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增加 3,395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闻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闻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xingming.com%2Fimg%2Fzi%2F3%2F126823.gif&refer=http%3A%2F%2Fi.xingmin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3361445&t=0f90900652855523cdb6514fb37f638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xingming.com/zidian/hz1078.html 来自姓名网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闻(拼音:wé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一人跪坐以手附耳谛听的样子,本义为听到、听见。[[引申]]指知道、听说,又引申为传达、[[达到]],再引申为报告、使听到,还引申指闻名,并由此引申为名声。另外闻也指听到的东西,主要指知识,也指传闻、[[事迹]],用作名词。后来用鼻子嗅气味也叫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拼音;
wén

注音字母;
ㄨㄣˊ

平水韵部;
上平十二文、去声十三问

部首;
门、耳

总笔画;
3+6、6+3

字级;
一级(编号1636)

繁体字;


异体字;
䎹、䎽、ঔ�、ঔ�、ক�、ক�、খ�、খ�、ॹ�

造字法;
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半包围-左上右包围结构

仓颉码;
LSSJ

五笔;
UBD

四角号码;
3740 1

统一码;
基本区 U+95FB
=='''文字溯源'''==
在图1的甲骨文中,像一人跪坐,竖起耳朵,以手附耳,似乎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什么东西。人的姿势、面部神态可有差异,但都强调一只耳朵,表明在这个字中,耳朵是最重要的。根据这个字的字形及其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学者们一致认为这就是早期的"闻"字。小篆写作图10。《说文解字》[[解释]]为"知声也(据段注)。从耳、门声"。甲骨文与小篆的闻也是有同有异,同就同在都突出一只"耳",异则异在一个是会意字(部分资料认为是象形字),一个是形声字。从会意的字形1演变为形声的闻,正如其他一些字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阶段。

在西周青铜器盂鼎铭文里,有一句话叫做"我闻殷坠命",闻字写成图2。虽然右半仍从耳,左半的人形已不像甲骨文那样富有图画性了,跪跽状的人也站起来了,耳与身体割裂开来,置于其右,人形之上又增加装饰性符号。春秋金文或加足趾形,与女旁相似(图3)。大概是这种图画式的会意字不便于书写,因而不便于交际、交流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便出现了一个从昏从耳的形声字,以取代甲骨文的闻字。这个字见于铜器铭文(如图7),也见于竹简,《说文》称之为古文,便是小篆闻的前身了。

这个"古文"之所以从昏,不过是取其声罢了。清代[[文字]]学家桂馥认为"从昏者昏不能察,闻则可知",仍然把它看作会意字,不过,"闻"与黄昏没有必然联系。小篆的闻字,比起甲骨、铜器、竹简上的闻字来,显然规范整齐得多,易认易记易写,故一直沿用至今。耳在门内,是为了书写美观,门也只是代表读音,并非"入门方可闻"的缘故。<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9%97%BB 闻],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20,8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