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58
次編輯
變更
带一本书去巴黎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带一本书去巴黎</big> ''' |- | File:0 (8)4576878097878.jp…”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带一本书去巴黎</big> '''
|-
|
[[File:0 (8)4576878097878.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048/20200621022005-1780481937_jpeg_500_754_56783.jpg/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6021293&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2048%2F20200621022005-1780481937_jpeg_500_754_56783.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里,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网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林达干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基本资料==
书 名:带一本书去巴黎
作 者: [[林达]] 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2-5-1
字 数: 140千
页 数: 287
开 本:32
I S B N : 9787108017079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定价:¥35.00
==推荐==
写美国的 林达又踏上了 浪漫花都之旅,然而,背负历史的所在总是沉重的:“一百年,可以积淀、挣扎、反思而产生 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陈出新,埋葬一段历史,因而彻底忘却,整个民族并不因为经历了什么而有所长进。巴黎是一个城市,也是一段历史缩影……你会感受一些他们的 历史观。”
==内容简介==
作者 林达就是写过几本“ 近距离看美国”的林达,也就是写作《在边缘 看世界》的那个林达。现在,她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 文学名著(《 九三年》)奔赴 巴黎。在 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 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于浓厚的 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本书包括:带一本书去巴黎; 奥斯曼和老巴黎; 塞纳河上 西岱岛;巴黎的教堂;圣 丹尼和他的 头颅等内容。
事实上, 这本书也可以起到为旅游者充当指南的作用,比如我们知道了 塞纳河上有 西岱岛, 巴黎城市改造的故事, 戴安娜喜欢的“里兹饭店”,那个“像里兹饭店一样大的钻石”的“里兹饭店”只容许住店客人进去,旁的人不能进去逛逛。遗憾的是,从我的阅读体验上来说,作者对历史故事的叙述远不如她讲美国的那两本流畅,并且现实的游历和历史的遐想这两者互相成为叙述的障碍。
==作者简介==
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的书,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图书目录==
带一本书去巴黎
奥斯曼和老巴黎
塞纳河上西岱岛
巴黎的教堂
巴黎是法国的象征
圣丹尼和他的头颅
安布 瓦斯的古堡
卢瓦河的地牢和诗人 维永
在 凡尔赛宫回看 路易十四
凡尔赛宫里的国会大厅
塞纳河边的 伏尔泰 咖啡馆
拉法耶特的故事
巴士狱还在吗?
加纳瓦雷 历史博物馆
寻找 雅各宾俱乐部
消失了的 雅各宾
协和广场上的 卢克索 方尖碑
杜勒里宫和圣·谢荷曼教堂
断头台的兴衰
先贤祠走访伏尔泰
卢梭手上的 火把
从 拿破仑回归 雨果
==文摘==
从拿破仑回归雨果
……
1840年底,在拿破仑去世19年之后,那百万孤魂野鬼依然游荡在昔日战场,他们也许还是一些老人梦中流着眼泪去伸手触摸的孩子。可是,对于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法国人,他们已经是被抹去的历史尘土。而伟人,却因传奇而再生。已经到了拿破仑“荣归故里”的时候了。
迎回拿破仑的法国当政者,是路易•菲力普国王。他的当政,是另一场被称为“七月革命”的武装夺权的结果,当然,这还不是法国的最后一场革命。雄壮的凯旋门刚刚完工几年,香榭丽舍大道挤满了迎接拿破仑的巴黎人。送葬的队伍是声势浩大的,而对于拿破仑的大军,他是孤身返乡。当他在灵柩中独自穿过凯旋门,耳边响起“皇帝万岁”的呼喊时,不知拿破仑是否想到,这个凯旋门,原本是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场上,留给士兵们的一个虚幻荣光的许诺。
拿破仑的灵柩,走的就是我们今天走过的这条路线,只是两边的景色和今天完全不同。香榭丽舍当然还远没有那么摩登,大宫小宫是60年后的1900年才建造的,亚历山大三世大桥,也是在差不多的时候才建造起来。这座桥是以俄国的皇帝命名的,这位沙皇曾经亲自赶来,为大桥安放了奠基石。他的爷爷就是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败给了拿破仑的亚历山大一世。时过境迁,俄国和法国已经结盟,大桥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他所建立的这个俄法联盟的。
拿破仑被安葬在荣军院的穹顶教堂,今天,这里是又一个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去看一眼的地方。这是墓葬设计的经典作品,确实非常值得一看。按说它也是地宫墓葬的形式,可是,设计师显然巧妙地打破了传统的构造,在安放棺木的位置,打通了地面与地宫的楼层阻隔。拿破仑墓不再给人以阴冷的感觉,肃穆的沉淀和光荣的上升,都以法国人特有的艺术方式,完美地得到了表达和兼顾。
在拿破仑的灵柩穿过凯旋门的45年之后,这个似乎是专为武士建造的凯旋门下,第一次举行了一个作家的葬礼,他就是维克多•雨果。这一天,全法国举国致哀。也许,这是从大革命以来,法国人第一次全体静默,第一次有机会共同反省和思索。
雨果笔下的大革命,是矛盾的,显然可以从中看到雨果的心灵挣扎。在《九三年》里,他列举着旧制度的残酷和不公正,列举着大革命对旧制度的改变,也列举着同时发生的大革命的恐怖和残忍。这一切都集中地、典型化地堆积在一起,似乎使人们无所适从。但是在法国,这是无数人看到的事实,这是无数学者列举过的事实。这似乎是作为文学家的雨果,也没有能力解决的悖论。然而,是雨果,第一次把善和人性作为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放在了法国人面前。
在雨果的一部部作品中,站在最瞩目位置的,是弱者,是没有阶级、地位、血缘、道德等任何附加条件的弱者。他把社会如何对待弱者,作为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放在了世界面前。
45年前,巴黎人倾城而出,送过凯旋门下的,还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伟人”。45年后,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这样一个变化。
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仓,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ref>[https://www.jianshu.com/p/077d748bcc93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简书网,2017-06-05</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带一本书去巴黎</big> '''
|-
|
[[File:0 (8)4576878097878.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048/20200621022005-1780481937_jpeg_500_754_56783.jpg/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6021293&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2048%2F20200621022005-1780481937_jpeg_500_754_56783.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里,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网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林达干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基本资料==
书 名:带一本书去巴黎
作 者: [[林达]] 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2-5-1
字 数: 140千
页 数: 287
开 本:32
I S B N : 9787108017079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定价:¥35.00
==推荐==
写美国的 林达又踏上了 浪漫花都之旅,然而,背负历史的所在总是沉重的:“一百年,可以积淀、挣扎、反思而产生 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陈出新,埋葬一段历史,因而彻底忘却,整个民族并不因为经历了什么而有所长进。巴黎是一个城市,也是一段历史缩影……你会感受一些他们的 历史观。”
==内容简介==
作者 林达就是写过几本“ 近距离看美国”的林达,也就是写作《在边缘 看世界》的那个林达。现在,她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 文学名著(《 九三年》)奔赴 巴黎。在 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 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于浓厚的 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本书包括:带一本书去巴黎; 奥斯曼和老巴黎; 塞纳河上 西岱岛;巴黎的教堂;圣 丹尼和他的 头颅等内容。
事实上, 这本书也可以起到为旅游者充当指南的作用,比如我们知道了 塞纳河上有 西岱岛, 巴黎城市改造的故事, 戴安娜喜欢的“里兹饭店”,那个“像里兹饭店一样大的钻石”的“里兹饭店”只容许住店客人进去,旁的人不能进去逛逛。遗憾的是,从我的阅读体验上来说,作者对历史故事的叙述远不如她讲美国的那两本流畅,并且现实的游历和历史的遐想这两者互相成为叙述的障碍。
==作者简介==
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的书,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图书目录==
带一本书去巴黎
奥斯曼和老巴黎
塞纳河上西岱岛
巴黎的教堂
巴黎是法国的象征
圣丹尼和他的头颅
安布 瓦斯的古堡
卢瓦河的地牢和诗人 维永
在 凡尔赛宫回看 路易十四
凡尔赛宫里的国会大厅
塞纳河边的 伏尔泰 咖啡馆
拉法耶特的故事
巴士狱还在吗?
加纳瓦雷 历史博物馆
寻找 雅各宾俱乐部
消失了的 雅各宾
协和广场上的 卢克索 方尖碑
杜勒里宫和圣·谢荷曼教堂
断头台的兴衰
先贤祠走访伏尔泰
卢梭手上的 火把
从 拿破仑回归 雨果
==文摘==
从拿破仑回归雨果
……
1840年底,在拿破仑去世19年之后,那百万孤魂野鬼依然游荡在昔日战场,他们也许还是一些老人梦中流着眼泪去伸手触摸的孩子。可是,对于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法国人,他们已经是被抹去的历史尘土。而伟人,却因传奇而再生。已经到了拿破仑“荣归故里”的时候了。
迎回拿破仑的法国当政者,是路易•菲力普国王。他的当政,是另一场被称为“七月革命”的武装夺权的结果,当然,这还不是法国的最后一场革命。雄壮的凯旋门刚刚完工几年,香榭丽舍大道挤满了迎接拿破仑的巴黎人。送葬的队伍是声势浩大的,而对于拿破仑的大军,他是孤身返乡。当他在灵柩中独自穿过凯旋门,耳边响起“皇帝万岁”的呼喊时,不知拿破仑是否想到,这个凯旋门,原本是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场上,留给士兵们的一个虚幻荣光的许诺。
拿破仑的灵柩,走的就是我们今天走过的这条路线,只是两边的景色和今天完全不同。香榭丽舍当然还远没有那么摩登,大宫小宫是60年后的1900年才建造的,亚历山大三世大桥,也是在差不多的时候才建造起来。这座桥是以俄国的皇帝命名的,这位沙皇曾经亲自赶来,为大桥安放了奠基石。他的爷爷就是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败给了拿破仑的亚历山大一世。时过境迁,俄国和法国已经结盟,大桥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他所建立的这个俄法联盟的。
拿破仑被安葬在荣军院的穹顶教堂,今天,这里是又一个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去看一眼的地方。这是墓葬设计的经典作品,确实非常值得一看。按说它也是地宫墓葬的形式,可是,设计师显然巧妙地打破了传统的构造,在安放棺木的位置,打通了地面与地宫的楼层阻隔。拿破仑墓不再给人以阴冷的感觉,肃穆的沉淀和光荣的上升,都以法国人特有的艺术方式,完美地得到了表达和兼顾。
在拿破仑的灵柩穿过凯旋门的45年之后,这个似乎是专为武士建造的凯旋门下,第一次举行了一个作家的葬礼,他就是维克多•雨果。这一天,全法国举国致哀。也许,这是从大革命以来,法国人第一次全体静默,第一次有机会共同反省和思索。
雨果笔下的大革命,是矛盾的,显然可以从中看到雨果的心灵挣扎。在《九三年》里,他列举着旧制度的残酷和不公正,列举着大革命对旧制度的改变,也列举着同时发生的大革命的恐怖和残忍。这一切都集中地、典型化地堆积在一起,似乎使人们无所适从。但是在法国,这是无数人看到的事实,这是无数学者列举过的事实。这似乎是作为文学家的雨果,也没有能力解决的悖论。然而,是雨果,第一次把善和人性作为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放在了法国人面前。
在雨果的一部部作品中,站在最瞩目位置的,是弱者,是没有阶级、地位、血缘、道德等任何附加条件的弱者。他把社会如何对待弱者,作为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放在了世界面前。
45年前,巴黎人倾城而出,送过凯旋门下的,还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伟人”。45年后,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这样一个变化。
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仓,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ref>[https://www.jianshu.com/p/077d748bcc93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简书网,2017-06-05</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