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布尔什维克

增加 32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05年俄国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在当时由托洛茨基刚接手的圣彼得堡苏维埃中占少数,在莫斯科苏维埃中占多数。
1917年科尔尼洛夫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开始在 [[ 彼得格勒 ]] 苏维埃中占多数。同年6月至7月,托洛茨基加入布尔什维克后,率领区联派并入布尔什维克,壮大了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这一举动促成了十月革命的爆发。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共同领导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成立了苏维埃俄国。 [[ 十月革命 ]] 后,布尔什维克开始在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占多数。
1918年,改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5年,改称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22年年底到1923年初列宁所写的《 [[ 列宁遗嘱 ]] 》,声明了反对 [[ 斯大林 ]] ,支持 [[ 托洛茨基 ]] 的主张。 1924年,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去世。同年,左翼反对派(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派)正式活动,对抗“三驾马车”为首的官僚势力。1927年,左翼反对派(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派)的斗争在官僚势力的围堵下失败。
1928年,联共(布)十五大结束后,托洛茨基被斯大林流放至 [[ 哈萨克 ]] ,1929年将其驱逐出境。
1936年,大清洗开始,近乎九成的老布尔什维克被清洗,并造成近100余万人非正常死亡。1938年,托派主导的 [[ 第四国际 ]] 成立。
1952年,改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1991年8月 [[ 八一九事件 ]] 后,苏共解散,由各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共产党继承政治遗产。
== 参考来源 ==
135,7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