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安和镇

增加 7,918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安和乡'''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位于上犹县东北部,辖区面积67.8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约1.28万人(2018年),下辖6个行政…”

'''安和乡'''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位于上犹县东北部,辖区面积67.8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约1.28万人(2018年),下辖6个行政村(2019年)。

安和乡盛产木材和毛竹;农产品以稻谷为主;农副产品品种丰富,其中油茶产业为主导产业之一。

2018年,安和乡有工业企业4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家。<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安和珍妮] </ref>

==经济发展==

安和乡全乡耕地面积为5587亩,山林面积8万亩,盛产木材和毛竹;农产品以稻谷为主;农副产品品种丰富,其中油茶产业为主导产业之一,全乡现有油茶林2.6万亩,年产茶油190吨。乡政府驻地安和圩,距县城32公里。

==乡镇建设==

安和乡党委、政府从创建好班子着手,通过开展"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践诺"活动,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根据每位党员的特长、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找准适合的岗位,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范作用。滩下新农村建设社区党小组共有7名党员,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政策观念、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党员加入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农业生产搞得好、率先富起来的党员负责指导农民选择合适的产业项目,发展新产业;懂法律、办事公道、善于处理矛盾纠纷的党员负责全村治安调解工作。同时每位党员都有帮扶对象,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基础设施==

始终把改善全乡基础设施当作为民办实事好事的重要工作来抓。新建陶朱大洛坑公路、安和大众坑公路等村组公路,累计通车里程20多公里;投入200万元新建车田、大洛坑、富湾、黄坑、联合等公路桥,彻底结束了安和乡一河两岸无法通车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状况。营里陂水利工程得到彻底的维修,新建陶朱大洛坑水陂、等水利设施12处,完成了车田下水南、黄坑人形等19个新农村建设点的人畜饮水工程,新建陶朱村自来水工程1个,改造安和村饮水工程1个。新建安和学校综合楼、维修了4所村级小学,投资90万元新建安和卫生院综合楼并已投入使用。司法楼、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农村建设==

完成了黄坑人形等19个新农村建设点的建设,各建设点全面成型,多次被评为全县先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人口与计生工作稳步提升。人口计生工作真抓实干,稳步推进,计划生育"三项硬指标"严格落实。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人口出生率84‰,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水平。群众生育观念得到转变、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全乡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和谐平安建设形势好中有升。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执政理念,以"平安安和"为目标,着眼群防群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干部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综治格局。在全乡广泛开展"五百工程"、和谐平安社区、和谐平安家庭等创评,加强和谐平安示范点等样板建设,积极开展"五五"普法。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98%;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明显增强,杜绝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影响全局的矛盾纠纷发生,有效地维护了全乡的社会稳定。

民生工程实施不断加快。围绕解决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济、困有所帮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使全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乡农民新农合参合率达96%,发放低保金150万元;发放优抚对象及精简退职等人员补助15万元;妥善安置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共发放救济大米1.2万斤,发放临时救济金1.5万元,完成36户低保户危房改造工程,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各项惠农资金落实到位,发放涉农资金粮食直补191.5万元,办理家电下乡361户,补贴金额10.5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364户31.7万元。通过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4户107万元,争取上级的扶贫贴息424.6万元。完成深山区移民搬迁52户、221人。这些好事实事的办成,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奠定了改革发展基础,赢得了党心民心。全乡民政救助面和受益面进一步扩大,造林绿化"一大四小",武装、森林防火等其他工作也有较明显成绩。

==特色产业==

2007年8月安和乡聘请专家学者深入村组广泛开展油茶种植、生猪养殖及劳动技能等农民知识化培训班,培训人员达800多人次。安和乡以科技带动产业,助推全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发展。

安和乡结合当地农户的种植习惯与实际情况,制定了全乡种植油茶的发展规划,重点抓连片300亩的高效油茶开发工作,通过技术和资金扶持,广泛开展农民知识化培训工程,做好做实高效油茶等主产业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提高农民有关种植知识水平,树立"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2007年,安和乡已列入上犹县农业(油茶)开发重点项目乡(镇),安和桉树、车田大棚蔬菜、黄坑杂交稻制种、富湾果蔗等种植产业,车田村的生猪养殖产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

'''传统特色'''

汤皮是一种用米浆做成的糕,晒干后可储藏,特好吃。汤皮有两种,一种是汤皮丝,它一丝一丝,绕成一团;另一种是汤皮片,可用来沙炒和油炸,十分香脆。汤皮片一般会用表示喜气吉祥的洋红划上一些花边图案,还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三角形、长方形、菱形等。配上大蒜、辣椒、酱油、生姜、盐等作料做成的引(囱)子,十分好吃。<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特色产业] </ref>

==旅游资源==

阳孝本的故里,位于上犹县安和乡莲花井村,北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阳孝本就出生在这里。阳孝本的先人世居北平,自唐代起,始祖阳城出任道州(今属湖南郴州)刺史,子孙遂在道州安家。阳城回传至阳范,范公因避乱而迁居江西吉州,范公长子定居吉州,次子阳模继续南迁,于唐末大中五年(851年)来到上犹莲花井村开基。阳模被尊为五世祖,他是赣南阳氏的开山祖。阳氏家族传至北宋阳孝本时,已是第11世,阳氏家庭在赣南已有了第47代传人。阳氏家族的历史谱系完整、发展脉络清晰,具有极高的文史研究价值。

安和乡黄坑村邝屋祠堂建筑群是赣州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单位,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后多次修建,这是一处具有浓厚赣派建筑​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筑群。有大门、正殿、戏台20多间屋宇,并有天井、天池、回廊,还设有“五福”、“六顺”两门。 祠堂大门前有有六级用红砂石条砌成的扇形台阶。阶前有一块较宽的空坪,大门建筑三间,中间大门呈八字形,两边次间均为青砖砌就,原有石象一对、石鼓一双,极具气派。祠堂正殿系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构架,硬山顶,高、深、面阔都是20米,殿柱基石均为石鼓,猫拱背山墙,正殿门前砌青石台阶,气势恢宏、庄严雄伟。这是祠堂一个正厅里拍摄到的。这棵树名为紫荆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旅游资源]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29,5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