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394
次編輯
變更
西德
,無編輯摘要
== 历史 ==
毛厄原人 下颌骨化石的发掘表明至少600,000年前在德国即有古人类活动{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pnas.org/content/107/46/19726.full|title=Radiometric dating of the type-site for Homo heidelbergensis at Mauer, Germany|work=[[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date=2010-08-27|accessdate=2010-08-27|archivedate=2015-01-0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01005057/http://www.pnas.org/content/107/46/19726.full 。自[[舍宁根]]的煤矿中亦出土三支380,000年前的标枪,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狩猎武器{{refTag|1={{cite web|url=http://archive.archaeology.org/9705/newsbriefs/spears.html|title=World's Oldest Spears|work=archive.archaeology.org|publisher= |date=1997-05-03|accessdate=2010-08-27} 。在[[尼安德河谷]]发现史上第一枚非现代人类化石,这一物种被称为[[尼安德特人]] 。{le| 尼安德特-1|Neanderthal 1}} 化石具有近40,000年的历史。乌尔姆附近[[施瓦本汝拉山]]洞穴中亦有同一时期的现代人类生存迹象,包括42,000年前的鸟骨和猛玛象牙笛,为至今出土的最早乐器{{refTag|1={{cite =http://www.bbc.co.uk/news/science-environment-18196349|title=Earliest music instruments found|publisher=BBC|date=2012-05-25|accessdate=2012-05-25;40,000年前大冰期的[[史前狮子人雕像|狮子人]]为世界已知无争议的最古老雕塑品{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theartnewspaper.com/articles/Ice-Age-iLion-Mani-is-worlds-earliest-figurative-sculpture/2859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215162121/http://www.theartnewspaper.com/articles/Ice-Age-iLion-Mani-is-worlds-earliest-figurative-sculpture/28595|archivedate=2015-02-15|title=Ice Age Lion Man is world's earliest figurative sculpture|work=[[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date=2013-01-31|accessdate=2013-01-31};距今35,000年前的{le|霍勒费尔斯维纳斯|Venus of Hohle Fels}}则为无争议的最古老人类雕塑{refTag|1={{cite web|url=http://donsmaps.com/hohlefelsvenus.html|title=The Venus of Hohle Fels|work=donsmaps.com|publisher= |date=2009-05-14|accessdate=2009-05-14}}}} 。[[内布拉星象盘]]于[[萨克森-安哈尔特]]的[[内布拉]]附近出土,为一欧洲[[青铜时代]]铜制文物,被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名录{refTag|1={{cite news| url=http://www.unesco.org/new/en/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flagship-project-activities/memory-of-the-world/register/full-list-of-registered-heritage/registered-heritage-page-6/nebra-sky-disc/ | work=Unesco memory of the World | title=Nebra Sky Disc | date=2013 。
=== 日耳曼部落及法兰克王国 ===
[[日耳曼人|日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link-de| 北欧铜器时代|Nordische Bronzezeit}} (西元前17至前5世纪)或者最晚是{{link-en| 前罗马铁器时代|Pre-Roman Iron Age}} (西元前5~4世纪至西元前1世纪)。西元前1世纪,部落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德国北部逐渐向南、向东和向西扩散,与[[伊朗人]]、[[波罗的人]]、[[凯尔特人]]的[[高卢人|高卢部落]]以及[[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接触<ref group="书">{{harvnb|Claster|1982|p=35}}</ref> 。在[[奥古斯都]]的统治时代,[[罗马帝国]]军队开始入侵日耳曼地区,该地区约为[[莱茵河]]至[[乌拉尔山脉|-{zh-hans:乌拉尔山脉; zh-hant:乌拉山脉}-]]之间,西元9年时,{{link-de| 谢鲁斯克|Cherusker}} 部落主[[阿尔米尼乌斯]][[条顿堡森林战役|击败]]由[[瓦卢斯]]领导的三个[[罗马军团]],使奥古斯都放弃将罗马帝国边界扩张至易北河的意图<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p=8-9}}</ref> 。[[塔西佗]]于西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亚志]]时,日耳曼部落已在莱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佔据现今德国的大部分地区,而奥地利、[[巴伐利亚]]南部及[[莱茵兰]]西部则为罗马帝国所管辖<ref name="9-13" group="书">{harvnb|Fulbrook|1991|pp=9-13}</ref> 。
3世纪时出现许多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兰克人]]、{{link-de| 夏登人|Chatten}} 、[[撒克逊人]]、{{le| 弗里西人|Frisii}} 、{{le| 斯卡姆布里人|Sicambri}} 和{{link-de| 图灵吉人|Thüringer}} 等。日耳曼人约于西元260年进入罗马帝国控制地区<ref group="书">{{harvnb|Bowman|2005|p=442}}</ref> 。[[匈人]]于375年西移至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后,罗马帝国势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进一步向西南方迁移<ref group="书">{harvnb|丁建弘|2007|pp=14-16}}</ref> ,同时,今日德国境内出现较大的部落取代或吸收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区大片土地(即[[墨洛温王朝]]时所称的[[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利亚]]和[[阿基坦]]一带)为法兰克人所佔领,建立起[[法兰克王国]],并向东征服[[萨克森公国|萨克森]]和{le|巴伐利亚公国|Duchy of Bavaria|巴伐利亚}};今德国东部地区则由[[西斯拉夫民族]](包括[[索布人]]、{le| 维莱蒂人|Veleti}} 和{le| 奥伯德里特人|Obotrites}} )定居< name="9-13" group="书"/> 。
=== 东法兰克王国与神圣罗马帝国 ===
[[查理大帝]]{{NoteTag|按德语Karl der Große,亦可称卡尔大帝<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15}</ref>}} 于800年圣诞节于罗马接受教宗[[教宗良三世|利奥三世]]加冕,并建立[[卡洛林帝国]],后于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分裂<ref name="f11" group="书">{harvnb|Fulbrook|1991|p=11}}</ref> ,分裂后出现的[[东法兰克王国]]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雏型<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19}</ref> ,领土西至莱茵河,东至[[易北河]],北至[[北海 (大西洋)|北海]],南至[[阿尔卑斯山]]<ref name="f11" group="书"/> 。
在[[奥托王朝]](919年-1024年{NoteTag| 又称萨克森王朝<ref name="周20"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20}</ref>} )统治期间,由各公国推举间推举共主,王位虽非世袭,但仍多为父死子继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族<name="周20" group="书"/> 。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一世]]于962年经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列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refTag|1=陆世澄,《神圣罗马帝国》,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资料库-外国历史}} 。在[[法兰克尼亚王朝|萨利安王朝]](1024年-1125年< name="周20" group="书"/>)统治期间,义大利北部及勃根第併入神圣罗马帝国,但由于[[叙任权斗争]],皇帝权力遭到削弱<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22}</ref> 。
12世纪[[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统治期间,德意志诸侯的影响力向南方和东方扩张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区;他们鼓励德意志人向这些区域移居,称[[东向移民运动]]。多数由北部德意志城镇组成的[[汉萨同盟]]由于贸易的扩张而繁荣<ref group="书">{{harvnb|Fulbrook|1991|pp=13-24}}</ref> 。南部的大拉芬斯堡贸易组织(Große Ravensburger Handelsgesellschaft)起到类似的作用。1356年[[查理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查理四世]]颁布[[1356年金玺诏书|金玺诏书]],确立帝国的基础政治结构,规定七个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或大主教为[[选帝侯]]<ref group="书">{{harvnb|Fulbrook|1991|p=27}</ref> ,通过多数制选举皇帝<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30}</ref> 。
14世纪上半叶德意志地区人口大幅减少。1315年发生{le|1315-1317年大饥荒|Great Famine of 1315–17|大饥荒}},[[黑死病]]则于1348年至1350年流行{{refTag|1={{cite book |url =http://www.vlib.us/medieval/lectures/black_death.html |title =The Great Famine (1315–1317) and the Black Death (1346–1351) |first =Lynn Harry |last =Nelson |publisher =University of Kansas |accessdate =2011-03-19 。即便如此,德意志的艺术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仍在这一时期发展一系列的技术,与同一时期在意大利诸城邦使用的科技类似。德意志诸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培养{le|老汉斯·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Elder}}、其子[[小汉斯·霍尔拜因]]以及[[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约翰内斯·古腾堡]]将[[活字印刷术]]引入欧洲,为日后知识的大众化创造条件{{refTag|1=Eisenstein, Elizabeth. (1980). ''The printing press as an agent of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3–43. 。
1517年,[[路德城维滕贝格|维滕贝格]]教士[[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挑战罗马公教教会并引发[[宗教改革]]<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57}}</ref>{refTag|1=孔祥民,《宗教改革》,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资料库-外国历史} 。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宣告路德宗为可接受的天主教替代信仰,但还规定诸侯的信仰应为其子民的信仰,这一原则称“教随国定”(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和约未涉及其他信仰,由此[[加尔文主义|归正宗]]仍为异端,而其原则亦未涉及神权领袖改信的状况(如1583年[[科隆选侯国]]的情形)。自{le|科隆战争|Cologne War}}至[[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一系列宗教战事对德意志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ref group="书">{{harvnb|Philpott|2000|pp=206-245}}</ref> ,其中后者导致诸邦国总人口减少近百分之三十,而在一些地区人口减少高达百分之八十<ref group="书">{harvnb|Macfarlane|1997|p=51}</ref>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终结德意志诸国的宗教战事<ref group="书">{harvnb|Philpott|2000|pp=206-245}}</ref> 。1648年后,德意志诸侯可选择罗马天主教、路德宗及归正宗为其国教{{refTag|1=For a general discuss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Reformation on the Holy Roman Empire, see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The Re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9, chapters 6–9 (pp. 123–248)} 。
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由近1,800个领地所组成<ref group="书">{harvnb|Gagliardo|1980|=12-13}}</ref> 。由{{le| 帝国改革|Imperial Reform}} (1450–1555年)推动的法律体系建立[[帝国政治体]],并在其神权、世俗及世袭邦国中确定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权,由[[帝国议会 (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议会]]代表。[[哈布斯堡王朝]]自1438年起保有帝国皇权。1740年[[查理六世 (神圣罗马帝国)|查理六世]]过世;其生前无子嗣,由此说服各选帝侯接受《{le|1713年国事遗诏|Pragmatic Sanction of 1713|国事遗诏}}》以确保王朝统治。这一问题通过[[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最终得到解决:《[[第二亚琛和约|亚琛和约]]》规定[[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弗朗茨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丈夫]]将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位,而特蕾西亚将以皇后之名统治帝国。自1740年起,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国]]同[[普鲁士王国]]的二元之争主导德意志地区的局势。[[法国大革命战争]]及[[德国教会的世俗化运动|帝国议会最终会议]]之后,多数世俗的[[帝国自由城市]]均为各王朝吞并,而神权领土则被世俗化并吞并。1806年帝国终结,多数德意志邦国(尤其是[[莱茵邦联|莱茵河畔诸国]])为法国所统治。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俄罗斯、普鲁士及哈布斯堡对德意志地区的霸权展开争夺;战争于1815年终结<ref group="书">
=== 德意志邦联及德意志帝国 ===
[[拿破仑一世]]战争失败后,欧洲各国于1814召开[[维也纳会议]],并建立由39个主权邦{{NoteTag| , 包括1个帝国-奥地利,5个王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汉诺威和巴登-符腾堡,4个自由市-不来梅、汉堡、吕贝克及法兰克福,1个选侯国(Electorate)-黑森,7个大公国(Grand Duchy),10个公国(Duchy),10个侯国(Principality)及1个伯爵领(Landgraviate)。<ref group="书">{{harvnb|丁建弘|2007|p=167}}</ref>}} 组成的鬆散联盟-[[德意志邦联]]。对[[欧洲协调]]政治的不满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义]]运动,但随后遭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梅特涅]]所镇压。于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则促成日耳曼邦国的经济整合{{refTag|1={{cite journal |last=Henderson |first=W. O. |title=The Zollverein |journal=History |date=January 1934 |volume=19 |issue=73 |pages=1–19 |doi=10.1111/j.1468-229X.1934.tb01791.x 。受[[法国大革命]]影响,[[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逐渐受德意志人支持,尤其是年轻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建立一个具备中央集权政府的民族国家<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133}}</ref> 。受[[1848年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和[[法国二月革命|法国建立共和国]]影响,德意志知识份子和平民也发动[[德意志1848年革命|革命]],[[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国民议会]]决议由普鲁士王[[肺特烈·威廉四世]]担任德意志帝国皇帝,但威廉四世认为其权力将受限而拒绝,使革命运动暂时遭遇挫败{refTag|name=state}} 。
威廉四世的继任者——[[威廉一世 (德国)|威廉一世]],与以自由派为主的议会渐生衝突,就军事预算有相当歧异,于1862年任命[[奥托·冯·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主导普鲁士改革及建军政策<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137}}</ref> 。普鲁士于1864年[[普丹战争]]及1866年[[普奥战争]]获得胜利后,并成立[[北德意志邦联]],排除过去曾主导日耳曼地区事务的奥地利势力{{NoteTag|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代表倾向「小德意志」路线,及排除奥地利参与,系基于种族、经济及宗教上考量,种族上,普鲁士以德意志人为主体,而奥匈帝国境内则有不少马札尔人、斯拉夫人经济上,普鲁士领土于维也纳会议后取得莱茵地区部分土地,与日耳曼诸邦较为接近,普鲁士与北德地区邦国成立关税同盟,奥地利即被排除在外;宗教上,北德地区以新教为主,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信仰罗马公教<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p=124-125}</ref>} 。俾斯麦欲将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及达姆施塔特等地併入北德意志邦联,与法国衝突渐增<ref group="书">{harvnb|丁建弘|2007|p=219}}</ref> ,遂于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于普法战争失利后,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统合奥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国家,即採「[[小德意志]]」路线。普鲁士约佔帝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导帝国事务,德意志帝国由[[霍亨索伦王朝]]统治,首都设于柏林{refTag|name=state}} 。
在[[德意志统一]]之后,作为威廉一世治下[[德国总理]]的俾斯麦在外交上试图巩固德国的大国地位,与外国结盟,孤立法国,避免战争<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146}}</ref> 。但在[[威廉二世 (德国)|威廉二世]]治下,德国同其他欧洲列强一样逐渐朝[[新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方向发展,同周边国家时常发生冲突。先前的同盟关系多数终止,由此德国同[[奥匈帝国]][[德奥同盟|结盟]],保证了一定程度的中立并获得军事支持。1882年的[[三国同盟]]将意大利揽入,这也反映德、奥、意三国对法国和俄国势力的担忧。同时,英国、法国和俄国亦各自结盟,以防止奥地利对巴尔干半岛(俄罗斯利益)及德国对法国进行干预<ref group="书">{{harvnb|Fulbrook|1991|pp=135、149}}</ref> 。
1884年的[[柏林西非会议|柏林会议]]中,德国对[[德属东非|东非]]、[[德属西南非洲|西南非]]、[[多哥兰|多哥]]和[[喀麦隆]]等殖民地提出宣称<ref group="书">{harvnb|John|2005|p=202}}</ref> 。此后德国进一步扩张,将[[德属新几内亚|新几内亚]]、[[德属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和[[德属萨摩亚|萨摩亚]]纳入其殖民地范围。德国殖民政府在西南非(今[[纳米比亚]])对当地的赫雷罗人和纳马人展开{{le|赫雷罗和纳马种族灭绝|Herero and Namaqua genocide|灭绝行动}} ,以对其反抗运动进行报复,日后被称为“二十世纪首次种族灭绝“。近100,000人(80%的{{le| 赫雷罗人|Herero people}} 和50%的{{le| 纳马人|Nama people}} )死于集中营内,多数死于疾病、虐待、积劳、脱水和饥荒{{refTag|1=Olusoga, David and Erichsen, Casper W (2010). The Kaiser's Holocaust. Germany's Forgotten Genocide and the Colonial Roots of Nazism. Faber and Faber. ISBN 978-0-571-23141-6}}{{refTag|1={{cite web |url=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5/apr/18/pope-francis-armenian-genocide-first-20th-century-namibia |title=Dear Pope Francis, Namibia was the 20th century's first genocide |last=Olusoga |first=David |date=2015-04-18 |website=The Guardian |publisher=The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Limited |accessdate=2016-06-11 。
1914年6月28日,[[弗朗茨·斐迪南|奥匈帝国王储]]被[[萨拉热窝事件|刺杀]],奥地利借此对塞尔维亚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四年的战事中,德国损失严重,超过200万名军人死亡{refTag|1={{cite news |url = http://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germany/aged-107-last-german-world-war-i-veteran-believed-to-have-died-a-530319.html |title = Last German World War I Veteran Believed to Have Died |work =Spiegel Online |date =2008-01-22 |first =David |last =Crossland |accessdate=2011-03-25}}}} 。1918年11月11日[[康边停战协定|停战协定]]签署,德军士兵返回国内。同年11月[[德国十一月革命|德国革命]]爆发,威廉二世及各邦国统治者被迫逊位。新政府于1919年签署《[[凡尔赛条约]]》。作为[[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成员,德国接受其为[[协约国]]所败。德国民众认为条约不公且使德国蒙羞,史学家日后称这一态度最终导致[[阿道夫·希特勒]]的掘起<ref group="书">{harvnb|Lee|2003|p=131}}</ref> 。
=== 威玛共和国及纳粹德国 ===
1918年11月德国革命初期,德国宣布改行共和制。1919年8月11日,[[德国联邦总统|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签署《[[魏玛宪法]]》<ref group="书">{harvnb|Fulbrook|1991|pp=156-160}}</ref>。在此后的权力斗争中,左翼激进共产主义者在[[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巴伐利亚夺权]],而德国其他地区的保守派则试图通过[[卡普政变]]推翻共和国。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家防卫军]]、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和皇权主义者的支持。此后的德国经历工业中心的血腥街道战,比利时和法国军队[[占领鲁尔区|对鲁尔区的占领]],[[魏玛共和国恶性通货膨胀|1922年至23年的恶性通货膨胀]],[[道威斯计划|债务重组计划]]及1924年[[地产抵押马克|新货币的引入]]。此后[[黄金二十年代]]到来,德国进入一段文化及艺术生活的自由繁荣期。即便如此,对《凡尔赛条约》的恨意仍旧存在,[[刀刺在背传说]]广泛流传,为此后二十年的反犹潮提供基础{refTag|1=[[威廉·劳伦斯·夏伊勒|Shirer, William L.]], ''{{tsl|en|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Simon and Schuster (1960) p.31.} 。经济仍然持续动荡,史学家仅称1924年至1929年间为“局部稳定期”。1929年全球范围的[[大萧条]]对德国造成冲击。{{le|1930年德国联邦选举|German federal election, 1930|1930年联邦选举}}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授权[[海因里希·布吕宁]]领导的政府不经议会批淮采取举措。布吕宁政府采取财政紧缩和通货紧缩政策,导致大幅度的失业;1932年失业率高达30%。
[[1932年7月德国联邦选举|1932年特别联邦选举]]中[[纳粹党]]获胜。在一系列失败内阁后,1933年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ref group="书">{harvnb|Fulbrook|1991|pp=155–158、172–177}}</ref> 。[[国会纵火案]]后,一项[[国会纵火法令|法令]]取消民众的基本权利,在数周之内首个[[纳粹集中营]]于[[达豪集中营|达豪]]开始运作{refTag|1=Richard Evans, ''The Coming of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Penguin, 2003, ISBN 978-0-14-303469-8 p. 344}}{{refTag|name="MNN"|1={cite journal|title=Ein Konzentrationslager für politische Gefangene In der Nähe von Dachau |url=http://www.holocaust-history.org/dachau-gas-chambers/photo.cgi?02 |journal=Münchner Neueste Nachrichten ("The Munich Latest News") |date=1933-03-21 |publisher=The Holocaust History Project |language=de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28163626/http://www.holocaust-history.org/dachau-gas-chambers/photo.cgi?02 |archivedate=2013-12-28 }}}} 。《[[德国1933年授权法|1933年授权法]]》授予希特勒无限立法权,由此其政府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极权主义]]国家,通过全民投票{{le|1933年德国全民投票|German referendum, 1933| 退出国际联盟}} ,并开始重新武装化{{refTag|1={{cite web |url= http://www.dhm.de/lemo/html/nazi/wirtschaft/index.html |title=Industrie und Wirtschaft |accessdate=2011-03-25 |publisher=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language=de} 。
通过赤字财政政策,由政府支持的经济复兴计划开始实施,主要着重于公共工程领域。1934年的公共工程项目中,170万德国民众投入工作,由此获得收入和社会福利{refTag|1=McNab, p. 54}} 。最为著名的工程项目为[[德国高速公路|全国高速公路]](Reichsautobahn){refTag|1=Evans, Richard J. (2005).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New York: Penguin. ISBN 978-0-14-303790-3 pp. 322–326, 329}} 。其他重要建设项目包括[[水力发电]]项目{le|鲁尔大坝|Rur Dam}}、供水项目如{{le|茨列巴赫大坝|Zillierbach Dam}}及交通枢纽如{le|茨维考火车站|Zwickau Hauptbahnhof{refTag|1=Hugo Ehrt, ''Neuer Harzbote.'' Heft 13, Fremdenverkehrsverein Bodfeld/Harz, Elbingerode (Harz),2003, p.565. Schütz and Gruber, Mythos Reichsautobahn: Bau und Inszenierung der "Straßen des Führers" 1933–1941, Berlin: Links, 1996, ISBN 9783861531173, pp. 16–17}}。此后五年内,失业率大幅度下跌,时均和周均薪酬上升{{refTag|1=McNab, p. 56}}。
1935年,当局宣布不再履行《凡尔赛条约》,并颁布[[纽伦堡法案]],针对犹太人及其他少数族群。德国亦于1935年收回[[萨尔 (国际联盟)|萨尔]]<ref group="书">{harvnb|Fulbrook|1991|pp=188–189}}</ref>,于1938年[[德奥合并|吞并奥地利]],并于1939年初[[苏台德区问题|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东德为一[[东方集团]]国家,苏联通过其军力和[[华沙条约组织]]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其进行控制。虽然其名义上为民主国家,政治权力仅由[[德国统一社会党]]高官(政治局成员)行使,并由控制社会诸多领域的秘密机构[[斯塔西]]支持{refTag|name=spiegel_20080311|1={{cite web|url = http://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germany/east-german-spies-new-study-finds-more-stasi-spooks-a-540771.html|title = New Study Finds More Stasi Spooks|author = maw/dpa|date = 2008-03-11|work = Spiegel Online – english site (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publisher = [[明镜|Der Spiegel]]|accessdate = 2011-10-30|quote = 189,000 people were informers for the Stasi – the former Communist secret police – when East Germany collapsed in 1989 – 15,000 more than previous studies had suggested. [...] about one in 20 members of the former East German Communist party, the SED, was a secret police informant.。民主德国采行苏联式[[计划经济|统治经济]],后成为[[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refTag|name=loc-cs|1="Germany (East)",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y, [http://memory.loc.gov/frd/cs/germany_east/gx_appnb.html Appendix B: The Council for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虽然东德官方对其社会政策进行大规模宣传,并鼓吹西德入侵威胁,诸多东德公民仍然向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经济繁荣{refTag|name="NYT_19890822"|1={{cite news|url = http://www.nytimes.com/1989/08/22/world/westward-tide-of-east-germans-is-a-popular-no-confidence-vote.html?pagewanted=all&src=pm | title = Westward Tide of East Germans Is a Popular No-Confidence Vote|first = Ferdinand|last = Protzman |date = 1989-08-22|work = The New York Times | accessdate =2011-10-30。1961年建成的[[柏林墙]]旨在阻止东德人逃亡西德,成为[[冷战]]的象征之一{{refTag|name=state}}。在此[[罗纳德·里根]]于1987年6月12日发表《[[推倒这堵墙!]]》演说,与[[约翰·肯尼迪]]于1963年6月26日的《[[我是柏林人]]》演讲相应合。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成为[[东欧剧变|共产主义垮台]]、[[两德统一]]和[[东德转型与和平革命|东德转型]]的象征{refTag|1={{cite news |url=http://www.cnn.com/SPECIALS/views/y/1999/11/burns.wall.nov8|title=What the Berlin Wall still stands for|date=1999-11-08 |accessdate=2008-02-18|work=CNN Interactive
东、西德间的紧张关系在[[德国总理|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于1970年代初期通过[[东方政策]]稍获缓解<ref group="书">{harvnb|周惠民|2009|pp=205-206}}</ref>。1989年夏,匈牙利放弃[[铁幕]]并开放边界,数千名东德国民经匈牙利进入西德,此举也对东德造成衝击,大型抗议活动获得更多支持。东德当局放松边境限制,使东德居民能自由至西德旅游,以维持东德的国家地位,而实际上加速转向改革的进程。一年后于1990年9月12日,四个占领国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放弃其在投降书中获得的权力,德国重获完整主权。由此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德国新联邦州|前东德五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重新建立并加入德国{refTag|name=state}。{{clear}}
=== 两德统一与欧盟 ===
Reichstag building Berlin view from west before sunset.|[[两德统一]]于1990年10月3日实现{{refTag|name="Einigungsvertrag"|1=[http://bundesrecht.juris.de/einigvtr/BJNR208890990.html Vertrag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 (Einigungsvertrag)] Unification Treaty signed by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in Berlin on 31 August 1990 (official text, in German).}。自1999年起,柏林[[德国国会大厦|国会大厦]]为[[德国联邦议院]]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