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829
次編輯
變更
伊丽莎白教堂
,创建页面,内容为“'''伊丽莎白教堂'''(Elisabethkirche),是位于德国马尔堡的一座德国早期哥特式教堂。教堂始建于1235年,完成于1283年。因建…”
'''伊丽莎白教堂'''(Elisabethkirche),是位于[[德国]]马尔堡的一座德国早期哥特式教堂。教堂始建于1235年,完成于1283年。因建于伊丽莎白的墓地之上而命名为伊丽莎白教堂。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就是以此为原型。
==伊丽莎白生平==
伊丽莎白于1207年出生于[[匈牙利]]王室,四岁时便与德国图林根州侯爵路德维希四世订婚,两人于1221年在图林根州首府瓦滕堡结婚。婚后伊丽莎白作为侯爵夫人在图林根州宫廷中住了四年。伊丽莎白 尊崇圣徒弗朗西斯科,把弗朗西斯科倡导的“六慈悲”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她虽贵为图林根州侯爵夫人,却经常来到民间救济穷人、照顾病患。传说当时的贵族对伊丽莎白每天带粮食出城堡分给穷人的行为很不理解。有一天,当她再次带着食物出城堡时,路德维希拦住她,问她大衣里面装了什么东西。伊丽莎白揭开大衣,此时她丈夫看到的不是面包而是慢慢一篮子玫瑰。从那时起,西方就有了“玫瑰奇迹”这一传说。路德维希四世于1227年在十字军的远征中因病去世,其弟继任为侯爵。新侯爵对伊丽莎白救济穷人和病患的行为很不满,伊丽莎白遂自愿放弃宫廷生活,迁居至马尔堡继续她的善行。伊丽莎白于1231年去世,年仅24岁,她死后被葬于马尔堡。人们追念她生前高尚的行为,陆续前来马尔堡参拜其墓。1235年她被教廷追封为“圣女伊丽莎白”,此后来此朝圣者络绎不绝,使伊丽莎白墓和教堂成为中世纪基督教著名的朝圣地。
==教堂外观==
教堂的外观体现早期的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征,朴素的线条,极高的窗户和两座高达80米的塔尖,完美地与马尔堡的古镇融为一体。虽然在13世纪初,哥特式教堂建筑艺术在法国已经发展了一个世纪之久,但在德国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伊丽莎白教堂也成为后来德国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典范和样本。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是多种传统的风格融合而成,飞扶壁<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be0890102ffm5.html 【哥特建筑:飞扶壁】],新浪博客,2014-05-30</ref>是哥特大教堂革命性的建筑技术之一,使教堂摆脱厚重的墙壁也能高耸入云,让[[教堂]]的高顶的重量通过飞扶壁而传递到地面,使得大面积的[[玫瑰窗]]<ref>[https://www.sohu.com/a/150879594_296927 哥特建筑之精髓 ——玫瑰窗 (the rose window)║墙纸知识 ],搜狐,2017-06-21</ref>可以在墙壁上出现,墙壁的承重减轻,大教堂整体也更加坚固。飞扶壁上也满是精美的[[雕刻]],中世纪的[[工匠]]们内心最在乎的是,让[[上帝]]看见他们的用心。
==内部构造==
教堂内部主要包括:中庭、说教坛、伊丽莎白小祭庭、圣母玛利亚祭坛、圣卡特琳娜祭坛、圣伊丽莎白祭坛、主祭庭、圣伊丽莎白像、圣物厅、伯爵墓地礼拜厅和南北走廊。
==伊丽莎白窗==
基督降生、伊丽莎白送别路德维希前赴十字东征战场、伊丽莎白得知丈夫路德维希死讯、伊丽莎白在丈夫死后换上修女服、伊丽莎白施舍钱财给一贫穷寡妇、伊丽莎白之死、伊丽莎白给饥者以面包、伊丽莎白给口渴的盲老人喂水、 伊丽莎白给无衣蔽体者衣物御寒、伊丽莎白让无家可归者住进自己的宫殿、伊丽莎白照顾病人、伊丽莎白探访囚徒、伊丽莎白和弗朗西斯科加冠。
==教堂用途==
此教堂在使用功能上有三个主要用途:圣伊丽莎白墓地及其祭坛、条顿[[骑士]]团修道会的主教堂和黑森历代侯爵的墓地。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伊丽莎白生平==
伊丽莎白于1207年出生于[[匈牙利]]王室,四岁时便与德国图林根州侯爵路德维希四世订婚,两人于1221年在图林根州首府瓦滕堡结婚。婚后伊丽莎白作为侯爵夫人在图林根州宫廷中住了四年。伊丽莎白 尊崇圣徒弗朗西斯科,把弗朗西斯科倡导的“六慈悲”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她虽贵为图林根州侯爵夫人,却经常来到民间救济穷人、照顾病患。传说当时的贵族对伊丽莎白每天带粮食出城堡分给穷人的行为很不理解。有一天,当她再次带着食物出城堡时,路德维希拦住她,问她大衣里面装了什么东西。伊丽莎白揭开大衣,此时她丈夫看到的不是面包而是慢慢一篮子玫瑰。从那时起,西方就有了“玫瑰奇迹”这一传说。路德维希四世于1227年在十字军的远征中因病去世,其弟继任为侯爵。新侯爵对伊丽莎白救济穷人和病患的行为很不满,伊丽莎白遂自愿放弃宫廷生活,迁居至马尔堡继续她的善行。伊丽莎白于1231年去世,年仅24岁,她死后被葬于马尔堡。人们追念她生前高尚的行为,陆续前来马尔堡参拜其墓。1235年她被教廷追封为“圣女伊丽莎白”,此后来此朝圣者络绎不绝,使伊丽莎白墓和教堂成为中世纪基督教著名的朝圣地。
==教堂外观==
教堂的外观体现早期的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征,朴素的线条,极高的窗户和两座高达80米的塔尖,完美地与马尔堡的古镇融为一体。虽然在13世纪初,哥特式教堂建筑艺术在法国已经发展了一个世纪之久,但在德国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伊丽莎白教堂也成为后来德国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典范和样本。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是多种传统的风格融合而成,飞扶壁<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be0890102ffm5.html 【哥特建筑:飞扶壁】],新浪博客,2014-05-30</ref>是哥特大教堂革命性的建筑技术之一,使教堂摆脱厚重的墙壁也能高耸入云,让[[教堂]]的高顶的重量通过飞扶壁而传递到地面,使得大面积的[[玫瑰窗]]<ref>[https://www.sohu.com/a/150879594_296927 哥特建筑之精髓 ——玫瑰窗 (the rose window)║墙纸知识 ],搜狐,2017-06-21</ref>可以在墙壁上出现,墙壁的承重减轻,大教堂整体也更加坚固。飞扶壁上也满是精美的[[雕刻]],中世纪的[[工匠]]们内心最在乎的是,让[[上帝]]看见他们的用心。
==内部构造==
教堂内部主要包括:中庭、说教坛、伊丽莎白小祭庭、圣母玛利亚祭坛、圣卡特琳娜祭坛、圣伊丽莎白祭坛、主祭庭、圣伊丽莎白像、圣物厅、伯爵墓地礼拜厅和南北走廊。
==伊丽莎白窗==
基督降生、伊丽莎白送别路德维希前赴十字东征战场、伊丽莎白得知丈夫路德维希死讯、伊丽莎白在丈夫死后换上修女服、伊丽莎白施舍钱财给一贫穷寡妇、伊丽莎白之死、伊丽莎白给饥者以面包、伊丽莎白给口渴的盲老人喂水、 伊丽莎白给无衣蔽体者衣物御寒、伊丽莎白让无家可归者住进自己的宫殿、伊丽莎白照顾病人、伊丽莎白探访囚徒、伊丽莎白和弗朗西斯科加冠。
==教堂用途==
此教堂在使用功能上有三个主要用途:圣伊丽莎白墓地及其祭坛、条顿[[骑士]]团修道会的主教堂和黑森历代侯爵的墓地。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