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發炎性腸病

增加 24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小腸檢查有很多種,常見的是鋇劑攝影,看看是否有狹窄、擴張的狀況。如果懷疑有病灶,可考慮做小腸內視鏡,例如氣囊輔助式小腸鏡,可以進入小腸觀察,若看到病灶可以直接做切片。若不想做小腸鏡,可以吞膠囊內視鏡,有助評估小腸病灶。
*假使膠囊內視鏡有發現問題,還是要做氣囊輔助式小腸鏡進去做切片,才有辦法確診。
  * 由內視鏡取得的切片,會交由病理科醫師檢查,看看是否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特徵、是否合併其他感染、是否有癌化的現象。    * 從診斷到後續的追蹤都會使用這些檢查工具,蔡騌圳醫師說,有時候也可以簡單的驗個糞便,從糞便去檢驗發炎指數,稱為「糞便鈣衛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 「發炎性腸道疾病其實不容易診斷,從開始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大概是兩年,最長我遇過有五年才診斷。」 * 蔡騌圳醫師說,「曾經有患者做過 9 次胃鏡、4 次大腸鏡,都沒有找到原因,後來因為腸穿孔,緊急開刀手術後確診是小腸克隆氏症。我們希望能夠讓確診的時間越短越好,目標希望在一年以內。 * 因為腸道持續發炎,會反覆結痂、結疤,累積久了就容易狹窄、穿孔,而需要接受手術。如果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可以減少併發症,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  * 善用生物製劑,幫助腸道黏膜癒合 -- 蔡騌圳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傳統治療包括 5-ASA 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若治療成效不如預期,便會使用生物製劑。  * 急性發作的時候,可能使用類固醇控制發炎,蔡騌圳醫師解釋,類固醇不會長期使用,我們希望能夠在短期內把類固醇停掉,避免月亮臉、水牛肩、水腫、容易感染等副作用。長期而言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幫助維持病況穩定。   * 若傳統藥物反應不佳,或是常常反覆發作的時候,便會使用生物製劑,蔡騌圳醫師說,目前生物製劑有好幾種,我們可以粗分成兩大類,有一類是抑制細胞激素,可於全身發揮作用,例如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或抗介白素 12/23 製劑;另一類為淋巴球遷徙阻斷劑,是腸道專一型,只針對腸道黏膜上的受體作用,可於腸道發揮抗發炎的作用。  * 「全身型生物製劑能夠同時改善腸道發炎與腸道外症狀,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只作用在腸道,全身性副作用較少,可以減少感染症,例如 B 型肝炎、結核病的復發,也比較少癌症的風險。」蔡騌圳醫師分析,「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的年紀、身體狀況、腸胃道症狀的嚴重度、是否有腸道外症狀,如關節炎、血栓、皮膚症狀等,來選擇合適的生物製劑。」   * 生物製劑除了可以改善症狀,也有助於達到腸道黏膜癒合,蔡騌圳醫師強調,千萬不能在症狀緩解後就擅自停藥,我們的治療目標是達到腸道黏膜癒合,以減少腸道狹窄、穿孔、瘻管等併發症,且減少需要手術的機會。  * 發炎性腸道疾病在台灣目前屬於重大傷病,病人大部分是年輕人或中壯年人,克隆氏症的發病年齡大概都在 15 至 20 歲左右,潰瘍性結腸炎大概都 40 至 60 歲左右,既影響生理,也會影響心理。但是只要好好控制、追蹤,生活也可以跟一般人一樣。  貼心小提醒 * 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正常作息、避免熬夜、規律運動、戒菸、戒酒。蔡騌圳醫師提醒,飲食方面要吃新鮮食材,盡量避免加工食品,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跟飲食、環境有關,過多添加物可能會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產生的機會!<ref name="PanSci 泛科學">{{cite web |url=https://pansci.asia/archives/345856 | title=淺談發炎性腸道疾病症狀及治療方針 | language=zh | date=2022-03-24 | publisher=PanSci 泛科學 | author=劉育志 醫師 | accessdate=2022-08-31}}</ref>
==參考來源==
{{Reflist}}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