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郭楚望

增加 23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郭 楚望 
| 英文名 = Mian Guo
| 图像 =
[[File:F636afc379310a55285abda8be4543a98226106b.jpg|缩略图|center|[https://baike.baidu.com/pic/%E9%83%AD%E6%A5%9A%E6%9C%9B/4904536/0/f636afc379310a55285abda8be4543a98226106b?fr=lemma&ct=single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郭楚望/4904536 来自百度]]]
| 图像说明 = 郭 楚望 |center
|出生日期 = 约1190年
|出生地点 = 永嘉(今浙江温州)
|籍贯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姓郭、名沔、 字楚望
| 职业 = 蜀派古琴演奏家、教育家
| 主要成就 = “浙派古琴”鼻祖,浙派音乐创始人
}}
'''<big>郭楚望</big>''' <p style="text-indent:2em;">(约1190—1260) ''' 郭沔,郭楚望 ''' ,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杰出的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浙派古琴”创始人。<p style="text-indent:2em;"> ''' 楚望''' 以琴知名,终身未仕,曾在张岩门下做清客,将南宋大臣韩肖胄祖传古谱和民间传谱合编为《琴操谱》十五卷、《调谱》四卷。因感政治腐败,犹如云雾遮蔽九嶷山,遂作琴曲《潇湘水云》抒发对故国的眷恋之情,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另有《泛沧浪》、《飞鸣吟》、《秋鸿》等,均流传于世。
<p style="text-indent:2em;"> ''' 郭楚望 ''' 一生清贫,他早年曾在临安(今杭州)一个好琴官僚张岩家里当清客。在张岩家里,他接触到了多种古琴谱本。离开张家后, ''' 郭楚望 ''' 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p style="text-indent:2em;"> ''' 郭楚望 ''' 开创一家琴风,从吴派中分离出来,名噪一时。他的学生刘志方,在当时也非常有名。
刘志方传其琴艺与毛敏仲、徐天民形成著名的浙派。 ''' 郭楚望 ''' 实为浙派的创始人。
==人物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 ''' 郭沔,郭楚望 ''' ,浙江永嘉人,南宋后期著名的浙派琴家。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宋太宗的提倡,琴在文人士大夫中间十分盛行。范仲淹,崔遵度、欧阳修等名士均以弹琴知名。但在艺术上有成就的还是一批依附于名士的清客。他们由于演奏风格、理论主张、师承渊源的不同,可分为京师(汴梁)、江西、两浙等琴派。京师派较多保留北宋宫廷所藏古谱——阁谱的原貌,风格偏于“刚劲”;江西派所弹谱本比阁谱“声繁”,风格偏于纤丽;两浙派兼有两者之长,宋人成玉?曾有“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评语。此派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主张创新,反对墨守成规,因此,在琴坛上有较大影响。
<p style="text-indent:2em;"> ''' 楚望''' 的一生,几乎始终过着清贫的布衣生涯。赵宋南渡,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嘉泰、开禧年间(1201—1207年),作为南宋政治、文化的中心,诸多琴家交往频繁,其中不乏一些身居高位的人物,宰相韩侂胄及属僚光禄大夫张岩,司农卿杨瓒等。更有一些造诣精深的琴人聚集在他们周围,如 ''' 楚望''' 即为其中值得注意的人物。 ''' 楚望''' 在整理旧谱、提倡创作、传授琴艺方面,颇为时人推崇。中年时,在当时的主战派人物韩侂胄僚属张岩门下做清客。张岩收藏有“阁谱”和各地通行的“野谱”,这对于 ''' 楚望''' 开阔眼界,广泛学习传统,提高艺术修养,是十分有益的。当他住在张家期间,传授名曲《乌夜啼》,并和张岩合编与张岩所藏及韩侂胄家祖传古琴谱和民间琴谱,成《琴操谱》15卷。<p style="text-indent:2em;">开禧三年(1207年),宰相韩佗胃为了收复失地,免得每年向金人交纳数以万计的“岁贡”,发动了“开禧北伐”。这次战争,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和种种矛盾,结果以失败告终。战败后,南宋政府答应了金人的无理要求,用韩佗胄的头和岁贡三十万两,签订了“和议”。对于南宋政府丧权辱国的行径,朝野震动,群情激愤。有的大学生作诗讽刺道:“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仇共戴天”。韩侂胄以北伐败绩被诛,张岩因御史章燮奏劾受贬。 ''' 楚望''' 深感国事日非,恢复无望,因此离开张家去过隐居南岳衡山,泛舟潇、湘江上,眼望九嶷山云雾蔽日,顿生满眼风雨、国家将亡之感。他有感于朝廷的腐败,时代的黑暗,愤笔疾书,创作名曲《潇湘水云》以寄忧思,《潇湘水云》,被认为是爱国思想、艺术性和技巧性都达到了最高境界。同一时期,还作有《秋鸿》、《飞鸣吟》、《泛沧浪》、《春雨》等琴曲,大多为即景抒情之作。
==《潇湘水云》==
<p style="text-indent:2em;"> ''' 郭楚望 ''' 的琴曲作品非常丰富,包括:《潇湘水云》、《泛沧浪》、《步月》、《秋雨》等。
《潇湘水云》,取意潇湘之水欲连天,云蔽九嶷,风云变幻,影涵万象之意,借以舒志。其曲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是历代琴曲中的顶级之作,一向被历代琴家给予特别的重视。
<p style="text-indent:2em;">《泛沧浪》志在驾扁舟于五湖,弃功名如草芥,载风月而弄云水,渺世事之若浮沤,道弘今古,心合太虚,也是一首古琴名曲。
<p style="text-indent:2em;">《潇湘水云》是 ''' 楚望''' 住在湖南衡山附近潇、湘两水交会处的小山村时,遥望远处被云水遮盖的九嶷山,激起无限的感慨而创作的。九嶷山是传说中贤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成为贤明的化身。 ''' 楚望''' 正是借九嶷山为“云水所蔽”的形象,寄托他对现实的黑暗与贤者不逢时的义愤。《潇湘》一曲是 ''' 楚望''' 内心矛盾的揭示,而《泛沧浪》则是矛盾的解决。在这首小曲中, ''' 楚望''' 通过泛舟高歌的形象,抒发了他与南宋统治者不合作的政洽态度。至于《秋风》、《步月》,则是借秋风明月的描写,抒发了他离开临安后内心的忧愤与自疚。<p style="text-indent:2em;"> ''' 楚望''' 创作的原谱现已无存,但是明·朱权《神奇秘谱·霞外神品》却收有宋代徐天民所传《潇湘水云》与《泛沧浪》两曲的乐谱。从该谱来看,两曲所用三度进行,76的典型音型,六度、七度大跳及变化音#1等,均与《白石道人歌曲》、《事林广记》等书所载宋词音乐的特点大致相同。这个事实,不仅说明该谱可能保存着 ''' 楚望''' 创作的原貌,而且说明 ''' 楚望''' 可能是吸收了宋代民间音乐的滋养而进行创作的。
<p style="text-indent:2em;"> ''' 楚望''' 在艺术上十分善于运用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塑造极为生动的艺术形象,如他的代表作《满湘水云》就好比是一幅极美丽的风景画,不过作者并没有在自然景色上作过多的描绘,他的主要笔墨还是用在写情上。为此作者特意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第二至三段,情绪开始酝酿,出现了G羽调式的主要主题:
<p style="text-indent:4em;">乐句结束在不太稳定的属音上,造成一种恩绪万千的感觉。结尾出现了C商调式的“水云声”:
<p style="text-indent:4em;">为前面内心情感的描写作了衬托。第四段情绪开始激动,主要主题以合并的形式作了再现:
<p style="text-indent:2em;">古人评语“至此为满天风雨”,看来是有道理的。最后又再现了变化后的“水云声”,第八至十段,经过过渡又转入一种新的意境,从而结束全曲。再如他的《泛沧浪》这首抒情小曲,主要通过上下句的歌唱性主题的陈述和变化,塑造了泛舟高歌的形象:
<p style="text-indent:2em;">但是第三段也吸收了部分劳动号子的音调,表现泛舟行进的场面,作为陪衬。由此可见,郭沔在创作中由于倾注了他的全部激情,音乐主题的变化反复与感情的阵阵波澜始终紧密结合,恰当地处理体现特定美的“水云声”和泛舟行进的摹写,因而成功地创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p style="text-indent:2em;"> ''' 楚望''' 在艺术手法上也有新的创造,如《潇湘水云》结束部分,第九段主题音调通过新加入的变宫音和又收又放、灵巧跌宕的节奏变化,给人以新鲜感。接着第十段在转入下属调把听众引入新的意境中去以后,又突然转回原调结束。此外, ''' 楚望''' 还通过往来、应合及左手荡吟等指法,巧妙地运用按音色彩的变化和旋律上的复调因素,它们对于意境的创造都是十分有效的。
==郭楚望与南宋浙派琴文化==
<p style="text-indent:2em;"> ''' 楚望''' 再也没有回到杭州, ''' 楚望''' 死后,他的谱集都给了他的学生刘志方,而后又传回了杭州。刘志方、浙江天台人,生平不祥,作有《忘机曲》、《吴江吟》等曲。
<p style="text-indent:2em;">《忘机曲》由两个乐段加一个泛音的尾声组成。其内容描写《列子》里渔翁与鸥鹭的故事:有一个渔翁起先没有存伤害鸥鹭之心,所以每天到海边总得到鸥鹭的亲近。有一天他忽然起了捕捉它们的念头,再到海边去时,鸥鹭就都飞走了。这首琴曲规劝人们要心地善良,不要存有害人之心。它也说明作者不满于社会的黑暗现象,但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刘志方的学生有毛逊等人。
1,4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