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次編輯
變更
周廷儒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周廷儒| 图像 = <img src="http://h.bytravel.cn/ren/2/head/20166.gif" width="250px"> <br> [http://ren.bytravel.cn/history/2/zhoutingru.html 来源网页]}} ''' 周廷儒 ''' (1909~1989),中国地貌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学报》副主编等职。30年代初,曾到大理及鸡足山进行野外工作。还参加嘉陵江考察队;参加中央研究院西北史地考察团;参加华南地貌考察。
他与施雅风、陈述彭撰写的《中国地形区划草案》首次提出中国地形三大区划分的思想。在中苏合作新疆综合考察工作中任中方地貌组组长,与人合作编写了《新疆地貌》一书。重建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自然地带和自然区。
=经历=
1933年毕业于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士学位,留校任教。
1935—1942年,先后任教于杭州高级中学、西南联大、复旦大学。
1940—1946年任中央研究院重庆北碚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参加开发大西北实地考察研究四川、青海、甘肃一带国土、资源和嘉陵江流域地理,沿江步400千米,绘制了嘉陵江曲流分布图。
在1942年夏以“西北史地考察团”成员的身份发表了《甘肃、青海地理考察纪要》及区城地理、地貌学方面的论著。
1946年获“庚子赔款”名额赴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
1950年,满怀报国大志的周廷儒先生,回国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地理系教授。
1952—1983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
1951年参加内蒙铁路选线考察。
1952年参加华南自然地理考察。
1956年参加中苏合作新疆综合考察工作,直至1959年,足迹遍及全疆,并主编《新疆地貌》专著。
1957年,攀登天山山地,重点考察了伊犁谷地和大、小尤尔多斯盆地等水草资源丰富的谷地,并到达吐鲁番、焉耆等地。
1958年,考察南天山和塔里木盆地,并亲率科学考察小组对塔里木河中游作专门考察。
1959年,考察塔里木盆地南缘及昆仑山脉北坡地区。通过实际工作,对新疆的地貌、自然地带分异规律、第三纪以来自然地理的演变等,都有精辟的论述发表,并参与撰写、主编新疆综合考察队地貌考察组的主要成果《新疆地貌》专著。
1960年撰写了《中国第三纪第四纪以来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分化》论文,研究了新生代时期自然地带分异的规律,重建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自然地带和自然区。
196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创建“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室”,到内蒙凉城、山西大同等地开展第四纪古地理研究。
1972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他被聘为委员,历时4年完成了《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分册的编著任务。
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期间历任:中国地理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报副主编、国家教委教材编审委员会地理组委员、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1982年出版专著《古地理学》。与此同时,他登庐山、上黄山,亲临实地考察,致力探讨举世瞩目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
1984年周廷儒先生在北京市地震地质会战总结大会。
1986年,周廷儒先生参加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1987年周廷儒先生参加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国际环境影响评价学术会议。
1987年周廷儒先生会见日本大阪大学、神户大学来访地质教授。
1989年7月18日卒于北京。
<ref>[https://zhoutr.bnu.edu.cn/sy1/index.html 周廷儒院士纪念网] </ref>
=主要成就=
*开创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的研究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想身临其境地观察到大陆、平原、山脉和海洋的巨大变化是做不到的。地球发育史上,短暂的自然现象及其演变,虽不能亲见,但可从历史记载,地球本身的遗迹并借助于仪器、分析试验等手段,测出其全部过程。人们利用这些史料和实地考察所得的资料,推论出在以前的地质时期自然界的变化,重建过去的地理环境,这就是古地理。在了解古地理的基本概念。周廷儒说:“我在长期从事地貌、区域自然地理的考察和研究中发现,现代地表自然界的每一个特征,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如果不去查明它的全部历史过程,要想了解现代自然界规律的特点是不可能的。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知道现在。而只有了解现代自然地理过程,才能为预报将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因此,研究古地理不仅是为了了解现代,更重要的是为了预报将来。这种预报对于正确从事大规模改造自然的实际工作,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阐明了研究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例如,为解决中国东部土壤“南酸北碱”的问题,合理地制订出改造方案,就必须弄清楚过去的形成条件和发生强度,以便了解现代过程的性质和将来的发展方向。再如,研究古地理也有助于解决自然进化问题,以及地球生命起源等理论问题。第三,只有揭示地质时期沉积作用各种条件的演变,才能探明矿床带的形成,这对寻找矿产提供了可靠依据。特别是应用全部古地理知识编制古地理图,能够清楚地阐明沉积矿,如煤、石油、天然气、盐、石膏、外生铀矿等的分布规律。因此,研究中国新生代古地理更具有实际意义,它将为中国寻找经济建设所需的大量资源财富作出贡献。
“如何揭示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的面貌?”周廷儒说:“在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自然界给遗留下来许多和现代有关的痕迹,易于进行观察和对比,再应用综合的观点和专门的方法(如岩性分析、生物化石的特征、重力计算、重力测量、古地磁和孢粉分析等综合鉴别的方法)重建地球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才能全面了解新生代古地理的面貌。”
周廷儒教授之所以能开创一条研究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的道路,这是他几十年来长期从事野外考察的结果。他撰写的《中国第三纪第四纪以来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分化》、《新疆第四纪陆相沉积的主要类型及其和地貌气候的发展关系》、《关于新疆最近地球历史时期的古地理问题》、《论罗布泊的迁移问题》、《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中的《新生代古地理部分》篇“近30年来中国第四纪古地理研究的进展”和“古地理学”等论着,都揭示了第三纪、第四纪时期地理环境的面貌,为研究和发展中国新生代古地理奠定了基础,这正是周廷儒教授在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
=学术著作=
《中国地形区划草案》,科学出版社,1956年。
《南疆塔里木河中游的变迁问题》,科学出版社《论文集》,1959年。
“中国第三纪与第四纪以来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分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0年,第2期。
“中国自然区域分异规律和区划原则”,《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探讨》,科学出版社《论文集》,1982年。
“中国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分异”,《地理科学》,3期,1983年。
“新生代以来中国自然地带性的变迁”,《中国第四纪研究》,1985年,6卷2期。
“环境古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开展地理环境学预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1988年增刊第1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