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厍公山

增加 32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厍公山.jpg|缩略图|居中|[ 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占地面积: 1.33 公顷
著名景点: 旗杆石、采药径、洗鹤滩、   白雪庵、藏书岺、放鹿亭、鼓琴矶、聚星崖、   览德坡、陆宝村、二峰啸亭、厍公庵
教 派: 道教
|}
'''厍公山''',人文历史悠久,为松郡九峰中第二山。位于 [[ 上海 ]] 松江佘山镇境内,凤凰山之南,在县城北约11.5公里。主峰海拔10余米,境内森林繁茂,为佘山九峰十二山中山林面积最小的一座山。因其山形如书轴,正当凤嘴,古人将厍公山比作一轴宝书,与凤凰山一起喻为“丹凤衔书”。
清诸嗣郢《[[九峰咏]]》载:“秦时亢桑子(厍公)隐居于此,乃山名之源。”厍公著有《[[亢桑子]]》三卷。原九峰第二峰为陆宝山,与厍公山隔溪相对,石少土美,人争取之,明代即已夷为平陆,后人乃以厍公山代陆宝山列为第二峰。厍公山山体虽矮小,无岩壑之幽,但林木茂盛,也自玲珑可爱。<ref>[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c6bc390102vqvm.html 《登厍公山怀作》 ], 新浪网 , 2015-07-06</ref>
==厍公山介绍==
厍公山位于佘山镇境内, [[ 凤凰山 ]] 之南,在县城北约11.5公里。因其山形如书轴,正当凤嘴,古人将厍公山比作一轴宝书,与凤凰山一起喻为“丹凤衔书”。清诸嗣郢《[[九峰咏]]》载:“秦时亢桑子(厍公)隐居于此,乃山名之源。”厍公著有《[[亢桑子]]》三卷。原九峰第二峰为陆宝山,与厍公山隔溪相对,石少土美,人争取之, [[ 明代 ]] 即已夷为平陆,后人乃以厍公山代陆宝山列为第二峰。山高约10米,周长约半公里,山地面积20亩,为九峰中最小的山丘。厍公山山体虽矮小,无岩壑之幽,但林木茂盛,也自玲珑可爱。
==历史文化==
在山之阴曾有藏书岺,山腰有洗鹤滩、鼓琴矶、采药径、放鹿亭,山麓有览德坡、 [[ 白雪庵 ]] 和聚星崖,山下有旗杆石、陆宝村等。厍公山历代名人辈出,这里既是秦时亢桑子(厍公)隐居之地,又是陶宗仪携客饮酒吟诗处。在古时,仅山上百年以上古树名木就多达数百棵,四周分布着众多道观寺庙,是宗教活动盛行的 [[ 地区 ]] 。明清之际,厍公山林木翳然。
厍公山位于上海松江西北境内,是海上名山“松郡九峰”之一,方圆百亩。厍公山东接东海,西靠青浦朱家角古镇,南依佘山和辰山,北临凤凰山。
==地质地貌==
厍公山地处长江 [[ 三角洲 ]] 前缘河口滨海平原,周边高峰林立。因其山形如书轴,正当凤嘴,古人将厍公山比作一轴宝书,与凤凰山一起喻为“丹凤衔书”由中生代熔岩与火山碎屑岩构成,局部有粗面流纹岩、英安流纹岩、粗面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明清之际,厍公山林木翳然,黑松、油桐、 [[ 毛竹 ]] 、广竹、等林木茂盛,也自玲珑可爱。
==气候==
厍公山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域,受冷暖空气影响, [[ 四季 ]] 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盛行西北风,受大陆风侵袭,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盛行东南风,受来自海洋风控制,天气炎热多雨;春秋季为冬夏季风交替 [[ 时期 ]] ,常形成冷暖干湿多变等不稳定天气,又由于冬夏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一,造成年际变化上的差异。
==植被==
厍公山原生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合林,次生林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主要有水杉、柳杉、 [[ 黑松 ]] 、香樟、白榆、榉、槭、悬铃木、青枫、梧桐、女贞、毛竹、蔑竹、棕榈等。
==自然资源==
嘉庆府志记载有“十景”:
旗杆石:位于山下田中。旗杆石,古代是用来标榜身份、光宗耀祖的。 [[ 古代 ]] 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就可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旗杆石,以此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后辈。它是古代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花钱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二是旗杆竖立后,作为后人 [[ 学习 ]] 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晚清时期,例贡生的增多,竖立功名旗杆的排场也加大,首先请石匠做旗杆夹、木匠做旗杆等,然后请 [[ 唢呐 ]] 班吹奏,最后宴请官员、嘉宾、族老、亲戚等等。旗杆夹其实是两块条石竖立组成,条石规格为:×面宽12厘米×总高1900厘米,条石埋入地下50厘米,露出地面上的条石各开两个通孔,在清康熙之前的旗杆石上孔为12.5×7.5厘米的长方孔,下孔为9×9厘米的菱形孔,两孔中心相距85厘米;在清康熙之后的旗杆石上孔为9×9厘米的菱形孔,下孔直径为10厘米的圆孔,两孔中心相距65厘米;两条旗杆石相距约33.5厘米。旗杆选用约大于33厘米大口径的杉木,高度达十几米,旗杆的下半部开凿有两个孔,与旗杆夹的孔相一致,用硬质杂木做成的销将旗杆与旗杆夹连接起来。 [[ 旗杆 ]] 的上半部有一定讲究,若是进士出身的旗杆上半部将做两个四方斗,举人做一个四方斗,贡生没有斗。旗杆的顶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不同,文功名顶部多雕成笔锋,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多雕刀戟或镌座狮。功名旗杆的主人署名则在旗杆夹的正面体现,左边条石上雕刻主人得功名的 [[ 时间 ]] ,右边条石上凿刻主人获得具体功名。功名高低在旗杆上除了在旗杆上端区别外,还与旗杆底部的础石有关。旗杆底部都有磐石垫底,举人、进士无需再垫础石,而贡生等则需在磐石上加一块圆础石。
洗鹤滩:乃厍公养鹤处,旧时常有 [[ 松鹤 ]] 集憩于此,滩水之形亦酷似丹鹤独立。滩水东流入鼓琴矶。山风劲吹,松涛阵阵,山峦回响,使岱阴越发险而奥,幽而奇。清人萧儒林诗:“石坞松围万顷阴,纡回鹤径入萧森。凌晨海雾平清涧,向夜江涛卷碧岑。脂落悬崖收圃药,响连幽洞听鸣琴。”
藏书岺:厍公藏秘书处,《[[庄子·天道]]》:“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
厍公庵:诸嗣郢建,内中供奉厍公。
诸嗣郢,字越臣,一字乾一,又字琴庄,别号松错,青浦人。董其昌视其为千里马。因读书于九峰别业,学者称之九峰先生。19岁为郡学生,正值 [[ 明代 ]] 清代鼎革之际,家业播迁,无用世意,放情山水,拍浮纵饮。清代顺治十七(1660年)举人,十八年(1661年)进士,未廷对,南归省亲。会奏销狱起,被摈落,遂绝意仕进。倾囊中金,搜治岩壑,疏凿川沼,发奇剔隐,遍于九峰。晚好二氏学,放养六畜,给资本,劝勉屠夫改业。曾与昆山叶方蔼为友。叶方蔼字子吉,号訒庵,有过一起归隐的约定。诸嗣郢特地为他修建了吉亭、訒斋,又寄当归劝其早日践约。清代 [[ 康熙 ]] 二十一年(1682年),叶方蔼卒于京师。十二月,诸嗣郢卒,享年59岁。
厍公山(即松郡九峰)的道教医药学的理论核心是以“精”为本,保“精”为先。 [[ 厍公山 ]] 道教医药(松郡九峰实为一体,九山相连)受吴越文化的影响,吸收了吴越文化中“养精”、海纳百川理论,在医药理论上是以精惟本,保精为先。《[[景岳全书·脾胃]]》中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充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黄帝《[[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清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中说:“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从以上这些文献上可以看出,”精“是人生命之来源,人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此,厍公山道教医药中特别注重“精”的保养。自从小昆山(松郡九峰)道教创建以来,松郡九峰的道医们(如薛道人)就源源不断地从民间吸取 [[ 营养 ]] ,引进技术,将流行在民间的各种健身养气法收入道教,加以宗教化地改造,纳入道教医药体系中,成为松郡道教医药体系中“养精”方法的准则。在用药治病疗伤 [[ 方面 ]] ,道医们也是以养精、润精、藏精、补精为主要治疗方法。
==道教绘画==
改琦松江府城隍庙神像图轴
清代 [[ 道教 ]] 绘画。所绘天尊、太上老君、雷天君、东阳观主等神像,都不雷同,姿态各异,极为传神。
九峰三泖图
九峰三泖指松郡九及松江、青浦、金山至浙江相连的小湖荡。“九峰三泖”是一处山水胜地,也是道教胜地。此幅画也是 [[ 中国 ]] 南宗山水画与海派 [[ 书画 ]] 的主要源头。
==交通==
== 参考 来源 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