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暗示

增加 5,027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暗示'''不明说,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不明白地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示意的举动或制造某种气氛、景象使…”
'''暗示'''不明说,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不明白地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示意的举动或制造某种气氛、景象使人领会。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天主教,有教主,时来时去,来时於街巷遍贴劝善文,即属暗示。”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二:“ 乐华 对于 王先生 所说的‘方块字’三个字,很感到趣味,他不但记起了幼时母亲写给他的红色的小纸片,还得到种种文字上的丰富的暗示。”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又如灯光、音乐也可暗示情感,给与表演上很大的帮助。”<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948061729629030&wfr=spider&for=pc 男人的3种转变,是他不再爱你的“暗示”]爱弹吉他的小伟</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julinghu.com%2Fwp-content%2Fuploads%2F2021%2F04%2Fv2-c15c884b5be9aab23f04f77aaa46b071_720w.jpg&refer=http%3A%2F%2Fwww.julinghu.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6216052&t=5cc727cd8c503c6f7ae0b6a35766cfaf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暗示和模仿 ==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把模仿、暗示和同情看作群众心理的三大原质。F.海德认为,当一个人的观念使他人接受时为暗示;当一个人的情绪使他人感受时为同情;当一个人的行动使他人也要如此做时则为模仿。实际上,无论是思想、感情或行动都可以产生暗示和模仿。
两者的区别在于:①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然通常是以含蓄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有意识的;而在模仿过程中,模仿者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但被模仿者一般都是无意识的、非控制性的。②模仿者的仿效行为一般都与被模仿者的行为相同或相似,而受暗示者则不一定作出与暗示者类似的行为。
== 概念 ==
暗示(suggestion)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暗示一般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4种。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
暗示者可以是个人、群体(外来暗示),也可以和受暗示者同为一人(自我暗示)。可采用言语,也可通过手势、表情、动作以及环境进行。在情况不明时,在困难、混乱的境况中,人们容易受暗示。
== 心理学解释 ==
暗示(suggestion)用间接的方法诱使人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见的心理过程。其特点在于暗示实施者不需说理论证,只是动机的直接“移植”;暗示接受者则不进行分析批判,只是盲从、附会地接受。对暗示机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V. M. 别赫捷列夫认为暗示是每个人固有的现象,属于人类心理方面的正常特性。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无意识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或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暗示可以借助言语的形式,可以由人或情景施授,也可以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
== 影响因素 ==
影响暗示的因素有:
1、暗示者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知识]]、地位、威信等)、
2、受暗示者的特征(如年龄、[[知识经验]]、性格等)
3、当时的客观环境
== 特点 ==
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在这方面,暗示与劝说是相同的。但暗示不是靠逻辑推理和理论论证,而主要是靠提示,在这方面,它与劝说又有区别。暗示与指示、命令也不相同,它不具有压力成分,不要求别人非接受不可。因此,所暗示的一般多是比较简明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于复杂的理论思想或事物,只靠暗示是不行的,需要应用教育、说服等手段。至于一些非要别人按一定方式进行的活动,则需要有指示和命令。暗示与模仿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 分类 ==
暗示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1、直接暗示:即有意识地向特定对象发出刺激;

2、间接暗示:往往指无意地用自己的行为、语言或文字符号向不特定的对象发出刺激;

3、反暗示:外界信息和刺激引起性质相反的反应;

4、自我暗示:刺激信号来自被暗示者本人。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4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