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胡则

增加 4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图片=
[[File:胡则.jpg|无框|右]]
| 姓名 = 胡则
| 外文名 = Ze Hu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963}
| 出生地点 = 北宋 永康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039}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胡厕、胡公大帝
| 职业     =   北宋官员}} 
<big>胡则</big>''',
(公元963-1039年),初名厕,谥正惠,字子正,北宋永康人。少果敢有才气。宋端洪二年(公元989年)考取进士,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年官,继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先后知浔州、睦州、温州、福州、杭州、陈州,任尚书户部员外朗、礼部郎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职。力仁政,宽刑狱,减赋税,除弊端。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江淮大旱,饿死者众,胡则上疏求免江南各地身丁钱,诏许永免衢、婺两州身丁钱。两州之民感其德,多立祠祀之。今永康方岩有胡公祠。
 
==简介 ==
初名厕,谥正惠,字子正,浙江永康人,被百姓称为胡公大帝,宋太宗端拱二年登进士。及第时宋太宗御笔削去厂,赐名为则。在他浮沉宦海的四十七年中,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史节,选曹计省,历践要途,是北宋前期政坛一位中高级官吏。在他任官期间,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有政绩,尤其于明道元年,直言极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百姓感恩,遂于方岩山顶立庙以纪念他。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应百姓之请求,用“赫灵”两字作为胡公的庙额。从此,胡公被百姓敬若神灵,成了“有求必应”的活菩萨,并于每年家历八月十三日胡则生日那天,举办各种民俗风情活动,以祭拜胡公大帝
 
==历史事故 ==
相传相公母亲应氏怀孕不久,其夫承师大病一场,不幸身故。致使应氏孤苦零丁,家境贫寒,衣食不足。临产前欲沿途行乞,回娘家做产。一路风餐露宿,至八月十二曰中午,应氏途经仙人荟萃的仙都山时,顿觉腹中胎儿踢动,应氏坚持前行……实感体力不支,忽见前面村口有一座破庙,急忙进去稍事休息,不觉睡着。待到醒来,已是第二天清晨,应氏随即起身,挺着大肚,忍着饥渴,慢慢地翻过截脉岭,来到山脚边,这时已近中午,应氏精疲力竭,就坐在岩湖边歇脚。这一坐不要紧,不一会儿肚子疼痛难当,全力挣扎,生下一子。情急之下,只得自己用口咬断脐带,将小孩放入岩湖洗身,说来奇怪,整个岩湖的湖水一下子洗成了鲜红颜色,而且后来每年的八月十三曰这一天,岩湖中的水就变成红色呢。应氏把小孩洗净后,用所带的破包裹布将儿子包好,抱着儿子,躬缩在路边歇息。这时有一小孩骑着一只大水牛牧罢归去,路过此地,见应氏母子如此窘样,还见湖中一池红水,忙跳下牛背问明原委,后遂将应氏母子轻轻扶上牛背,带回家中。这个牧童的家就在离岩湖、过好溪不到两里地的靖岳村。牧童家中虽不富有,但全家仁慈,遂将应氏母子安顿在家中好生招待。不知不觉已到满月,牧童全家与应氏母子欢欢乐乐喝起“满月酒”。应氏千恩万谢,酒过三寻,应氏提出要回娘家。牧童父母知道她早已思母心切,留她不住,只得给她母子选择吉曰,备足干粮、衣物,依依不舍地送她们母子上路……。
1959年8月,毛泽东主席在开完庐山会议返京作中路过金华,曾对永康县县委书记说过这么一段话:“你们永康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是出名了。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一席话可见毛泽东主席对胡公的评价是很高的。
供奉在永康方岩、曾被伟人毛泽东赞誉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官”的北宋名臣胡则——胡公大帝(缙云民间称他为“胡相公”,下文都称“胡相公”)是缙云人,诞生的地点就在缙云县东方镇靖岳村的“胡诞地”呢!
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都,有一座巍峨屹立的大山叫马鞍山,在马鞍山北的好溪边上,有一座形状酷似乌龟的小山,故人们叫它龟山。这龟山的西北面,山体岩塔凹进,一洼半月形清水环绕,名为岩湖,也叫月湖(约在1990年前后,龟山西北角岩石被人炸塌,岩湖被填埋,实在可惜、可恨)。这龟山附近地面就是人们为了纪念胡相公出生在这里而尊起的地名——“胡诞地”,后来因为缙云方言的谐音讹传,才变为今天人们所叫的“胡塔地”。
无独有偶的是胡相公出生在“胡诞地”一说不仅流传于缙云,而且广泛流传于永康各地,并屡屡写进研究方岩及胡则的相关资料之中。例如永康民间妇孺背诵的《胡公经》,开篇就说:“南无佛说《胡公经》,胡公出生在缙云。胡公分身胡塔地,父母双双上天庭。”(摘自永康学者胡国均“胡公大帝信仰与方岩庙会”——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方岩签诗解说》)。
另外,1984年4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历史小从书·方岩胡则事迹》开篇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关于胡则的出生,永康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胡则不是胡师承的亲生子,而是他收养的义子。
那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一连下了几场大雪。有一天,一个乞丐模样的中年妇女背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肩挎布袋,手拄打狗棒,一颠一拐地在冰天雪地里走着。她们从缙云县的胡塔地外出行乞已经十来天了,前一天晚上,娘儿俩来到了方岩附近的胡库村,刚在村头的土地庙安下身,暴风雪就跟着袭来了。她把孩子紧紧捂在怀里,一夜没有合眼。捱到天亮,孩子又吵着要吃的,她只得咬咬牙支撑起困乏不堪的身子走出了庙门。
山西民间祭祀胡公记录:
 
==文献来源==
{{Reflist}}
[[category:中国历史人物]]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