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午仔魚

增加 2,76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午仔魚''' Eleutheronema rhadinum 發音 Eleutheronema rhadinum多鱗四指馬鮁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Jordan & Evermann, 1902)…”


'''午仔魚'''


Eleutheronema rhadinum 發音
Eleutheronema rhadinum多鱗四指馬鮁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Jordan & Evermann, 1902) 棲息深度 1 - 30公尺
中文名 多鱗四指馬鮁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馬鮁科 檢索表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80 Polynem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多鱗四指馬鮁
最大體長 7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四絲馬鮁、四指馬鮁、竹午、大午、午仔、鬚午仔(澎湖)、發鬚午仔(澎湖)
世界分布 日本至南中國海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 分布概況 分布調查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臺灣 顯示原文
同種異名 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 Polydactylus rhadinus 同種異名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頭中大,前端圓鈍。吻短而圓。眼較大,位於頭的前部;脂性眼瞼發達,呈長橢圓形。口大,下位,口裂近水平;下頜唇不發達,只有近口角部份保留唇之構造;上下頜兩側均有牙齒,其外側有小齒;鋤骨及腭骨亦具齒。體被櫛鱗,背、臀及胸鰭基部均具鱗鞘,而胸鰭及腹鰭基部腋鱗長尖形,兩腹鰭間另具一個三角形鱗瓣;側線直,且向後方緩慢傾斜,有孔的側線鱗數為82-95;側線上鱗列數11-14(通常為12);側線下鱗列數15-17(通常為16)。背鰭兩個;胸鰭中長,下側位,胸鰭條皆不分叉,下部具有4枚游離之絲狀軟條,為本種主要特徵之一。體背部呈灰色,體側銀白;胸鰭基部上緣有一黑色斑點。各鰭灰色,背、尾鰭具顯著的黑緣;胸鰭鰭膜為黑色;腹鰭白色。以前所記載之四絲馬鮁魚(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為本種之誤鑑,其鑑別特徵為有孔的側線鱗數為71-80;側線上鱗列數9-12(通常為10);側線下鱗列數13-15(通常為14);背、尾鰭的黑緣較不明顯;胸鰭鰭膜為鮮明的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地形環境,包括沿岸、河口、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海域,皆可見其蹤跡。喜群棲性,常成群洄游,有季節洄游之習性,會隨著漁期到來而大量湧現。以蝦、蟹、魚類及蠕蟲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至南中國海,包括日本、臺灣、中國及越南等沿海。除了東部海域外,其它海域都可見,但以西部、北部較多。


==漁業利用==
每年秋末至初春是主要漁期季節,可利用流刺網、底拖網、定置網及釣具等漁法捕獲。肉質細緻鮮美,為高經濟價值魚種,清蒸是最適宜的烹調方法。
32,7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