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李承贵

增加 20,13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李承贵
| 图像 =
[[File:李承贵.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p1.baikessl.sosoqhmsg.com/ugc/baikepic2/13035/20170610125656-571205378t013133edd8fa1d3880.jpg/0 原图链接] [https://pic.baike.sososo.com/ugc/baikepic2/13035doc/20170610125656527552-571205378558496.jpg/0 html来自360图片]]]
| 出生日期 =
| 逝世日期 =
| 职业 =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 ''' 李承贵 ===== 1人物介绍及生平 ==  男,1986年毕业于江西 ''',现为[[南京 大学哲学系 ,获哲学学 ]]教授、博 研究生导师、 位。1992年毕业于 术委员会委员, 西大 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 哲学系,获哲 重点研究基地"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具体负责人、 硕士学位 术委员、研究员。1996年破格为副教授、1999年破格为教授 。2003年 毕业于 引进到[[ 南京大学 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86至1990年, ]]。== 个人简介 == 曾任 江西 上饶师范 省中青年 院政教系助教、讲师。1993至2000年 科带头人(2000-2003) 南昌大学 哲学系讲师、副教授、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09.5) 。曾 任 哲学史教研室主任 先后访问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 美国[[ 西 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来大学]] 江西省 台湾 青年 华佛 科带头人。2003年始,任南京 研究所、[[慈济大学、华梵 大学 、佛光大 系教授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人物成就 ==  2005 澳门理工大学]]等。2005 年入选 国家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2007年入选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2005年获美国 "。 西来大学 兼任中 际佛 [[朱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 研究荣誉奖“IABHonoree2005”。福建省 严复研究 名誉 理事 ,江西省 陆象山 、[[中国实学 研究会 研究 ]]理事、中国哲学史促进委员会委 。先后前往台湾 香港、澳门地区的大 中国现代哲 研究会理事 福建省严复 研究 所作学 会名誉理事,江西省陆象山研究会理事,江西省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学 交流。讲 委员、特约研究员,[[贵阳学院阳明学]]研究中心客座教 的课程主要有:“ 中国哲学史”(上下) “ 中 特约研究员。 内多种 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史 术刊物栏目主持。 == 方法论”;“ 主要经历 ==1982-1986  中国儒 江西大 史”、“   中国近代哲 本科 1986-1990 [[上饶师范 研究”; 院]] 教师 1990-2000  “儒 南昌大 专题研究”  硕士 教授 2000-  南京大学  宋明理学” 博士、教授 博导 == 研究方向 ==1、孔孟荀儒学,2、易哲学,3、宋明理学,4、儒佛关系,5、中 传统 近现代 哲学 ( 现代 性研究”等。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传统 新儒学),6、老庄 哲学 及其现代性问题 ,7 佛教与儒 关系及宗教理 方法 问题 。8 儒学及儒家伦理问题、文化 文化 哲学  == 文明社会建构问题 学术研究 =='''(一) 主要 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与学科建设问题等。著作'''== 3人物著作 ==   1、李承贵:[[ 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 宗教文化 杨简》,云南教育 出版 社2007 社]],2011  2 李承贵: 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 江西 [[陆九渊]]》,云南 教育出版 社2004 社,2009  3 李承贵: 存在之思——对生话 宗教 文本的 哲学 追问 ( 中央编 ,[[ 出版 社2004年)、《20世纪中国人文 会科学方法问题》(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009  4 李承贵: 儒士视域 西文化之会通——严复中西文化比 的佛教--宋代儒士佛 与结合思想 研究》 ( 江西人民 [[,宗教文化 出版 社1997 社]],2007  5 李承贵: 杨简》(两人合著、台湾三民书局1996年)等。在《 德性源流-- 中国 哲学史》、《 哲学 传统道德转型 研究》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007年。 6 《哲学动态 李承贵:[[《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方法问题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李承贵:[[ 《中 西 文化 研究》、《 学术月刊 之会通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8 李承贵: 哲学与文化 新译地藏菩萨本愿经 等海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 ,台湾[[三民书局]],2005年 先后获得省部级社会科  9、李承贵:[[《中国哲学与儒 优秀成果壹等奖、贰等奖10余项 》,凤凰出版社]]2011年 。  '''(二)、 要论文''' 1 完成 《论严复对中 级、省级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学术成果先后被 传统哲学的改铸》,《[[福建论坛]]》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 中国哲学 》1998 鉴》、《 新华文摘》 第4期) 2 、《 中国 社会 传统哲学开出 科学 文摘 知识之尝试--以贺麟"心即时空"为例 光明日报》、 《文摘报》 [[学术研究]]》2011年第5期。 3 、《 中国传统 哲学 动态 的特质及其现代转型 ,《[[哲学研究]]》2011年第6期。 4 、《 王国维的儒学范畴诠释及其范式意义》,《[[河北学刊]]》2011年第1期。( 人大复印 资料》、《高等 《中国哲 校文科学报文摘》 》2011年第4期) 5 、《 社会科学报》、《 中国哲学 前沿 的"自我诠释" (英文版)等权威杂志全文转摘、摘要或 ,《福建论坛》2009年第4期。(人大 复印 《中国哲学》2009年第7期) 6、《论王国维对"中国哲学"的建构》,《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07年第12期) 7、《西学视域中的中国传统哲学》,《[[福建论坛]]》2006年第1期。(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06年第4期) 8、《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三原则》,《[[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11年第1期) 9、《王国维诠释"理"的三种路向》,《[[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10年第6期)、《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0、《中国传统哲学的五大认知范式》,《[[学术研究]]》2010年第6期。(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10年第9期) 11、《儒学的传承与开新--以熊十力释"理"为例》,《[[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11年第6期) 12、《儒学传道的四种方式及其当代启示》,《[[福建论坛]]》 2011年第3期。 13、《方东美生态思想及其意蕴》,《[[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14、《儒家思想普适性的三大理据》,《福建论坛》2010年第8期。 15、《国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心理准备、方法意识与评估规则》,《[[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10年第5期) 16、《当代儒学的五种形态》,《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09年第2期) 17、《儒家思想的当代困境及其化解之道》,《[[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8、《儒学当代开展的三个向度》,《光明日报》2005年7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1期) 19、《生活儒学:当代儒学开展的基本方向》,《[[福建论坛]]》2004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23期全文转摘) 20、《"人文儒学"何以可能》,《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 21、《人文儒学:儒学的本体形态》,《学术月刊》2009年1第2期。 22、《王阳明思想世界中的佛教》,《[[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3、《论宋儒重构儒学利用佛教的诸种方式》,《[[哲学研究]]》2009年第7期 。(《文史》2009年第10期转摘) 24、《王安石佛教观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5、《佛教伦理:朱熹的认知、偏失及其教训》,《[[学术研究]]》2008年第11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9年第1期) 26、《佛教发展道路的自我调适--宋代儒士佛教观于佛教之积极效应》,《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7、《宋代新儒学中的佛、儒关系新论--以儒士佛教观之基本特征为视角的考察》,《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期。 28、《朱熹视域中的佛教本体论--朱熹对佛教本体论的认知及误读》,《[[福建论坛]]》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07年第4期) 29、《二程的佛教观及其思想史意义》,《[[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0、《宋明新儒学"儒佛合一"说之检讨--兼论思想的兼容与创新》,《[[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光明日报》观点摘要) 31、《儒士佛教观:佛、儒关系研究的新向度》,《福建论坛》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宗教》2005年第5期) 32、《胡宏对佛教的批判及其检讨--兼论其对宋代新儒学的意义》,《安徽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3、《陈亮视域中的佛教--陈亮佛教观的双重结构及其检讨》,《[[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34、《陆九渊佛教观考论》,《[[现代哲学]]》2004年第4期 。 35、《张载的佛教观及其启示》,《[[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6、《儒士佛教观研究的学术价值》,《[[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 。 37、《欧阳修与佛教--兼论欧阳修佛教观特质及其对北宋儒学的影响》,《现代哲学》2007年第1期 。 38、《德性丧失的四种类型》,《福建论坛》2007年第7期 。《[[福建论坛]]》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7年第10期) 39、《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贞节"观》,《[[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2期) 40、《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公"、"私"关系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8年第3期) 41、《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理"、"欲"关系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6年第9期) 42、《中国传统德性智慧的三个来源及其当代审视》,《[[福建论坛]]》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摘要、人大复印《伦理学》2005年第5期、英文《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2005年第6期全文转摘) 43、《明清之际中国传统道德之走向》,《学术月刊》1998年第10期 。(人大复印《伦理学》1998年12期) 44、《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四大转换及其意义》,《[[中国教育报]]》(理论版)1994年2月。(人大复印《中国近代史》1994年第4期) 45、《孔子君子人格及其现代启示》,《[[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46、《中国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五十年》,《[[探索与争鸣]]》1999年1期。(人大复印《[[社会科学总论]]》1999年第2期) 47、《科学玄学论战中的研究方法问题--兼论科学玄学论战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地位》,《[[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01年第2期) 48、《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三大变革走向》,《[[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0年第2期。 49、《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回眸与检讨》,《南昌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期) 50、《现代三大研究方法的互动及其检讨》,(加拿大)《[[文化中国]]》2001年第3期。 51、《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迷途》, 《文化中国》2000年第4期。 52、《人文主义方法的早期输入及其学术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摘要) 53、《研究方法的关系和互释》, 《文化中国》2003年第4期。 5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百年回顾》, 《文化中国》1999年第3期。 55、《传统文化价值的四个层次》,《[[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1期 。(《新华文摘》1999年第6期全文转摘) 56、《当代文化建设的生态视域》,《求实》2003年第10期。(人大复印《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57、《文化继承的基本范式》, 《[[南昌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8、《传统文化价值的四类解读方式》,《[[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哲学》2003年第1期) 59、《严复文化观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文化研究》1996年第5期) 60、《"中体西用"与"体用不二"》,《上饶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人大复印《文化研究》1997年第11期) 61、《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报》1998年7月。(人大复印《文化研究》1998年第8期) 62、《浅议中国哲学从业者的资质》, 《[[福建论坛]]》2010年第2期。 63、《中国传统哲学当代开展的四个向度》, 《[[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1期。 64、《30年来中国哲学研究的四大成就》,《福建论坛》2008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全文转摘 ) 65、《中国传统哲学自我完善的道路--以建构"善"的生活为轴心》,《福建论坛》2008年1期。 66、《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三个维度》,《[[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4期全文转摘) 67、《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德智关系论》, 《[[齐鲁学刊]]》2001年第2期。 68、《颜钧的平实之学》, 《中国哲学史》2002年1期。 69、《〈易传〉中的人文智慧与自然关系及其它--以〈象辞〉为中心》,《[[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70、《严复进化思想探微》,《[[福建论坛]]》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中国近代史》1997年第9期) 71、《自然主义: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质》, 《福建论坛》2006年第8期。 72、《义理研究的推进与时代课题的关切》,《[[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哲学》2011年第3期) 73、《开启"中国哲学史"写作的新范式--评郭齐勇教授新著〈中国哲学史〉》,《[[哲学研究]]》2007年第5期。 74、《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热点问题述要》,《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06年第5期) 75、《还严复本有之貌--〈严复大传〉平议》, 《[[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 76、《建国以来严复思想研究述评》, 《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 77、《哲学史教材四弊》,《[[社会科学报]]》1990年6月,(多种报刊转摘)。 78、《四种相对批判论》 , 《社会科学报》1991年10月。 79、《论李觏佛教观的双重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期。 80、《道德何以可能?》, 《[[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81、《论严复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改铸》, 《[[福建论坛]]》2004年5期。 82、《西方宗教视野中的中国宗教》,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83、《宗教与哲学的未来走向》, 《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84、《张栻佛教观探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85、《宋儒处理佛儒关系的策略》,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光明日报》转摘。 86、《叶适思想世界中的佛教》, 《河北学刊》2006年第4期。 87、《胡适认知老子"道"的三个向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 88、《"忠"之历史嬗变及其现代启示》, 《探索与争鸣》1999年3期。 89、《论严复对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 《福建论坛》1999年2期。 90、《朱熹视野中的禅宗》 , 《华夏文化》2004年2期。 91、《杨简的儒学观》, 《南昌大学学报》1997年1期。 92、《〈老子〉"道"之境界论》, 《中国文化月刊》2002年8期。 93、《科学认知范式的形成及其检讨》, 《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94、《儒学治理社会的三个环节》,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95、《中国传统道德结构发微》, 《孔孟月刊》(台)1999年8期。 96、《传统道德价值外倾之源探幽》 《孔孟学报》2000年9月。 97、《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三大变革走向》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2期 98、《论语》《道德经》相似项比较 《学术论丛》1997年3期 99、《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中国话语"情结》 《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100、《严复中西比较与结合思想综论》 《南昌大学学报》1994年3期 101、《严复中西教育思想比较与结合》 《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6期 102、《20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分合趋势及其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0年1期 103、《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期 104、《价值中立与社会科学研究关系讨论述评》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年1期 105、《马克思主义文化继承观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意义》 《求实》2001年8期 106、《"法"何以辅"德"?》 《探索与争鸣》2001年7期 107、《文化视域中的慧远报应论》 《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3期 108、《严复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理论方法探索》,《福建论坛》1993年第3期,(人大复印《文化研究》1993年第4期) 109、《儒佛道三教关系探微》,《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02年第1期) 110、《价值主义的陷阱: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任务之检讨》,《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9期。 == 获奖 ==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5) 2、江西省(政府)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 3、江西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 4、江西省(政府)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 5、江西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 6、江西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0) 7、江西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 8、江西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 9、江西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 10、江西省(政府)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 11、江西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 12、安徽省图书奖二等奖(1999) 13、荣获南昌大学优秀班主任(1996) 14、荣获南昌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1998) 15、江西省高校首届优质课程奖(1998) 16、南京大学笹川良一等奖学金(2001) 17、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5) 18、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5年) 19、南京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5) 20、美国西来大学国际佛教研究荣誉奖"IABHonoree2005"(2005) 21、第十七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二等奖(2003) 22、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007年) 23、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 == 课题 ==1.国家青年社科基金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1994-1996) 2.南昌大学优秀青年社科基金项目:严复文化观研究(1993-1996) 3.江西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明代江西哲学家研究(1996-999) 4.江西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社区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1999-2002) 5.江西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佛教对宋代江西思想家的影响(2003-2005) 6.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方法问题研究(2000-2002) 7.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化情境下的方法论问题研究(2003-2005) 8.南京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2003-2005) 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研究(2005-2007) 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儒士佛教观研究(2005-2008) 11.国家教育部"985"二期子项目:宗教与哲学(2005-2008) 1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儒学概念、问题、价值综合研究"(2010JDXM008)。 == 主要学术主张和观点 ==A、文化哲学及中西文化比较方面 1、凡是文化都有价值,但其价值大小、正负,取决于主体的理解和应用。 2、文化是人类精神生命的呈现,所以文化是生态、生命的。 3、文化是有系统、层次和结构的。 4、文化继承的基本范式应该是:贮藏、实践、创新三个环节的良性循环。 5、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思想奠定了中国现代史上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的理论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 B、中国传统道德及其转型方面 1、中国传统道德存在一个由道德本体、道德范畴和道德实施途径所构造的有机系统。 2、中国传统道德(价值意义上)转型开始于明清之际。 3、开始于明清之际的传统道德转型是积极的、健康的,但至今未完成。 4、中国传统道德智慧有三个来源:天道设教、性道设教、人道设教。 C、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方面 1、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历经了四次变迁。 2、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既是20中国学术的晴雨表,也是影响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大要素之一。 3、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健康服务于学术必须正确解决:不同方法之间关系问题、方法与主体关系问题、方法与研究对象关系问题、方法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等四大问题。 D、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转型方面 1、中国传统哲学的近现代转型过程也是被理解、被解释的过程。 2、中国传统哲学近现代转型在学术层面主要通过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等五大范式而展开。 3、中国传统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之成果主要是积极的。 4、中国传统哲学近现代转型传承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优良传统,因而具有"生生"特质。 5、中国传统哲学近现代转型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传统哲学如何在现代转型过程中,使自身在哲学意义上获得进步仍然是个重大课题。 E、儒家思想及儒学研究方面 1、儒家思想最根本的特质是它的生命性、生态性。 2、人文关怀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3、儒家思想的义理需要做全面、深入的解析。 4、儒家思想是学说,不是宗教,也不应该成为宗教。 5、研究儒学是为了发扬、实现儒家思想的价值,而不是为了儒学自身的生存。 6、儒学具有一定的贵族气息。 7、儒学的发展道路可以是多元的。 8、儒家思想主要是人文层面的义理,不是自然科学层面的义理。 F、儒佛关系方面 1、宋代儒士佛教观是考察、评估宋代儒佛关系的一个重要坐标。 2、宋儒对佛教存在大面积的误读误解。 3、宋儒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预制了宋代新儒学中儒佛关系基本格局。 4、宋儒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影响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5、宋代新儒学的建立与宋儒对佛教的批判、吸收密切关联。 6、宋明新儒学中儒佛关系是"儒体佛用",非"佛体儒用",更非"阳儒阴释"。 G、其他 1、以自然科学方法评估人文学术成果或作品将导致人文学术成果假冒伪劣泛滥,将摧毁人文学术精神。 2、学术虽然不应该离开政治,但绝不能成为政治的同谋,必须坚持它的独立品质,批判与建构是学术的基本价值所在。 3、学术主体应将他的生命贯于他的学术实践中,通过学术思考与研究,使其与时代关联,从而实现学术的真正价值。 4、一个学术批判精神匮乏的民族,或者不能容忍学术批判的民族,永远不能健康成长。 5、中国的人文资源被当下的政治体制无情分割,造成古今中外少有的人文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可悲的是,无数人享受着这种浪费而毫无觉悟、不知廉耻。 6、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休闲路向,是中国古代思想主体回避时局的无奈选择,它虽然是开在中国思想文化大树上的花朵,但它无法代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内容、根本精神,现代学者不应将这种路向作为自己的主要学术追求,若如此,既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不孝,也是中国现代学术的悲哀。 7、中国当代社会价值已经被严重扭曲,呼吁有良知的知识人应该站出来,现在的中国非常需要我们的良心、睿智和关怀。[1] == 参考资料:==1. 简历 . .南京大学 . 2013-01-05
29,4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