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梦至成都怅然有作春风小陌锦城西

移除 3,841 位元組, 2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视频==
==作品欣赏==
 
近闻吾辈之中,有人论及,他在未来的文学史上将如何如何。
 
初闻之下,似有不吉,因为我有一种下意识,总觉得这文学史是管死人而不是管活人的。是活人管死人,死人作不了主的。活着的人想在文学史里为自己修一座陵墓,就像那些怕火葬的老头老太,生前为自己准备了寿衣寿材,结果还是被子孙们送进火葬埸去。
 
人们常说千秋功过要留于后世评说,这话听起来好像很谦虚,其实已经是气宇不凡了。后世之人居然还能抽出时间来评说你的功过,说明你的功与过都是十分伟大的了,要不然的话,谁还肯把那些就是金钱的时间花在你的身上呢?世界上做过一点事,写过一点儿文章的人多得很,如果都要留于后世评说的话,哪,死去的人就会把活着的人缠得也不能活。当你还活着的时候,写了那么一点儿小说之类的东西,人家出钱买来看看,你也得到了不少稿费,算是互惠互利,谁也不欠谁,谁也没有义务要把你供奉到文学史里,而且还要供奉到你所选定地位,这事情想起来实在有点滑稽。
 
文学史虽然有多种版本,要不停地改写,还要相互攻击。可是只要有文学史的存在,就会有一部分文学家被收罗进去,所以被收罗进去并非出于你的意愿,而是出于它的需要,你是想进也进不去,想逃也逃不脱。后世的评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不是主观的愿望,还活着的人奢谈文学史将对我如何如何,实在是说了也等于白说,过过瘾罢了。
 
我不了解死后进了文学史是何种滋味,总觉得那文学史是个无情的东西,它把你搓揉了一顿之后又把你无情地抛弃。一般地讲,文学史对去世不久的文学家都比较客气,说得好听地方也许比较多一点,这里面有许多政治的,现实的,感情的因素在里面。时间一长,许多非文学的因素消失了,那也就会说长道短,出言不逊了。时间再一长,连说长道短也慢慢地少了,这并不说明已经千秋论定,而是因为文学史太挤了,不得不请你让出一点地位。时间再长一些,你就没有了,需要进来的人多着呢!当然,有些人是永远挤不掉的,那也是寥寥无几。看起来,那些老是惦记着要进文学史的人,都不大可能是属于那寥寥无几中的一位。
 
其实,文学史是一门学问,是文学的派生,文学不是靠文学史而传播,而生存。有些在文学史中占有很大篇幅的人,却只有学者知道,读者却不甚了了。有些在文学史中不甚了了的人,他的作品却在读者中十分流行而且有很强的生命力。作家被人记住不是靠文学史,而是靠他的作品。有许多人只知道《西游记》,却不知道吴承恩,甚至有人只知道《红楼梦》,不知道曹雪芹。
 
我认为这对作家来说并不可悲,吴承恩和曹雪芹也不会因此而生气,他们是三生有幸,能做到人以文传。因为一个人如果读了《西游记》和《红楼梦》之后,就不免要追问作者是谁,这时候,吴承恩和曹雪芹就会活生生地站在读者的面前,用不着靠那文学史来向读者推荐。如果一个作家名噪一时,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知名的作家,却又不知道他到底有些什么知名的作品。完了,人一走茶就凉了,那文学史是帮不了忙的。
 
我倒是有点怀疑,这文学史是否也是一种桎梏,可以诱使人矫揉造作,想入非非,作家们又何必自作多情,自请入瓮呢,倒不如自由自在些,多写点好东西。<ref>[http://www.dushu369.com/shici/sanwen/lwfswj/ 读书369]</ref>
===<center> 梦至成都怅然有作春风小陌锦城西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盘点“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那些 雄奇奔放,沉郁悲凉的经典名句</center>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