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城楼

增加 13,00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城楼 </big>''' |- |<center><img src=http://img1.qunarzz.com/sight/p0/20…”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城楼 </big>'''
|-
|<center><img src=http://img1.qunarzz.com/sight/p0/201403/10/c94a0eea2d4017eb4d62b5cec6ac3fb3.jpg_600x330_f24d54f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piao.qunar.com/touch/detail.htm?id=2791960990 来自去哪儿官网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城楼指城墙上的门楼,是"城"的标志,其雄伟壮丽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和民族的风采。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城楼之间城墙相连,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多形成于[[明代]]。在古代或近代的战争中,砖木结构的[[城楼]]是瞭望所,是守城将领的指挥部,又是极其重要的射击据点。到了现代的守卫战中,其功能不足以为然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城楼

含义;
指城墙上的门楼

著名城楼;
天安门城楼

性质;
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

开放时间;
08:30--20:00

门票价格;
100元

适宜游玩季节;
5月-10月最佳

名称由来;
清朝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后,为了达到其长期统治目的,除采用其它措施外,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做文章。由于当时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危及着满清封建贵族的统治,清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得清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如清代紫禁城内"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即取内宫平稳之意。"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意旨,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思想,还有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三个门,都突出了一个"安"字,以示外安内和。
=='''明清城楼'''==
城门正外侧一般都修建瓮城,城门正上的建筑称为正楼,瓮城上亦修建城楼,名为箭楼。这样构成了完整的城楼结构。而在城楼前修建的用于开启吊桥的建筑则称为闸楼。
著名城楼

天安门城楼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北端,东城、西城两个区域的分界点,面临长安街。

对面是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城楼图案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城楼上60根朱红色通天圆柱,地面金砖铺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楼,有黄色琉璃瓦,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36扇朱红菱花门扉;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使整个大殿庄严雄伟,金碧辉煌。殿内由一个450公斤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组成的众星捧月图案。

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天安门前开通的金水河,一枕碧流,飞架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桥,一般称为金水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在王朝帝国时代,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了走的,叫"公生桥"。桥南东西两侧,各有汉白玉石华表矗立,云绕龙盘,极富气势。1986年《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自癸卯霖潦之后,城垣颓圮,城楼雉堞崩剥殆尽。"

西安城墙城楼

西安明城墙的四座城门上,均建有一座二层三重檐歇山式高大宏伟的城门楼,因其建在主题城墙城门之上,故为四门城楼。城楼为城市标志性高大建筑,也是城门防御体系的主要工程,战时为主将坐镇一方的指挥所。西安北门城楼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焚毁,现存的三座城门城楼,均为明代建筑风格,其形制基本相同,尺寸略有差异。


东门城楼,即明清西安城东城门长乐门城楼。初建于明初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地震中受损,嘉靖五年(1526年)陕西巡抚王荩重修。明末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率农民军进攻西安时遭炮火焚毁。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陕西巡抚陈极新按照明代旧制重建,后又经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巡抚毕沅等多次修葺。正楼位于内城长乐门门洞之上,为二层三重檐歇山式高大建筑。

南门城楼,为明清西安城南城门永宁门城楼。此门原为隋唐长安皇城与唐末韩建新城的安上门,门上原有城楼,明初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拓筑西安城时,按照明代城楼建筑形制与西安四城门正楼统一形式重建,后又经明嘉靖五年(1526年)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修葺。城楼坐落于永宁门门洞之上。


西门城楼,为明清西安城西城门安定门城楼。此门原为隋唐长安皇城与唐末韩建新城的西门顺义门,门上原有城楼,明初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拓筑再建西安城时,按照明代城楼建筑形制与西安四城门城楼统一形式重建。城楼坐落于安定门门洞之上,为二层三重檐歇山式高大建筑,建筑形制及面宽、进深与高度,略同于东门(长乐门)正楼。

北门城楼,为明清西安城北城门安远门城楼。明初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拓筑西安城新建,位于内城门洞之上,为二层三重檐歇山式高大建筑,略同于其他三城门正楼。1911年10月22日与23日,陕西响应武昌起义攻打满城时,炮火击中北城门正楼上清军的火药库,引起爆炸,此楼被炸毁无存。

平遥城楼

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城墙始建年代

不详。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 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按照相传的"山水朝阳 ,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说法,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明清两代先后有26次维修,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内砌女儿墙。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出于军事防御需要平遥城墙建有重门瓮城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曰迎熏,北曰拱极,上东门太和,下东门亲翰,上西门永定,下西门凤仪,每座瓮城都建有重檐歇山顶城楼,六座重门瓮城外原设有吊桥。城墙外四周有护城河宽3米。城南有麓台山和柳根河,"山水朝阳 ,龟前戏水"。

城楼;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代有时称"谯楼"。平遥城墙的城楼共有六座,创修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补修重筑,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 10.04 米。造型古朴、典雅 ,结构端庄稳健。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

朝阳楼

朝阳楼原名迎晖门,亦称东门楼,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县城东南部临安路东端,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当时建水城的东城门楼。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类似,有"小天安门"之称。

楼有三层,由48根合抱粗的大木柱和许多粗大的楹梁接合形成坚固的构架,再以砖石砌成城墙及城门。楼高24.5米,进深12.31米,面阔26.8米,面积414平方米,五开间,三进间,迥廊周通,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在顶层檐下,东面悬有清代书家"雄镇东南"几个大字。西面悬摹唐朝书法家草圣张旭"飞霞流云"狂草榜书。2006年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海关城楼

山海关又称榆关,以古渝水而得名,位于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境内,燕山与渤海之间,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1961年,万里长城-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关城平面呈方形,周长约4公里。城墙高14米,厚7米,内用夯土填筑,外用青砖包砌。东墙的南北两侧与长城相连,墙上有奎光阁、牧营楼、威远堂、临闾楼等建筑。东、南、北三面墙外挖掘了深8米、宽17米的护城河并架设吊桥。城中心筑有钟鼓楼。

山海关的四面均开辟城门,东、西、南、北分别称"镇东门"、"迎恩门"、"望洋门"和"威远门"。四门上原先都筑有高大的城楼,但目前仅存镇东门楼。东门面向关外,最为[[重要]],由外至内设有卫城、罗城、瓮城和城门四道防护。城门为巨大的砖砌拱门,位于长方形城台的中部。城台高12米,其上的城楼高13米,宽20米,进深11米,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重檐歇山顶建筑。城楼上层西侧有门,其余三面设箭窗68个,平时以窗板掩盖。在东面屋檐下还高悬一块巨大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为明代进士萧显书写,每字高1.6米,字体苍劲浑厚,是山海关城的象征。

德胜门城楼

德胜门(满语:Erdemu i etehe duka)是一座古老的城门,位于北京的北侧,现仅剩箭楼。原城楼宽31.5米,深16.8米,城楼连同城台通高36米。瓮城宽70米,深118米,在内城各城门中仅次于正阳门。瓮城西侧辟闸楼、券门。德胜门真武庙位于瓮城北边正中,南向。

明朝初年将元大都健德门改称德胜门,寓意明军以德取胜。洪武四年改筑北京城垣时向南移建动五里,当时建有箭楼、门楼、瓮楼等建筑。1915年拆除瓮城。1921年拆除城楼。1955年拆除城台。因该门瓮城南北进深很长,箭楼位置比安定门箭楼偏北50余米,未阻挡地铁施工,因此未被拆除。1979年拟拆除箭楼,后得以保留。

德胜意为以德取胜,故在明清两代,军队从德胜门出兵,意味此行必然可以得胜,战争结束后,由安定门班师。清军平定葛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之乱均从此门出兵。

1979年,德胜门箭楼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在箭楼设立了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正阳门城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内城正南方方向的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缘,前门大街北端,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800米,原来北京城墙正中的丽正门迁建到今正阳门的位置,仍旧称为丽正门。正统元年(1436年)改称正阳门。正统四年(1439年),在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以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正阳门也在此时建成正阳门[[箭楼]]。城楼与箭楼之间形成一座大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6米。瓮城的四个方向各开有拱券式门洞。

正阳门箭楼在1900年义和团拳民焚烧前门外大栅栏时被飞溅火星引燃烧毁,城楼在当年冬天被生火取暖的印度士兵不慎烧毁,目前的正阳门是民国三年(1914年)改建的。为改善交通,正阳门瓮城在1915年被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拆除。1965年经周恩来批示,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得以保留。

1949年后,正阳门曾被北京卫戍区占用,1980年代腾退。<ref>[https://beijing.cncn.com/jingdian/tiananmenchenglou/profile 北京天安门城楼],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20,8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