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召乡

增加 2,69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中召乡 </big> '''
|-
| <center><img src=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77546851%2Fa6338eaaf3634d3402d0b4a5aa736435.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Nzc1NDY4NTEvYTYzMzhlYWFmMzYzNGQzNDAyZDBiNGE1YWE3MzY0MzUuanBn%2Fsign%2F9e7cfee7b05273cefd27a7456bff5756.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9962538&t=d6024ce092def1f7ce66dbc154335567 width="300"></center><small>[ https://www.meipian.cn/2lt4aghx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中召乡''',隶属于 [[ 河南省 ]] 安阳市内黄县,地处内黄县南部,东与 [[ 濮阳市 ]] 高新区 [[ 新习乡 ]] 接壤,南连滑县 [[ 四间房乡 ]] ,西邻 [[ 梁庄镇 ]] ,北接 [[ 后河镇 ]] [3] 区域面积58.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38291人。 [2] 宋、元隶瀆州(濮阳)。明永乐初,改为直隶大名府滑县仁寿乡。1949年9月,撤销高陵县,划为内黄县第四区。1957年9月,建立区级建制的中召乡。1958年8月,成立中召公社。1984年,恢复中召乡。 [3] 截至2020年6月,中召乡下辖28个行政村。 [4] 2018年,中召乡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 [[ 市36 市]]36 个。 <ref>[ https://www.meipian.cn/2lt4aghx 中召乡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圆满召开(附图)], </ref>
=位置境域=
中召乡地处内黄县南部,东与濮阳市高新区新习乡接壤,南连滑县[[四间房乡]],西邻[[梁庄镇]],北接[[后河镇]]。 区域面积58.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中召乡境内属黄河冲积地带,地势平坦,地形略为[[三角形]]状,南部宽广,北部狭窄。西南部稍高,东北部略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气候=
中召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春秋两季属过渡性季节。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冷暖多变风沙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干冷少雨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88.8小时。多年平均气温13.7℃,1月平均-1.3℃,7月平均气温27℃。年平均地面温度15.9℃。1月最低平均-1.6℃; 7月最高平均30.9℃。年平均降水量596.7毫米,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平均值180毫米;月降水最小是12月份,平均4.1毫米。平均初霜日期为10月28日,终霜日期为4月2日。
 
=水文=
2011年3月,内黄县实施“引黄入内东线工程”,途经中召乡境内的赵北沟,全长3800米,可补充地下水资源。
 
=自然灾害=
中召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1942年夏季出现旱灾,颗粒未收,被称为“四二年大灾荒”。
 
=自然资源=
2007年,经国家地质部门勘探,[[中召乡]]地下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东南至东北一带。
 
=人口=
2011年末,中召乡辖区总人口3.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00人,城镇化率10%。另有流动人口11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7200人,占52.1%;女性15800人,占47.9%; 14岁以下9000人,占27.3%; 15~64岁15000人,占45.4%;65岁以上9000人,占27.3%。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5‰。
2017年,中召乡常住人口19973人。
截至2018年末,中召乡户籍人口38291人。
==视频==
{{#ev:youku| XNTA2MDE5NjE2MA |640|center|<big> 中召乡第二小学视频 </big>|frame}}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8,5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