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伯颜 (元末)

增加 7,69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伯颜(元末)'''==[[File:伯颜.jpg|缩略图|右|伯颜|[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3071415060&di=16852f95dcb97d46f93b94ca1940f608&imgtype=0&src=http%3A%2F%2Fa4.att.hudong.com%2F15%2F92%2F01300000157105121906924562545_s.jpg 原图链接][http://www.baike.com/wikdoc/sp/qr/history/version.do?ver=6&hisiden=GdwFRBHZmXGZaa,,EV0CVEAcQ 来自互动百科的图片]]]'''[[伯颜]]'''({{bd|1280年||1340年||catIdx=B伯}}),是[[中国]][[元朝]]后期的军事和政治人物,[[蒙古族|蒙古]][[蔑儿乞部]]人。曾权倾一时,后被[[元顺帝]]治罪<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yuanshi/yuas_138.htm 《元史·伯颜传》]</ref>。 
==人物生平==
 
===生长西亚===
 
伯颜是[[蒙古]][[八邻部]]人。他的曾祖父[[述律哥图]]在[[元太祖]][[铁木真]]手下当差,任八邻部左千户职位。祖父阿刺继承了他曾祖父的职位,并兼任断事官,因为平定忽禅有功,又扩充了忽禅的地盘。父亲晓古台继任了他祖父的职位,并跟随宗王旭烈兀夺取西域。<ref>《元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四》:曾祖述律哥图,事太祖,为八邻部左千户。祖阿剌,袭父职,兼断事官,平忽禅有功,得食其地。父晓古台世其官,从宗王旭烈兀开西域。 </ref>伯颜生长于伊儿汗国。<ref>《元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四》:​伯颜长于西域。</ref>以深略善断着称,信奉也里可温教(基督教)。
 
===颇受器重===
 
元宪宗三年(1253年),跟随旭烈兀西征。后受伊儿汗旭烈兀命出使大汗廷奏事,深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留作侍臣 ,与谋国事。一直没有能和他相比的。世祖越发认可他的贤能,便敕中书右丞相安童的妹妹给他做老婆,并说:“做伯颜的妻子,不令你的姓氏失色。”<ref>《元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四》: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若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 </ref>
至元十年(1273年)春,持节奉玉册立燕王真金为太子。 <ref>《元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四》:十年春,持节奉玉册立燕王真金为皇太子。</ref>
 
===南征灭宋===
 
至元十一年(1274年),伯颜复任左丞相,总兵分三路攻宋。 伯颜与阿术统中路,取鄂州、汉阳等地,沿长江东下,次年取黄州、蕲州、江州、安庆、池州等地,大败宋宰相[[贾似道]]军于丁家洲,收降太平州、滁州,下建康(今南京),寻进中书右丞相。十一月,分兵三路进军临安(今杭州市),与右丞相阿塔海取中道,节制诸军并进。
至元十三年(1276年),陷临安,俘宋帝、谢太后等北还,取宋地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余县。
 
===北讨叛王===
 
至元十四年(1277年),以宗王昔里吉等叛执北平王那木罕,自阿力麻里东犯和林,奉命率师北上,大败叛军于斡耳寒河(今鄂尔浑河)。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招降叛王明理铁木儿,屡败海都叛军。因遭朝臣谗陷,被罢职,居大同。
 
===拥立成宗===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 [[ 忽必烈 ]] 驾崩,伯颜总领朝政三个月,朝廷肃静,一如平日。他受顾命拥立从和林返回的皇孙铁穆耳(元成宗)即位。受顾命拥戴铁穆耳(元成宗)即位,复任知枢密院事。 [13] 同年十二月(1295年初)病卒,年五十九。<ref>《元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四》:冬十二月丙申,有大星陨于东北。己亥,雨木冰。庚子,伯颜薨,年五十九。</ref>
大德八年(1304年),特赠宣忠佐命开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号忠武。 <ref>《元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四》:大德八年,特赠宣忠佐命开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忠武。</ref>
至正四年(1344年),加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进封淮王,其余如旧。有《 [[ 丞相淮安忠武王碑 ]] 》以志其功  ==主要成就== 至元十二年(1274年),元军攻占[[建康]](今南京)、[[镇江]](今属江苏)等重镇后,元世祖忽必烈重新部署灭宋战争,其中时任的中书右丞相伯颜率元军主力直取临安。 十月,伯颜于镇江分兵三路南攻:参政阿剌罕为右路军,率步、骑自建康经[[溧阳]](今属江苏)、[[广德]](今属安徽)攻[[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南);同署行中书省事董文炳为左路军,率舟师经[[江阴]](今属江苏)、[[许浦]](今常熟东北),由海路趋澉浦(今浙江海盐南);伯颜与同署行中书省事阿塔海率中路水、步、骑军向常州(今属江苏)、平江(今苏州)进发,并节制诸军,会师临安。中路阿塔海率军攻常州,宋知州姚訔、通判陈照等协力固守。宋廷得知常州危急,遣淮将张全率兵两千救援,知平江府文天祥也派尹玉、麻士龙等率兵三千随张全赴援。二十六日,麻士龙等于虞桥(今常州东南)战死。尹玉部与元军力战,杀千余人,但张全隔河不援,遂败。尹玉收集残部五百人在五木(虞桥东)与元军鏖战一昼夜,仅数人脱险,其余全部战死。元右路阿剌罕军自建康出发,先后克溧水(今属江苏)、溧阳,破银树、东坝(今高淳东),俘宋守将赵淮,进至护牙山(今安徽郎溪北)又败宋援军,乘胜攻下广德、四安镇(今浙江安吉北)等地。左路董文炳军占领江阴。宋廷大惧,急征十五岁以上临安民为兵,同时从平江调文天祥军入卫临安。 十一月十六日,伯颜率军至常州,与阿塔海会兵围城。招降不应,伯颜令运土筑垒与城齐,上置火炮,连攻两昼夜破城,姚詧、陈照战死,伯颜尽屠城民。常州失守,无锡、平江宋守军不战而降。二十三日,阿剌罕军攻占独松关,邻近守军望风而遁。十二月初五,董文炳军进占许浦。二十七日,伯颜遣两浙大都督范文虎会同阿剌罕军攻安吉州(今湖州),激战三日破城。 至元十三年(1275年)正月十八日,三路元军会师[[皋亭山]](今杭州北),进逼临安城下。知临安府文天祥、浙西制置副使张世杰请太皇太后、太后、皇帝出走海上,自率军背城一战。太皇太后谢道清不许,遣使奉传国玺及降表向元军乞降。驸马都尉杨镇等拥益王、广王入闽中,张世杰等各率所部南走,继续抗元。二月初五,宋恭帝赵显率百官请降。伯颜受降后,又取谢道清手诏,招降未附州郡。三月,伯颜命阿剌罕、董文炳继续南攻,自携恭帝、皇太后全氏及南宋宗室等北还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 至元十五年(1277年),宪宗之子昔里吉奉命与北平王木罕和右丞相安童一起平定窝阔台之孙海都发动的叛乱。不料昔里吉中途倒戈,劫持皇子木罕和右丞相安童,响应海都对忽必烈的反叛。忽必烈闻报大惊,命伯颜率军往救。伯颜知道这次出征任务艰巨,既要胜敌,又要救人。他慎重迎战,与敌军在[[阿鲁坤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抗爱山东麓)相遇。伯颜下令,与敌人隔河列阵。伯颜军严阵以待,勒军甚严,无人敢于懈怠。相持终日,敌军出现疲惫松散之状,队伍自乱,阵形不整。伯颜兵分两路,突发击敌,并派出最精锐的勇士直插敌人中营帐,力救皇子和丞相。经突击,敌军大败,敢死队救出皇子和丞相,伯颜命收降和追击并用,大多数将士归降,昔里吉兵败逃亡,死于途中。 至元二十五年(1287年),传闻宗王乃颜要联合西北诸王造反。[[忽必烈]]召[[伯颜]]商议对策。伯颜建议乘他还没有起事时先派使者宣抚,以观其意图。因而自请担当此任,他到乃颜的营地后,发现无法说服乃颜,于是连夜潜逃,面奏忽必烈。忽必烈立即发兵进剿乃颜。伯颜又推荐汉将李庭等人,运用汉军战法,使西北诸王未及响应,就生擒乃颜,收降其部众,消除了这场人祸。 至元二十七年(1289年),忽必烈为防止海都叛乱,命伯颜率军出镇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海都知伯颜用兵如神、治军有方,自知难胜伯颜,长期观望。后唆使铁木儿进攻和林,被伯颜击败,又多次出军偷袭,均被伯颜击败。伯颜协助忽必烈平息了多次内乱,维护了元政权的统一。 忽必烈死后,伯颜稳定朝局,拥戴[[铁穆耳]](元成宗)即位。 ==人物评价== ===总评=== 伯颜善作诗文,是元代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统二十万大军伐宋,如统一人。成功还朝,口不言功,行囊仅随身衣被。 他智略过人,深明大义,用兵筹谋,出神入化。在带兵、用兵、治军方面都有值得兵家称道之处。 ===历代评价=== [[汪元量]]:衣冠不改只如先,关会通行满尘廛。北客南人成买卖,京师依旧使铜钱。伯颜丞相吕将军,收了江南不杀人。昨日太皇请茶饭,满朝朱紫尽降臣。 (《[[醉歌]]》) [[宋濂]]:淮王桓桓,凝峻寡言。一言之间,如雷破山。及履上台,四国尔瞻。誓师南征,大乱汝戡。三军飞渡,目无江南。前扼其吭,宋胆自寒。老枭既夜遁,直捣临安。俘厥君臣,大敷帝位。皞皞熙熙,市肆不移。宋鼎巳易,而民弗知。崇德报功,王谦让弗居。此天子德威,臣何能为。古有曹彬,于王见之。 (《[[国朝名臣颂·淮忠武王伯颜]]》) [[孙承恩]]:临淮桓桓,严凝若神。百万貔貅,御如一人。讨定江南,溷一九土。武功洸洸,永载盟府。 (《[[古像赞·临淮王]]》) [[王世贞]]:吾尝谓元有三仁(耶律楚材、廉希宪、伯颜)焉。……伯颜之下宋都也,肃而谧;其居功也,廉而约;其处废也,恬而智;其应鼎革也,毅而裁。古社稷臣哉。 (《[[王弇州崇论]]》) [[朱轼]]:巴延(伯颜)深厚有谋,处众不伐,其识度比诸人为优。然其出兵之日,世祖命之曰:"当如曹彬不戮一人。"及巴延南下,兵之所过,杀戮无数,岂可与古人同日语耶? (《[[史传三编]]》) [[柯劭忞]]:世祖一见伯颜,擢为宰相,知人之哲,近世未尝有也。然伯颜自灭宋以后,迭遭诬陷,君臣之分,几至不终,良以非亲非贵,踪迹孤危,功名虽盛,适足为谗构之资而已。甚矣!明良契合之不易言也。 (《[[新元史]]》) ==逸闻趣事== [[元世祖]]时,有传闻宗王乃颜意图造反。伯颜自请前往观察其意向。他出发时,只带几车皮衣,每到一个驿站就给驿吏每人一件上等的皮衣,驿吏无不感激称谢。到了乃颜的营地后,受到乃颜设宴招待,伯颜发现杀机四伏,知道已经无法说服乃颜,于是连夜潜逃。乃颜派兵追赶,可是,驿吏见伯颜争献最好的马给他骑,使乃颜无法追及。伯颜返朝后,面奏忽必烈,成功平息了叛乱
==轶事==
 伯颜掌权期间专权枉法,且排斥[[汉族]]以及[[汉化]],停办[[科举]]。为防止[[南人]]造反,禁止江南农家用铁禾钗。对[[汉人]]、[[南人]]祈神赛社、习学枪棒武术以至演唱戏剧等,都横加禁止,以防他们聚众闹事。甚至曾提出杀光[[张姓|张]]、[[王姓|王]]、[[刘姓|刘]]、[[李姓|李]]、[[赵姓|赵]]五姓汉族民众的想法。《 [[ 元史‧顺帝纪 ]] 》载:「伯颜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帝不从。」 
==视频==
 ===== 伯颜喝酒赏舞,没想到她却突然出现,气场霸气十足! =====
{{#iDisplay:n08041ugvd6|640|360|qq}}
== 参考资料 ==
===元末权臣伯颜, 提议杀光人口最多的五姓汉人, 防止造反===
{{#ev:youku|XMzc4MjI0NjcxNg|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元朝右丞相]]
12,2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