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陈加林

增加 562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陈加林
陈加林:1962年5月生于贵州 安顺,汉族,中共党员 <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9%99%88%E5%8A%A0%E6%9E%97%EF%BC%9A1962%E5%B9%B45%E6%9C%88%E7%94%9F%E4%BA%8E%E8%B4%B5%E5%B7%9E%20%E5%AE%89%E9%A1%BA%EF%BC%8C%E6%B1%89%E6%97%8F%EF%BC%8C%E4%B8%AD%E5%85%B1%E5%85%9A%E5%91%98 陈加林:1962年5月生于贵州 安顺,汉族,中共党员],搜狐 - www.sohu.com/a...- 2017-12-25</ref>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贵州省文联委员。作品入展三、六、八届全国展和三、六、八届全国中青展并有多件作品获奖,著有《陈加林书法作品集》。2012.11.28---拟任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拟提名为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人选。
==艺术简历==
[[file:陈加林1.jpg|缩略图|[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8871/20181008163112-1885967002_jpg_268_338_17787.jpg/0 原图连接][https://baike.sogou.com/v64475725.htm?fromTitle=%E9%99%88%E5%8A%A0%E6%9E%97 图片来自搜狗网]]]
[[ 陈加林]]
1985年 入展郑州“国际书法大展”并入集《国际书法作品精选集》、入集《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集》(第三集)(河北)。
2002年 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陈加林书法作品集》。
2003年 入展首届中国 [[ 敦煌 ]] 国际书法艺术节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甘肃)、参加“中日和平与进步”国际交流笔会(安吉)作品入集《巨匠之光》书法集、作品参   加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书圣故乡国际 [[ 书画 ]] 名家邀请展作品集”、作品入展“贵州省文联成立五十周年”书画展入集《如歌岁月》作品集、   作品入集青岛、大连“林城飞虹”书美影集、入集“中国文艺家万里采风贵州行书画作品集” 篆刻作品入集中国、日本(贵阳-大阪)《篆刻作品集》及展览、 被省   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2004年 作品入选“全国百名书法名家作品集”、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展”。
2005年 作品被“中国书画”(第八期)杂志刊登。
另:传略及作品被多部辞书收入,数件作品被碑林勒石、[[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有多件作品在全国一些展赛上获奖及报刊登载,多幅作品被加拿大、美国、法   国、日本等外国友人收藏。
==社会评说==
陈加林作品
 
杜应国/文
我一向视加林为书法中的现代派,虽然明知他是从传统起步,并且一直也没有远离传统,但从与他相识起,就感觉他的字属现代书风,走的是拗、扭、怪、拙一路,   虽可理解,却很难欣赏。加林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法集《当代书法名家系列作品集·陈加林》卷(以下简称《名家集》),承他雅意,赠我一本。此前的2002年,他   已有《陈加林书法作品集》(以下简称《作品集》)一书面世,也曾赠我一册。暇时取出,对照着翻翻,竟意外发现,在所谓现代的外表之下,实则内含着一个传统深厚的加林。
===(一)===
说来也怪,在中国,书法恐怕是诸多传统艺术中最晚受到西方文化侵染,同时,又是最早受到现代化脚步致命打击的一门艺术了。百年前的废科举,兴学校之举,一   下就彻底终结了书法在谋求仕途经济方面的实用功能;随之教育普及,科技昌盛,现代印刷业蔚然勃兴,挟现代科学技术之神威的铅笔、钢笔,以其方便、适用,易   于书写,更易于随着教育普及而来的大众化接受方式而成为新兴的书写工具。硬笔取代软笔,中国的读书人迎来了第一波大换笔运动,传统书法全面式微,渐至退缩   为少数人拥有的一种爱好或修养。直到文革爆发,大字报铺天盖地,人人挥毫,举国泼墨的革命,竟随之衍生出一个副产品——毛笔字的普及。加林是六十年代生   人,他之学书是否受此影响,未敢妄断,但文革结束后兴起的全民书法热与此流风余韵有关,则殆是无疑。按说,八十年代勃兴的书法热,本该有个修复传统,回归   传统的沉潜时期,但封闭太久的中国,一旦改革开放,外面的新鲜空气蜂拥而入,形成又一轮西学东渐的 高潮,在此西风盛炽之中,趁隙而来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立即对中国书界产生了不可抗拒的诱惑和影响,于是,现代书风应运而起。被压抑太久的年轻一代,挣脱捆缚,放开手脚,尽情在那新辟出的一片天地里恣意纵横,   各展其长。于是,各种胆大妄为,惊世骇俗的破格与怪异层出不穷,乃至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恰好在八十年代初斩露头角的加林,自不可置身其外,将这一波汹涌   澎湃的浪潮挡住,更何况他当时所处环境,正是对各种新思潮都极度敏感,信息传播也是最活跃、最密集的大学校园呢。所以现代书风的浸淫,对加林这一代书家而   言,已是不可摆脱的宿命。这一点,在早先出版的《作品集》中就有明显例证,如极具装饰意味的《古典——现代》、具象化味道极浓的《家》,以及纯粹追求线条   表现的《非文字系列·选一》等,都属现代书风的作品。我曾亲睹加林挥毫,发现他不仅中锋侧锋并用,而且竖笔横笔兼施,竟至有时见他不是写字,而是画字。当   然,这也不算什么发明,米芾评论黄庭坚,就说山谷是“画字”。只是我当时不解,以为加林是故意离经叛道,而今方始悟到,加林的用心,实则是在摸索笔法的多   样化以及汉字结构变形处理的效果。也难怪后来 戴明贤先生评论加林,要说他“用笔八面出锋,用墨五色兼施”了。我想,如果没有那一段“现代性”的尝试与摸   索,加林的字恐怕很难收此奇效。
===(二)===
现代人崇尚自我,张扬个性,喜欢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就此而言,现代书风的兴起可以说是适逢其会,适应了现代人的精神需要和审美趣味。   而且,现代艺术中自由挥洒,随意、率性的一面,也与传统书法中不可多得的某种即兴状态有其暗合或相通,如草圣张旭以髪濡墨,醉后狂书之类。但书法毕竟是一   门艺术,有着它不可违反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法则,并非真如五花八门的西方现代派,任何一个随意的行为都可名之为艺术。至于有人将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 媚”推到极端,有拙无巧,以丑为美,视笔法墨意若无物,那就连书法都谈不上,更遑论艺术了。在关乎传统与现代的评价方面,我最欣赏 戴明贤先生提出的“尚备”之说。先生有云:“如果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然则今人应尚什么呢,应当‘尚备’,崇尚千年书法所积累起来的一切法,一切艺,一切书风,一切个性。”(《书法:艺术世界的独行客》)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了如此深厚的根基,寛广的胸怀,又何愁书中无个性,笔下无自我呢?所以,愚意以为,今人若能将“尚备”与现代人“崇我”、“尚独(独立、独特等)”的自由观念结合起来,那倒是极有可能为中国书法另开新境,别辟新路,闯出一片更寛广的天地来的。当然,现代人中,也有耐不住寂寞,心浮气躁,容易受到现实利益诱惑的一面,所以,书界之中自难免也有以花哨为新奇,以浅薄为荣耀的无聊之辈,每以所谓的惊人之语或惊人之举,弄出些动静,以显瞩目,这就有违书法之道了,姑置勿论。
”推到极端,有拙无巧,以丑为美,视笔法墨意若无物,那就连书法都谈不上,更遑论艺术了。在关乎传统与现代的评价方面,我最欣赏 戴明贤先生提出的“尚 备”之说。先生有云:“如果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然则今人应尚什么呢,应当‘尚备’,崇尚千年书法所积累起来的一切法,一切艺,一切书风,一切个性。”(《书法:艺术世界的独行客》)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了如此深厚的根基,寛广的胸怀,又何愁书中无个性,笔下无自我呢?所以,愚意以为,今人若能将“尚备”与现代人“崇我”、“尚独(独立、独特等)”的自由观念结合起来,那倒是极有可能为中国书法另开新境,别辟新路,闯出一片更寛广的天地来的。当然,现代人中,也有耐不住寂寞,心浮气躁,容易受到现实利益诱惑的一面,所以,书界之中自难免也有以花哨为新奇,以浅薄为荣耀的无聊之辈,每以所谓的惊人之语或惊人之举,弄出些动静,以显瞩目,这就有违书法之道了,姑置勿论。 而加林的可贵正在于,即使是在他最热衷于现代书风的探索与寻觅时,也从未放弃对传统笔法的钻研和训练。有朋友告我,说加林多年来一直临写不辍,有时甚至到   了足不出户,十天半月难见踪迹的地步。这一点我信,只要看看收入《作品集》中的临颜真卿《祭侄稿》帖,就不难明白他在传统笔墨上花的功夫。亦有朋友说,加林的最大特点,就是学书极有灵气,他的艺术触觉十分敏锐,对新东西极为敏感,特别善于吸收,提取,东偷一点,西偷一点,为我所用,化于无形,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书风书貌。此亦为识者之论。且看最新收入《名家集》中的诸多作品,不惟写得气韵开张,很见功底,而且章法布白皆极有讲究,如草书斗方《抱琴看鹤去,枕石待月归》、草书《元人陈旅诗》轴、草书《 陈宏爵诗·繁花河》轴、草书《诗三首》横幅等。而隶书《妙画殊无意,残书若有思》一联,则写得舒缓沉静,一派清雅平和之气。中国书学向有碑学与贴学之分。一般而言,碑拙而帖巧。汉魏时代是碑学的高峰,晋唐以后则是帖学的胜场。自从引领中国书法上千年的 二王横空出世,帖学便成为一统天下的主流,从中演化出来的馆阁体,更是成为科举制下文人必备的技能训练;直到清代,随着文网苛酷,学术界复古主义思潮抬头,碑学才又取代帖学,成为书学的正宗。加林自言,他更看重拙,多年追求的也是那股拙味。但拙有稚拙与厚拙之分,前者单薄,无趣无意,谈不上笔法;后者则需广搜博取,厚积薄发,方能做到拙中有巧,平中见奇,耐人咀嚼,耐人寻味,此正所谓大巧若拙之意也。《名家集》中以草隶为主的书体,映证了他长期主攻碑、隶的特点和路径,然从整体上看,无论是他的笔法还是结体,都可看出他以隶入草而诸体兼攻,以碑为主而碑、帖并取的丰富与多样,不愧是加林书艺追求的又一总结。
不敢说加林已经达到了“尚备”的境界,但他开放的胸襟,沉潜的心态,刻苦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却使他站到了一个难得的高度,并能始终保持其某种前沿性的姿态,身处潮流之中而又不为潮流所困所惑乃至所挟,以少有的理知和清醒,咬定青山不动摇,一路而下,终于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成为省内书风的重要引领人之一。其作品不仅屡获重奖,而且被多家艺术单位收购或收藏。
===(三)===
书法史上有个很有名的故事,说的是两位清代书法家——[[翁方纲]]与刘墉之间的一场争论。刘墉有个学生名戈仙舟,是翁方纲的女婿,有次拿了一幅刘墉的作品向 翁请教,翁看后不屑一顾,说:你去问问尊师,他的笔下哪一笔是古人的?戈将此话转告刘墉,刘墉反唇相讥曰:你去问问尊翁,他的笔下哪一笔是自己的?
这场有我无我之争,其实牵扯到的是一个艺术的本质问题,即书法艺术应不应该表现自我?它仅仅是对既有的古人笔法的一种再现呢?还是也应该体现作者的心性或个性,是书写者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可以说,这是书法艺术所面对的一个永恒矛盾。
书法是从汉字书写中脱胎出来的,因此,它对汉字有一种无法摆脱的依附关系。即使作为一门独立的、纯粹形式化的艺术,书法本身的独立品格和审美功能,也必须   以它所书写的文字内容为基础,为前提。这就先天注定了书法艺术的某种狭隘性与局限性:它只能在汉字构成的有限空间里去寻求自己的无穷表现。而汉字作为一种   约定俗成且高度成熟的文字符号,它的形态结构——点横撇捺竖钩等等笔划、笔顺的排列组合,都是依一定规律而固定化、模式化的,不能随意拆解。书写既要符合   文字规范,又要符合笔法规范。那些表面看似简单的点线运动,行笔、运笔都须严格遵循技法,一笔一划皆有来历,如此经过反复摹写,长期训练,方能收运用自如之效。此即所谓法度。这样,也就构成了对书法艺术的双重制约:文字规范的制约和技术规范的制约。而书法艺术所特有的魅力、矛盾和 张力,也正在于此:既要遵循规范,又要超越规范;既要无我又要有我;既要循规蹈矩,又要逾矩破格。换言之,书法也是一种悖论——它要在固化中求变化,以有限寻无限,从共性求个性。真是难乎矣哉。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一个训练有素的作者,在他笔飞墨舞的挥洒中,那些线条运动的轨迹与节奏,也时常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书写者个人的情趣、心绪、学养、个性、乃至品格,从而传达出某些字形字意之外的信息,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蕴涵。在这个意义上,书法是技巧而又非止于技巧,是形式而又超越了形式。
在一次私下交谈中,加林曾语出惊人,略谓:现如今的书法,还多只在形而下与形而上之间徘徊,还没有直指艺术的本质,达到大美的境界。此语令我深思:纯粹形式化的书法,也有形而上的追求么?那是什么呢?所谓艺术的本质及大美云云,就书法而言,其意指何在?
词条标签:
 
文化人物
 
==视频==
===陈加林丨心与道合 意到笔随2018年10月9日发布===
{{#iDisplay:f0738z065wc|640|380|qq}}
==信息来源==
32,2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