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24
次編輯
變更
花崗山運動公園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 歷史 ==
=== 日治時期 ===
花崗山原為海拔136公尺的小山丘,係由[[米崙斷層]]錯動發育而成,此山丘北側有[[美崙溪]]流經,東側即為[[太平洋]]<ref name=":0">{{Cite book|title=觀光花蓮|last=邱|first=上林|publisher=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year=1995|isbn=|location=|pages=}}</ref> 。台灣日治時期1909年時,當局將花崗山部分剷平,並陸續在山麓設置多個設施,如[[花蓮港廳|花蓮支廳]]、花蓮港[[臺灣總督府氣象臺|測候所]](1910年)、燈塔(1910年)、[[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花蓮港醫院]](1910年)、花蓮港[[小學校 (台灣)|小學校]](今[[花崗國中]])(1910年)、花蓮港[[舊制高等女學校 (日本)|高等女學校]](今[[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花蓮女中]])(1927年)等設施。約於1910年代,初代花蓮廳長[[石橋亨]]即提到花崗山適合作為公園預定地,但因此處土地乾燥,且混有大量砂礫造成樹木難以生長,被認為不適合作為公園。直到1915年在此試種了作為御大典紀念樹的[[合欢|合歡]],因意外地茂密生長,自此被認為是花蓮港街唯一的風景勝地,故提倡在此設公園,並在此設立了警察表忠碑和棒球場等設施 。
另外,考古學者[[宮本延人]]及[[移川子之藏]]曾在花崗山公園發現[[花岡山遺址|花崗山遺址]]。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終戰日]]當天,花蓮港廳當局會集花運港市民在花崗山公園收聽日本投降之[[终战诏书|玉音放送]]。
=== 戰後 ===
二戰後,花崗山公園以菁華街為界,北側改為「'''美齡公園'''」,南側改為「'''中正公園'''」,公園內的設施多移為他用,碑及銅像亦被拆除<ref name=":2">{{Cite web|title=消失的文化之一 原脩次郎紀念碑 原在老人館前|url=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152529|accessdate=|author=|date=2018-06-18|format=|publisher=更生日報|language=}}</ref><ref name=":1">{{Cite web|title=花蓮地區日治時期慰靈碑遺跡初探|url=https://www.th.gov.tw/new_site/05publish/03publishquery/02journal/01download.php?COLLECNUM=401061114|accessdate=|author=潘繼道|date=2010-03|format=|publisher=臺灣文獻|language=}}</ref>,游泳池南側則興建了[[中國青年救國團|救國團]]花蓮團委會(今花蓮學苑) 。美齡公園內的昭和紀念館在戰後作為中正堂,並在1987年改建為現今花蓮[[國軍英雄館]],而花蓮港公會堂被改建為[[國民黨]]花蓮縣黨部。1966年,中正公園遷移至[[花蓮港神社|花蓮縣忠烈祠]],並在1974年設立棒球場。1981年,棒球場改建為「'''花崗山運動公園'''」。1994年,花蓮縣立中正體育場完工 。
== 設施 ==* 美齡公園內的昭和紀念館在戰後作為中正堂,並在1987年改建為現今 花 蓮[[國軍英雄館]],而花蓮港公會堂被改建為[[國民黨]] 崗山綜合田徑場* 花蓮縣 黨部。1966年, 立 中正 公園遷移至[[花蓮港神社|花蓮縣忠烈祠]],並在1974年設立棒 體育場(籃 球場 。1981年,棒 、排 球場 改建為「''' )* 花崗山 運動公園'''」。1994年,花蓮縣立中正體育場完工。親子戲沙池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台 臺 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