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三峡区

增加 26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三峡区.jpg|缩略图|居中|[ 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三峡区'''为台湾省新北市的市辖区之一,位于台北盆地的西南隅,三面环山,仅西北一隅面向大汉溪河谷 [[ 平原 ]] 。东与新北市新店区、乌来区为界,南与桃园县复兴乡,西与桃园县大溪镇为界,北与莺歌区、树林区、土城区为界。
三峡城区早期由于地处山麓地带,又有溪流汇集,市况一度甚为繁荣。其后因沙石淤积而不再有航运之利, [[ 发展 ]] 渐驱平缓,人口数也长期停滞,被板桥、土城等一一超越。1997年“台北大学特定区”设立后,逐渐发展成新兴社区,并移入大量人口,2009年9月底时全区人口数已突破10万人。<ref>[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91422112898176884.html 三峡区的介绍], 百度 , 2016-06-05</ref>
==历史==
三峡之旧名为三角涌,因处于大汉溪、三峡溪、横溪三河的汇流之口,故名三角涌。日据 [[ 期1920 期]]1920 年,全台行政区大变革,将三角涌改为日语发音相似的三峡(SanKyuo),而设立台北州海山郡三峡庄。之后,因住民聚增,逐渐繁荣,而升格为三峡街,战后改设台北县三峡镇。台湾开始有文献纪录距今大约只有400年,在此之前统称史前 [[ 时代 ]] 。本区共计发现有鹄尾山等十处遗址,经过判断,三峡属于圆山文化。本区最早有文献的旧名其实是三角躅,后来才演变成三角涌,乃至今日的三峡。三峡一带的河流与山麓,在汉人尚未来前,便是雷朗族人的居地,高山上则有泰雅族人。据说在明代初年,郑中贵(一说王中保)从南部步行来到鸡笼,曾途经淡水河上游,看到鸢山与狮头山之山形奇特,当时三峡尚属未开发的原始地带,只有靠近河岸边的 [[ 地方 ]] 才有少数番族居住。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泉州府安溪人陈瑜获得开垦海山庄之垦照。早期垦拓路线,由南靖厝,慢慢开拓至三角涌。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以后陆续有移民由南靖厝越过大嵙崁溪到隆恩埔开垦,三角涌渐成开垦中心。 [[ 泉州 ]] 人、漳州人、客家人都有移民,其中以泉州人最多,特别是安溪县人。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开垦柑园、刘厝埔方面的安溪人与客家人因争地造成闽粤械斗,粤人败北迁往中坜、杨梅,三角涌、莺歌石成为泉州人村落。此后近百年泉州人与客家人、漳州人械斗不断。
1895年4月,清廷因甲午战争战败,签下了马关条约,将 [[ 台湾 ]] 、澎湖割让给日本。日军于当年5月29日登陆澳底,6月11日进驻台北。6月下旬,日军在推进至桃园、新竹的过程中,遭遇以胡嘉猷、吴汤兴、姜绍祖、徐骧为首的客籍民勇伏击,势力稍挫。7月13日清晨五时许,日军近卫师团特务曹长樱井茂夫率领之运粮船队共35名,在三角涌隆恩埔附近遭到苏力、苏俊、林久远、陈小埤等人为首的三角涌 [[ 义勇军 ]] 奇袭,经数小时激战后,几乎全军覆没,仅4人幸免脱逃(电影《[[一八九五乙未]]》剧情为全军38员覆没),史称隆恩埔战役。同日清晨七时许,日军坊城俊章少佐率军894名沿土地公坑溪谷欲前往大嵙崁(今桃园县大溪镇)支援时,在分水仑附近遭到三角涌义勇军 [[ 包围 ]] 伏击。经两昼夜血战后,有四名日军士兵化装成乞丐逃出求援。7月16日,支队本队山根信成少将率援军赶到解围。此役日军死伤数百人,而义军仅伤亡数十人,史称分水仑战役。也因这些反抗,日军于7月下旬开始在桃园,中坜,甚至大汉溪流域,实施所谓无差别扫荡式的焚村与杀害客家平民 [[ 事件 ]]
1920年,全台行政区大变革,改设立台北州海山郡 [[ 三峡 ]] 庄。之后因住民聚增,逐渐繁荣,而升格为三峡街。
1946年,战后改设台北县三峡镇。
2010年12月25日,改制为新北市三峡区。
== 参考 来源 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