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劉光第

增加 4,22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劉光第
| 原名 =
| 圖片名稱= Liu Guangdi劉光第.jpg|缩略图|居中
| 圖片大小 = 200px
| 圖片說明 = [https://ss0.baidu.com/6ONWsjip0QIZ8tyhnq/it/u=2680015047,3326701479&fm=173&app=25&f=JPEG?w=640&h=662&s=319AAB7F031073D00E9410C70100E062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339635430446287&wfr=spider&for=pc  图片来源于百家号]
| 最高職務 = 刑部主事
| 國家 = 大清
刘光第于变法前夕从[[天津]]经水路到福建,回武平湖杭村故里拜望刘氏宗亲,历时一年左右,系四川与福建刘氏在两百年之后互通往来第一次。其后从福建返京,参与变法,慷慨就义。京城四川父老收其尸,运回富顺县,埋葬于富顺县山中,后转葬于富顺县烈士陵园(位于富顺西湖旁五虎山上),有塑像。[[刘光第墓]]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赵化镇现存光第中学。
== 注释人物轶事== ===清末京官刘光第为何辞职当老师=== 林则徐曾说过:“30年前的福州,读书人不想升官,即使考中进士做了京官,也宁可归乡,在州郡书院里找一个教书的工作养家糊口。”他说的虽是嘉庆年间的情况,但整个清末基本如此。皓首穷经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好不容易谋了个中央政府部门“公务员”的金饭碗,为何要辞职去当老师呢? 1883年,四川富顺县人刘光第考中进士后被授刑部主事,因母丧守制回乡不归,在地方书院教书。浙江湖州人钱振伦,22岁考中进士,在北京十来年,于1850年丁母忧辞职回乡教书。钱振伦弟、钱玄同父钱振常,于1871年考中进士,在北京任礼部主事,也于1882年辞职回乡在书院任教。 主要是考中进士后做了京官,如没有外派到地方担任有实权的官职,在原单位又无法升迁,那么做京官就基本无前途。仕途渺茫,也就穷困潦倒了。清制六品文官年俸银60两,禄米60斛(约9000斤),从雍正起,由于京官清苦,特支双俸(禄米除外),称恩俸,但年俸和恩俸总加起来不过120两银子,另外还有9000斤禄米,这就是六品京官的年收入,那么这笔收入约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为了能与现代可比,按大家常用的米价来做衡量。清朝米价的波动比较大,按最太平盛世的清乾隆年间算,米价大约15文钱/升,一升约1.5斤,即1斤米价格为10文钱。1两银合1000文,可买100斤米。而现今超市的平均米价约为2元/斤,买100斤米需200元钱,那么清乾隆的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200元。从中我们可以计算出,六品京官的年收入相当于现在4.2万元。京官们拖家带口,甚至雇佣家仆,既要保障全家吃穿住行医,又有官场应酬和人情往来,而其所有的收入就这4.2万元很窘迫。 1888年,刘光第在族叔、盐商刘举臣的资助下,辞去教职重返京城。更知“长安居大不易”,“留京有家眷,每年非六百金不可”,而俸银只有五十余金,也就是说,刘光第一家要在北京生活,年薪至少要600两银子(约今12万元),可是其工资才50多两银子(约今1万多元)刘光第在北京期间,在南西门外修复了一座废圃和几间旧舍作为寓所,一住就是10年,为了糊口,他家人常去粥厂喝粥。光绪末年,由于内外交困,京城米价腾跃,百物昂贵。加之刘光筑(刘光第之弟)来京读书,屋仄另迁,生活更窘。家中向来只有一老仆守门,凡炊事洒扫皆夫人及诸女承担。10口之家,常以玉米、番薯贴食。 刘光第举家生活不保,全靠刘举臣每年200两白银的资助,至殉难为止。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刘光第在寓中被捕。去捉拿刘光第的缇骑见他家中家具被帐都很破旧,夫人张云仙如佣妇,皆惊叹!他家除了笔墨书卷,别无值钱的财物。其境遇穷困,为人所不堪入目。就义后,吊唁者看到他家十分穷困,纷纷捐款赠物,其中有个不知名的吊唁者,留下银子百两后流泪离去。 《中国绅士》作者张仲礼综合刘伯骥的《广东书院沿革》一书及其他资料,推断清代书院山长(校长)年平均收入为350两(约今7万元)。而根据柳治徽的考订,个别大的书院的收入更高,如钱振伦曾主持的扬州安定、梅花书院,光绪年间山长的收入高达700两(约今14万元)。这笔收入与掌握实权,同时有各种灰色收入的各级官僚相比不算高,但与年收入才4万多的穷京官相比,已经在经济上打了翻身仗。<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339635430446287&wfr=spider&for=pc 清末京官刘光第为何辞职当老师], 百家号, 2018-09-12</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23,7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