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素音''',英籍华裔女作家,社会活动家。<br>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韩素音<br>
| 图像 = [[File:韩素音01.jpg|缩略图|center|[http://yue.ifeng.com/news/detail_2012_11/04/18817779_0.shtml 原图链接]]]
|图像说明 = 英籍华裔女作家,社会活动家
== 人物介绍 ==
<big><big>'''韩素音'''</big></big>('''Elisabeth Comber'''''',1917-2012'''),原名周月宾,谱名周光瑚 (Rosalie Elisabeth Kuanghu Chow)。著名英籍华裔女作家,社会活动家。<br>
1917年9月12日, 韩素音 生于河南信阳 (Elisabeth Comber,1917-2012) , 祖籍广东五华县水寨镇,客家人。父亲 原名 周 炜 月宾 , 字映彤,是四川人,留学比利时,四川铁路局工程师。母亲是比利时弗拉芒人。 谱名 周光瑚 早年在贝满中学念书,1931年,还没满15岁时,在北京医院当打字员。1933年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1935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医。1938年回国,同年和国民党军官唐保黄结了婚,(后者于1947年阵亡) (Rosalie Elisabeth Kuanghu Chow) 。 归国期间 著名英籍华裔女作家 , 周光瑚在成都的美国教 社 会 医院工作,在院长的鼓励下,开始写第一部小说《目的地重庆》。1944年留学英国伦敦,194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返回香港从医。1952年周光瑚嫁与出版商康柏( L.F. Comber),改名伊丽莎白·康柏。随后两人移居到马来西亚柔佛州的新山,她继续行医;曾为新加坡南洋大学的创立而奔走。两人离婚之后她嫁与印度军队上校陆文星,曾在班加罗尔居住过一段时间 活动家 。<br>
1952年 1917年9月12日 ,韩素音 用英文创作的自传小说《瑰宝》 生于河南信阳,祖籍广东五华县水寨镇,客家人。父亲周炜,字映彤,是四川人,留学比利时,四川铁路局工程师。母亲是比利时弗拉芒人。周光瑚早年 在 西方世界引起轰动 贝满中学念书,1931年,还没满15岁时 , 奠定了她 在 国际文坛上 北京医院当打字员。1933年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1935到比利时 的 地位。1956 首都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医。1938 年 回国 , 据此改编的电影《Love is a Many-Splendoured Thing》获得 同年和国民党军官唐保黄结 了 三项奥斯卡奖 婚,(后者于1947年阵亡) 。 她的主要作品取材于20世纪中 归 国 生活和历史 期间 , 体裁有小说和自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 周光瑚在成都 的 作品陆续被翻译介绍成中文等17 美 国 文字。《残树》、《凡花》、《寂夏》、《吾宅双门》、《再生凤凰》等传记著 教会医院工 作 让世人了解她坎坷 ,在院长 的 鼓励下,开始写第 一 生以及作品所折射的20世纪中国历史背景。 部小说 《 早晨 目 的 洪流 地重庆 》 、《中 。1944年留学英 国 ,2001 伦敦,1948 年 》、《餐风沐雨》、《 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返 回 面》、《拉萨 香港从医。1952年周光瑚嫁与出版商康柏( L.F. Comber) , 开放的城市》以及《周恩 改名伊丽莎白·康柏。随后两人移居到马 来 传》等一批著作向世界介绍了中国 西亚柔佛州 的 历史与民族宗教、政治与社会进程、青年与知识分子以及妇女等多类题材 新山,她继续行医;曾为新加坡南洋大学 的 现实状况 创立而奔走 。 这些书籍曾一 两人离婚之后她嫁与印 度 有助于世界理性地看待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韩素音女士的英语 军队上校陆 文 学创作造诣堪称 星,曾在班加罗尔居住过 一 流,获得西方评论界公认,能拥有如此才华的华裔作家在西方文坛实属罕见 段时间 。<br>
作为社会活动家 1952年 ,韩素音 曾经常奔波全球各 用英文创作的自传小说《瑰宝》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奠定了她在国际文坛上的 地 位。1956年 , 向 据此改编的电影《Love is a Many-Splendoured Thing》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她的主要作品取材于20 世 界推介 纪 中国 生活 和 促进中印友谊 历史 , 受到毛泽东、周恩 体裁有小说和自传。20世纪80年代以 来 及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 ,她 的 接见。她用创 作 积蓄设立了5项奖金:“ 品陆续被翻译介绍成 中 外科学基金奖” 文等17国文字。《残树》、《凡花》、《寂夏》 、 “青年外语奖” 《吾宅双门》 、 “普 《再生凤凰》等传记著作让世人了解她坎坷的一生以 及 英语奖”和用于奖励优秀翻译 作品 所折射的20世纪中国历史背景。《早晨 的 “彩虹奖”和“印 洪流》、《 中 友谊奖”。1989 国,2001 年 》、《餐风沐雨》、《回面》、《拉萨 , 在韩素音 开放 的 资助下, 城市》以及《周恩来传》等一批著作向世界介绍了 中国 翻译协 的历史与民族宗教、政治与社 会 开始举办韩素音 进程、 青年 翻译大赛,此项大赛目前已经成为 与知识分子以及妇女等多类题材的现实状况。这些书籍曾一度有助于世界理性地看待历史与现实中的 中国 翻译界影响力最大的竞赛。1994年, 。 韩素音 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 女士 的 “理解与友谊国际 英语 文学 奖”。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中国人民友好使者” 创作造诣堪 称 号。她曾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总结为:“我的 一 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 流,获得西 方 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 评论界公认 , 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ref>[http://www.cmr.com.cn/html/zyfz/ckzl/msmj/8512.html 能拥有如此才华的 华裔 女 作家 韩素音:将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结合]</ref><br>在西方文坛实属罕见。
1970年代的中国 作为社会活动家 , 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 韩素音 的名字 曾经常奔波全球各地,向世界推介中国和促进中印友谊 , 只因她 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及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 的 一生是一部传奇 接见 。 有很多标签形容 她 用创作积蓄设立了5项奖金 : “ 中 国第一代留 外科 学 归来 基金奖”、“青年外语奖”、“普及英语奖”和用于奖励优秀翻译作品 的 铁路工程师 “彩虹奖”和“印中友谊奖”。1989年,在韩素音 的 女儿、比利时前 资助下,中 国 防 翻译协会开始举办韩素音青年翻译 大 臣的外甥女、后 赛,此项大赛目前已经 成为中国 驻英武官 翻译界影响力最大 的 妻子、穿行于东西方世界 竞赛。1994年,韩素音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 的 “理解与友谊 国际 文学奖”。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 友好 协会授予她“中国 人 士,以及毛泽东和周恩来传记的作 民友好使 者 ”称号 。 韩素音 她曾将自己 的 复杂身世和传奇经历使其自传完全超越一般 人 自 生轨迹总结为:“ 我 讲述 的 范畴 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 , 而是几乎见证了 奔向爱;离开 中国 近现代史 , 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广阔的文化视阈和深厚的民族内蕴 奔向中国” 。<brref>[http://www.cmr.com.cn/html/zyfz/ckzl/msmj/8512.html 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将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结合]</ref>
2012 19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音的名字,只因她的一生是一部传奇。有很多标签形容她:中国第一代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的女儿、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友好人士,以及毛泽东和周恩来传记的作者。韩素音的复杂身世和传奇经历使其自传完全超越一般人自我讲述的范畴,而是几乎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广阔的文化视阈和深厚的民族内蕴。 2012 年11月2日瑞士洛桑时间12:30,韩素音在瑞士小城洛桑的家中去世,享年96岁。
== 人物关系 ==
== 婚姻家庭 ==
'''爱情婚姻'''
*'''爱情婚姻''' 在马赛开往香港的海轮上,韩素音邂逅了生命中的第一任丈夫——唐保黄,这个毕业于欧洲学校,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智的侄子,以“意外飞来”的一本书开始了两人的谈话。他为国效力捐躯的想法迅速赢得了韩素音的好感,电光火石般的爱情滋生了,一九三七年两人到达武汉后,很快结为夫妇。<br> 只是两人的背景、身份、思维、价值观都有着太大的差异:素音结婚时已经不是处女的事实是唐保黄的致命伤,他以此攻击她、殴打她、谩骂她,无休止地虐待夹杂着反反复复的洗脑,他试图给她灌输中国贤妻良母的传统并改造她。而自我意识强烈的素音拒绝改造,但是情感上又和他丝丝相连,他反对她外出当医生,不愿对外承认她的混血身份。在他的同事——那些国民党高级军官的眼中,他的妻子不过是个笑柄。在长期的精神拉锯中,两人的感情消磨殆尽,连“貌合”都无法做到,素音更是被折磨到近乎崩溃的边缘。问题终于随着唐保黄一九四七年死于东北战场而解决。<br> 一九五二年,韩素音嫁给了英国出版商康柏(L.F.Comher),改名伊丽莎白·康柏。这段时间她前往马来西亚行医,并为新加坡南洋大学的创立而奔走。在自传里她曾坦言,嫁给康柏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一九四○年在成都收养的养女蓉梅,为了给她提供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br> 一九五六年一月,她接受了印度总督、前香港总督马尔科姆的邀请,去印度新德里度假。在印方提供参观的新项目中,有一项是参观尼印公路风光(由印方捐建),这个项目的中方负责人陆文星是个皮肤黝黑、长相魁梧的印度人,他担任了素音的向导。在前往孟买的时候,好消息传来了:大陆终于批准她回国访问、探亲,而陆文星开始为她准备行囊,并且一片深情:“去吧,二十年不见我也会等您的。”后来,他成了素音的第三任丈夫。<br> 在陆文星出现之前。韩索音生命里唯一的甜蜜是伊恩——《瑰宝》中的男主角原型。伊恩是《泰晤士报》的记者,澳大利亚人,他的父亲在一八九四年来过中国,同样也是记者的他还写过一本书《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伊恩在一九四八年的时候去过大西北,还游过敦煌石窟。相遇的时候他已经三十七岁,而她也已经三十三岁了。那时候孀居的韩素音带着女儿蓉梅,在玛丽医院做住院医生,她还没有从上一段婚姻暴虐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对感情谨慎而旁观。当时伊恩在新加坡已有妻室,后赴朝鲜战争,再也没有回来。<br> 从个人感情生活上来说,多灾多难的韩素音一直到中年才找到了她渴望的灵魂伴侣——印度上校陆文星,他聪明、和蔼、宽容,并且热爱中国,这完全符合韩素音对于祖国的感情。陆文星,他出身于一个良好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所大学的校长。他性格宽厚,和韩素音属于互补型,婚后夫妻俩感情甚好。陆文星对素音的言行,从不干涉,并且全力支持她的创作,在生活上、精神上都尽可能地体贴她,素音曾说过:“只要他在身边,就感到有无穷的力量。”<br> 韩素音每年大概有七个月在世界各地访问、演说,而陆文星则忙于自己的技术工作。只要有可能,他就陪她去世界各地访问,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间,他就曾多次陪同韩素音来到中国,夫妇俩为重修中印友好关系做了许多工作。一九九一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授予陆文星“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的光荣称号,并向他颁发了奖章,这也是友协的最高荣誉。韩素音也把自己的一部分稿费捐献给中国,设立了陆文星韩素音中印友谊奖、韩素音东西方科学交流基金会。 *'''子女'''
''' 韩素音曾经在成都生过一个孩 子 ,但是夭折了,之后她收养了两个 女'''儿,现在一个在新加坡一个在美国。
韩素音曾经在成都生过一个孩子,但是夭折了,之后她收养了两个女儿,现在一个在新加坡一个在美国。<br> 蓉梅是素音一九四○年在成都收养的孩子,《寂夏》有着一段专门的描述:“如果我不是小天竺街的一名助产土,我的生活中就不会有蓉梅,就不会有蓉梅这个名字使幸福之花在我心中怒放。”体弱多病的蓉梅使素音付出了无数心血,把《爱情至上》的电影改编权卖掉,就是为了给她做手术。
== 作品特点 ==
韩素音的作品主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生活和历史,写作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在特定的年代中,韩素音以英文写就的作品就像一个个出口,为全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可能。韩素音的中国情结,令她的作品中蕴藏着对中国深刻的了解。<br>
韩素音的作品主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生活和历史,写作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在特定的年代中,韩素音以英文写就的作品就像一个个出口,为全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可能。韩素音的中国情结,令她的作品中蕴藏着对中国深刻的了解。 韩素音的作品尽管描写的是她的个人家庭、家族生活史,但背景却是极其广阔的社会历史风云。她从个人和家庭的经历,衍生出历史事件和社会环境对她父亲、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书中所涉及的人物,都确有其人,并非作者杜撰,只不过是将有些人物改名换姓而已,以免引起误会或麻烦。而当谈到写作的动机时,韩素音说,是让那些对中国茫然不知或知之不多的外国读者有机会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她的作品具有对待历史的独特角度,她把个人经历和现代历史发展过程巧妙结合在一起,而其文字也具有优美、刚健和清新的独特风格。
== 人物成就 ==
'''文学'''
韩素音的主要作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生活和历史,体裁有小说和自传,先后出版了约40部著作,被翻译成多种 *''' 文 字。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她的作品陆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韩素音的作品包含着真实又富文采的回忆与记述,成为了西方读者认识中国、研究中国的必读作品之一。其自传体小说《瑰宝》(A Many-Splendoured Thing)奠定了她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1956年据此改编的电影《Love is a Many Splendoured Thing》(中译为"生死恋")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韩素英本人担任编剧)。学'''
'''外交''' 韩素音的主要作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生活和历史,体裁有小说和自传,先后出版了约40部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她的作品陆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韩素音的作品包含着真实又富文采的回忆与记述,成为了西方读者认识中国、研究中国的必读作品之一。其自传体小说《瑰宝》(A Many-Splendoured Thing)奠定了她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1956年据此改编的电影《Love is a Many Splendoured Thing》(中译为"生死恋")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韩素英本人担任编剧)。
韩素音跟新中国领导人交往密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多次接见过她并进行深谈,被誉为是继史沫特莱、斯诺以后,第三位与中国结下深厚情谊的外籍作家。韩素音每年有大半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演说,很多时候是做关于中国的演说。中国解放初期和外界隔绝,她因为身份特殊,认识的朋友又多,在 *''' 外交 上做了很多政府不能做的事情。上世纪 50-70 年代,她与陆文星多次来到中国,为重修中印友好关系做了许多工作。在中国时,她是陆文星的翻译,到了印度则反过来。她还被称为周恩来与戴高乐之间的"特使",许多国家也把她当作了解中国的渠道。'''
''' 韩素音跟新中国领导人交往密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多次接见过她并进行深谈,被誉为是继史沫特莱、斯诺以后,第三位与中国结下深厚情谊的外籍作家。韩素音每年有大半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演说,很多时候是做关于中国的演说。中国解放初期和外界隔绝,她因为身份特殊,认识的朋友又多,在外交上做了很多政府不能做的事情。上世纪 50-70 年代,她与陆文星多次来到中国,为重修中印友好关系做了许多工作。在中国时,她是陆文星的 翻译''',到了印度则反过来。她还被称为周恩来与戴高乐之间的"特使",许多国家也把她当作了解中国的渠道。
1989 *'''翻译''' 1989 年,在韩素音的资助下,中国翻译协会开始举办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此项大赛已经成为中国翻译界影响力最大的竞赛,它激励了广大青年学习外语的热情,推动了外语教学事业,促进了中国翻译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她捐资设立了韩素音青年翻译奖、中外科学基金奖、彩虹奖、中印友谊文学奖和普及英语奖。其中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是中国翻译界最高奖项,被称作翻译界的"奥斯卡"。
== 获得荣誉 ==
== 人物评价 ==
'''新浪网''':韩素音的英文造诣在当代英美文坛堪称一流,其精美、清丽、雅洁的文笔早在西方评论界获得公认。《瑰宝》中时时出现的景物描写、抒情段落都是优美的诗篇,饱含深情与哲思。在当今世界,像她这样能用英文写作并能在西方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华人寥寥无几。
'''伯特兰·罗素''':我花费许多时间阅读韩素音的作品,在一小时之内了解的东西,比我在中国待一年所了解的东西还多。
'''金坚范''':一如许多大作家,韩素音的本名周光瑚鲜为人知。她之所以要取这个笔名,是因为韩为汉的谐音,她是要尽自己微薄之力在世界上喊出中国之音。名标其志,数十年来,她不改初衷,身体力行,无愧于这一笔名。中国是韩素音根之所系,可谓"孤舟一系故园心"。
'''孟军''':"这里面除了回忆自己的生活以外,还有回溯先辈、观察当下、追踪时变。在很多时候,时代的进程、作者的生活、作品的写作是保持同步的。在中国现当代的作家当中,韩素音是罕见地具有极强历史意识的一个,她自觉地用自己手中的笔跟踪时代的流向,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忠实的历史记录。"
'''英国《观察家报》''':"把自传与现代中国历史融合起来"的写法"造就了一部杰作"。韩素音成功地将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体,既为20世纪的中国历史留下了一道侧影,也记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西方,韩素音几部自传性质的作品已成为西方读者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经典读本。
'''刘心武''':“我曾在南特和巴黎询问十名受过高等教育、职业不同的法国人,问他们读过哪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其中9人都肯定地回答:韩素音。”
== 人物言论 ==
我虽入英籍,但我根在中国。<br>
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br>
我想写一本关于父母亲的书,一本关于中国的书。这个念头像种子一样滋生发芽,长成了一棵有许多枝丫的树。一个人的生命在他祖先那里就开始了,又向后延续到他的子孙那里。未来是从昨天开始的。有人只看到断裂的地方,而不能把它连接起来;但我得做到这一点,做我自己这样的人,继续成长。我不愿成为一棵煞风景的伤残的树。<br>
中国是我最倾心的国度,我始终保持中国的灵魂,矢志不渝。
== 人物轶事 ==
'''更名'''
*'''更名''' 在旧中国,中国人在世界上为列强所歧视,那时期华人与白人生的混血儿也被视为有色人种而遭到歧视。小周月宾背着沉重的精神枷锁,她差一点成为无国籍之人,为了生存只得入了英籍。她说:"我虽入英籍,但我的根在中国"。更名为"韩素音",乃"汉属英"之谐音,表示我乃中华汉族人,今属于英国者。
*'''生死恋'''
1948 1948 年从英国返回中国后,韩素音有一段时间在香港行医。宴会上,她邂逅《泰晤士报》记者伊恩·莫里森(作品中为伊里奥·马克Mark Eliot),两人一见钟情,但伊恩已有妻室。为摆脱这段情感,韩素音回到重庆,不过时局动荡,她很快又回到香港。很快,朝鲜战争爆发,伊恩被派往战场并在朝鲜阵亡。她将这段感情经历写成了小说《瑰宝》。
== 人物纪念 ==
'''雕像'''
2008 *'''雕像''' 2008 年8月29日,瑞士瓦莱州州政府在圣彼埃尔·德·克拉日镇为作家韩素音举行了隆重的胸像揭幕仪式,瓦莱州教育和文化部长克洛德·罗科在韩素音胸像揭幕仪式上致词。他赞誉韩素音是"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的主要入门",说瓦莱州给韩素音以特殊荣誉,正是"强调书籍是构成与他人深度会合的机缘"。
*'''座谈会'''
2013 2013 年11月4日,为纪念英籍华裔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去世一周年,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对外友好协会联合,郫县文广局在成都召开世界著名作家韩素音纪念座谈会。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