fv5gpjgpAzdH3FBrDVbQ2G8Y_z%26e3Bip4s&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yLDMsNCw2LDUsM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鉴赏评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d0513n2qvb0|480|270|qq}}
<center>江苏民歌大会-苏州弹词小九连环</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