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829
次編輯
變更
朱利叶斯·尼雷尔
,创建页面,内容为“'''朱利叶斯·尼雷尔'''(斯瓦希里语:Julius Kambarage Nyerere,1922年7月19日-1999年10月14日),坦桑尼亚政治家,首任坦噶尼喀总…”
'''朱利叶斯·尼雷尔'''(斯瓦希里语:Julius Kambarage Nyerere,1922年7月19日-1999年10月14日),坦桑尼亚政治家,首任坦噶尼喀总理(1960年—1962年),唯一一任坦噶尼喀总统(1962年—1964年),首任[[坦桑尼亚]]总统(1964年—1985年),执政共24年,[[基督教]]爱丁堡[[大学]]校友。
基督教信仰普遍接受上帝是“三位一体”的教义<ref>[https://www.sohu.com/a/366852577_416382 正确认识基督教教义],搜狐,2020-01-14</ref>,也就是圣父、圣子、圣灵为同尊同荣的上帝<ref>[https://www.sohu.com/a/284364180_717847 历史上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搜狐,2021-02-07</ref>。
==简介==
尼雷尔属于扎纳基人,大学毕业后担任教师,并且于1949年到1952年期间前往英国留学,学习有关历史学与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回国后投入独立运动,1954年7月3日出任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TANU)主席,主张[[社会]]平等、民族和谐、独立自主,引起不少当地人支持,在1960年坦噶尼喀的选举中,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成为最大党,尼雷尔出任殖民地政治首席阁僚;1961年坦噶尼喀宣布独立,尼雷尔出任第一任总理,但于1962年辞职。
1964年1月20日坦噶尼喀军队发生兵变,要求实现武装[[部队]]非洲化(独立后坦军司令官和各级军官仍由英国人担任)和改善待遇,并准备接管政府,这场兵变还在乌干达和肯亚引起连锁反应,震撼东非政局。在尼雷尔的请求下,英国出兵干预,才将东非三国的兵变镇压下去。同时,哗变军人完全是缺乏文化的乌合之众,始终没有确切的政治目标,也提不出政治纲领,他们既反对现任政府,又不接管政权。而且兵变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兵变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后,尼雷尔政府对哗变士兵和反对派(反对派头面人物在兵变期间与哗变者接触,教唆兵变领导人推翻尼雷尔政府和建立一个新政权)的处置采取了慎重和宽大的政策,没有一人被处决,既有利于政局稳定,也提高了尼雷尔的威望。在军事上,尼雷尔完全解散了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这支无文化的、没有政治思想的军队,建立了一支以“[[青年]]联盟”(即坦盟青年团)成员为核心的新军人[[民国]]防军,使武装[[部队]]的组成发生了根性的变化,成为一支由执政党领导的有文化、具有非洲民族主义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军队,即一支政治化的军队。在军事方面比较彻底地肃清殖民主义的残余。武装部队的非洲化和政治化使之成为执政党贯彻其政策的有力工具。
在政治上,尼雷尔利用兵变事件进一步打击反对派力量,消灭了所有存在的反对派,使坦噶尼喀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党专政的国家。
1964年4月访问新成立的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会晤桑给巴尔总统谢赫·阿贝德·阿马尼·卡鲁姆,就两国联合成一个主权[[国家]]达成协议。同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共和国成立,同年10月24日改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尼雷尔当选为联合共和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一度兼任外交部长)。1970年11月、1975年11月和1980年11月连任总统。1975年建议坦盟与桑给巴尔和本巴非洲-设拉子党(桑给巴尔执政党)合并,以巩固联合、加强统一领导。1977年2月5日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和非洲设拉子党合并成坦桑尼亚革命党,尼雷尔当选为革命党主席。1982年10月、1987年10月继续当选为党主席。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基督教信仰普遍接受上帝是“三位一体”的教义<ref>[https://www.sohu.com/a/366852577_416382 正确认识基督教教义],搜狐,2020-01-14</ref>,也就是圣父、圣子、圣灵为同尊同荣的上帝<ref>[https://www.sohu.com/a/284364180_717847 历史上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搜狐,2021-02-07</ref>。
==简介==
尼雷尔属于扎纳基人,大学毕业后担任教师,并且于1949年到1952年期间前往英国留学,学习有关历史学与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回国后投入独立运动,1954年7月3日出任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TANU)主席,主张[[社会]]平等、民族和谐、独立自主,引起不少当地人支持,在1960年坦噶尼喀的选举中,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成为最大党,尼雷尔出任殖民地政治首席阁僚;1961年坦噶尼喀宣布独立,尼雷尔出任第一任总理,但于1962年辞职。
1964年1月20日坦噶尼喀军队发生兵变,要求实现武装[[部队]]非洲化(独立后坦军司令官和各级军官仍由英国人担任)和改善待遇,并准备接管政府,这场兵变还在乌干达和肯亚引起连锁反应,震撼东非政局。在尼雷尔的请求下,英国出兵干预,才将东非三国的兵变镇压下去。同时,哗变军人完全是缺乏文化的乌合之众,始终没有确切的政治目标,也提不出政治纲领,他们既反对现任政府,又不接管政权。而且兵变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兵变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后,尼雷尔政府对哗变士兵和反对派(反对派头面人物在兵变期间与哗变者接触,教唆兵变领导人推翻尼雷尔政府和建立一个新政权)的处置采取了慎重和宽大的政策,没有一人被处决,既有利于政局稳定,也提高了尼雷尔的威望。在军事上,尼雷尔完全解散了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这支无文化的、没有政治思想的军队,建立了一支以“[[青年]]联盟”(即坦盟青年团)成员为核心的新军人[[民国]]防军,使武装[[部队]]的组成发生了根性的变化,成为一支由执政党领导的有文化、具有非洲民族主义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军队,即一支政治化的军队。在军事方面比较彻底地肃清殖民主义的残余。武装部队的非洲化和政治化使之成为执政党贯彻其政策的有力工具。
在政治上,尼雷尔利用兵变事件进一步打击反对派力量,消灭了所有存在的反对派,使坦噶尼喀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党专政的国家。
1964年4月访问新成立的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会晤桑给巴尔总统谢赫·阿贝德·阿马尼·卡鲁姆,就两国联合成一个主权[[国家]]达成协议。同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共和国成立,同年10月24日改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尼雷尔当选为联合共和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一度兼任外交部长)。1970年11月、1975年11月和1980年11月连任总统。1975年建议坦盟与桑给巴尔和本巴非洲-设拉子党(桑给巴尔执政党)合并,以巩固联合、加强统一领导。1977年2月5日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和非洲设拉子党合并成坦桑尼亚革命党,尼雷尔当选为革命党主席。1982年10月、1987年10月继续当选为党主席。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