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谢维和

增加 1,10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谢维和]] ,男, <ref>[https://baike.so.com/doc/5686400-5899088.html 个人简历网 ] </ref> 汉族,1954年5月生,江西上饶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教育社会学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教育研究所所长, [[ 首都师范大学 ]] 党委书记、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2014年5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2018年1月21日,获评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目录
1人物履历
2担任职务
3任免信息
4主要成果
5获得荣誉
6定位规律
== 人物履历 ==
[[File:Xiewei.jpg|缩略图|左|[http://pic.66wz.com/0/01/23/48/1234870_511333.jpg 原圖鏈結][http://finance.66wz.com/system/2011/04/23/102512350.shtml 来自温州图片]]]
1968年10月--1971年2月,江西武平县石门公社插队,
1972年10月--1978年9月,江西化纤厂工人。
1978年9月--1982年7月, [[ 厦门大学哲学系 ]] 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年9月--1985年7月,在厦门大学哲学系和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85年7月--1986年1月, [[ 江西大学法律系 ]] 任教。
1986年1月--1988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9年1月--1992年2月,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 和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工作,任副系主任和研究所负责人。
1992年3月--2002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历任校长助理、副校长。
2002年4月--2004年3月,首都师范大学工作,任党委书记。
2004年3月--2015年9月, [[ 清华大学 ]] 工作,历任校长助理兼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党委常委 <ref>[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1/20110225232009093412293/20110225232009093412293_.html 清华大学行政领导班子换届 党委领导班子调整 ],清华大学 . 2015-03-13</ref>
== 担任职务 ==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社会兼职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与就业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远程教育协作组副组长、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高等教育学科评审组组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OECD《教育政策分析》译丛主编、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ref>[http://www.ce30.cn/?c=show&m=view&id=94 谢维和],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2015-03-13</ref>。
=== 任免信息 ===2015年9月,谢维和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常委职务;谢维和不再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 <ref>[http://news.163.com/15/0915/11/B3I4BHLQ00014JB6.html?baike 施一公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曾任校长助理 ],网易新闻 . 2015-09-15</ref> 。 === 主要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等。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教育部、北京市,以及世界银行等各种研究项目10余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9本,翻译学术著作若干本,以及研究报告若干篇。多次参与教育部组织的重要政策法规的研讨和制定、参与专业、学科的调整与规划工作 <ref>[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4/20141210171516705499662/20141210171516705499662_.html 谢维和做客"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畅谈中国教育改革之路], 清华大学 . 2015-03-13</ref> == 视频 ==清华教授谢维和,不断跳槽的人很难成为尖端人才{{#iDisplay:b06076yp2ij|480|360|qq}}===折叠 译作 ===
[[《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荷)范坡伊森(Van Peurson,C.A.)著;刘东,谢维和译
《教育政策分析.2001》,教育科学出版社,谢维和等译,2003年12月
=== 折叠 著作 ===
[[《当代青年社会学》]],谢维和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2006.(5)。
[[《构建教育经费新的制度平台--兼谈高等学校本科招生并轨改革的启示》]],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2006/1。[4] 
[[《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07月
《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视频 ==清华教授谢维和:越聪明的人欲望越大?心无法放在当下{{#iDisplay:p0832wnuj0f|480|360|qq}}=== 折叠 论文 ===
《变形的教育符号--从"三好学生"的讨论说起,《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 第3期
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两难,《农村工作通讯》2003年 第11期
中国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分析,《 [[ 中国大学生就业 ]] 》2003年 第10期
综合课程建设与伯恩斯坦的编码理论,《教育研究》2003年 第8期
战略性大学与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定位,《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2003年 第3期
论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三重目标,《 [[ 中国高等教育 ]] 》2003年 第8期
深化改革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教育与职业》2003年 第9期
论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 第2期
教育要先导 研究应先行,《 [[ 教育研究 ]] 》2003年 第1期
优质教育资源的涵义,《 [[ 教师之友 ]] 》2002年 第12期
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研究》2002年 第7期
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一点体会,《中国高等教育》1998/11
城镇中青年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 [[ 青年研究 ]] 》1998/02
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教育研究》1998/11
关于中国青年价值观的描述,《中国青年研究》1996/03
德育:从人本身出发,《 [[ 江西教育科研 ]] 》1996/05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科学研究》1996/01
论教育与社会的资源交换,《教育研究》1994/12
论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地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1994/06== 视频 ==清华教授谢维和:当下大学生遇到的最大麻烦是什么?{{#iDisplay:h08345uu08z|480|360|qq}}
=== 获得荣誉 ===
2018年1月21日,获评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ref>[https://new.qq.com/omn/20180122C013I900 清华评出首批文科资深教授18人 ],腾讯 . 2018-1-22</ref>。
2007-5-3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于毅撰稿)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是集学术研究,政策参与和政策实践于一身的教授。5月1日下午2:30,他来到研究生活动中心,以自己在北师大、首师大和清华大学的管理经历从三个方面,即一流大学的办学方向、大学的定位以及大学的发展规律一一讲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如大学管理、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的质量等重要问题做了务实地解答。我院 [[ 沈红 ]] 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视频 ==经典课堂 | 谢维和:大学之道拾遗{{#iDisplay:w0025lum552 |480|360|qq}}
=== 办学方向 ===
教育不仅仅是政治、意识形态问题,而且是学术问题。谢教授说:"人变好还是变坏是一个方向性问题,教育如何使人转变不好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从三个主要方面谈办一流大学的方向问题。
折叠 公共性
首先,大学的政治方向和公共性。谢教授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培养人才要受国家计划调控,国家和大学的培养人才目标具有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有自己的独立性,有其独立利益,如何协调大学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履行公共职能,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折叠 公共职能过分强调公共意识和责任感对学生个人发展需要是否有意义呢?他谈到自己曾陪同中国教育代表团参观 [[ 剑桥大学 ]] ,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个学院正在举行毕业典礼,颁发学位的老师这样告诉学生:"今天我授予你学位,不是因为你出色的学业成绩,而是人格。"谢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到底什么样的教育对学生最有用?我想学生选择岗位和需求能和国家的需要具有一致性时,他将来的发展才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
折叠 服务方向
其次,大学的服务方向。大学如何具体实施才能降公共性和服务性具体落实到点上去。这牵扯到两个矛盾,一是任何大学都追求两种取向,即追求科研的矛盾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矛盾;另一个是全球性和地方性矛盾,即全球化思维和立足于服务地方的矛盾。
再次,大学的学科方向。他谈到高等教育曾刮起过一阵风,即宽口径招生。然而,学校如何保持学科和专业特色,怎样选择学科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要保持清醒的态度。
折叠 核心竞争力在现代社会,单科性大学仍有较强的优势。他笑着说:"过去我们总说'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在我们应该改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 [[ 华中科技大学 ]] 就从重点发展工科优势,形成战略性重点学科,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样的学科发展为我们在选择学科发展时换了一种思路。"== 视频 ==人文清华十三 谢维和:大学之道拾遗 现场版 {{#iDisplay:i0710c0wq6x |480|360|qq}}
=== 发展规律 ===
大学的定位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谢维和教授指出大学应该有三个定位:
首先,大学的基本定位,即要在地方事务经济文化发展规划中定位自己。
他谈到 [[ 首师大 ]] 曾由于历史原因教育学科发展不足,学校作出立足地方发展作出决策,将教育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发展。其次,大学在同类院校中要选择定位。再次,大学在各种职能中要有明确定位。在大学的众多职能中,人才培养作为要作为其最基本职能。此外,大学中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大学内部资源的配置方式。
谢教授特别指出,这三个定位要结合起来不能有所偏颇。在三个定位中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空间上的规定性,这一点作为学位定位落实下来很重要;二是对象,大学管理者要明确落实定位对象,新兴工业的发展,如能源、材料等,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产品服务,如学科和专业提供什么样的课程需要慎重考虑。
大学有其自身的内部和外部发展规律。大学发展要遵循规模、质量、效益,结构四者的协调发展,这一点要作为大学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思路。
折叠 规模
一个学校到底需要多大的规模?这涉及到规模问题。质量问题是核心,大学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满足和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问题,他说:"一个学校的发展,某个学科专业的落后不要紧,但要防止出现结构性学科专业失调。效益问题,如人才培养的效益等等。
折叠 合理回报
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我院一名博士问谢教授如何看到民办高校是否允许得到合理回报。他说,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区分中国的民办高校与国外的民办高校的性质不同。国外民办高校是捐资型,而我国则是投资型,因而在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问题上不能单纯套用国外的发展模式。
== 视频 ==
清华教授谢维和:“下乡”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代价挺大的
{{#iDisplay:f0617o1uj48 |480|360|qq}}
== 参考资料 ==1. 清华大学行政领导班子换届 党委领导班子调整 . .清华大学 . 2015-03-132. 施一公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曾任校长助理 . .网易新闻 . 2015-09-153. 谢维和做客"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畅谈中国教育改革之路 . .清华大学 . 2015-03-134. 谢维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院院长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 2015-03-135. 谢维和 .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2015-03-136. 清华评出首批文科资深教授18人 . 腾讯 . [2018-1-22]{{reflist}}
5,3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