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3
次編輯
變更
正月初七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正月初七 </big> ''' |- | File:T01ed076b1529cba57…”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正月初七 </big> '''
|-
|
[[File:T01ed076b1529cba572.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dr/705_705_/t01ed076b1529cba572.pn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770372&sid=5983144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 >>>
=='''基本信息'''==
中文名人日别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节日时间农历正月[[初七]]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中国节日起源女娲创世,第七天造出了人节日活动戴人胜,登高赋诗节日饮食七宝羹,面条
=='''简介'''==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节日起源'''==
正月初七为人节,源于古代汉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后,[[女娲]]从初一开始,依次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几经演变,成为汉族吃七样羮习俗。
专栏作家、天津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传说中,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
在汉族传说中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人日:指阴历正月初七,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即正月初七。汉东方朔《占书》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汉族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汉族人民在这一天带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历史沿革'''==
农历正月初七,作为春节这个大节日中套着的一个小节日,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汉族民间传说女娲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第一日造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俗称"人日子"。
折叠编辑本段节日简介
人日,就是"人民安之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就是汉族传统习俗中的"人日",是春节系列节日中重要的节日之一。来自专家著述称,人日在中国至少有二千年以上历史。
何谓"人日"?尽管各地风俗有不同,但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古人已将"人民安"视作"人日"的核心思想。
摊煎饼
汉族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戴人胜
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赠花胜
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捞鱼
南方一些地区,汉族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吃面条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
平安无事,不着火灾<ref>[https://www.sohu.com/a/223543137_673057 大年初七的习俗与禁忌! ], 搜狐 ,2018-02-22 </ref>
=='''参考文献'''==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正月初七 </big> '''
|-
|
[[File:T01ed076b1529cba572.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dr/705_705_/t01ed076b1529cba572.pn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770372&sid=5983144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 >>>
=='''基本信息'''==
中文名人日别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节日时间农历正月[[初七]]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中国节日起源女娲创世,第七天造出了人节日活动戴人胜,登高赋诗节日饮食七宝羹,面条
=='''简介'''==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节日起源'''==
正月初七为人节,源于古代汉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后,[[女娲]]从初一开始,依次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几经演变,成为汉族吃七样羮习俗。
专栏作家、天津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传说中,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
在汉族传说中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人日:指阴历正月初七,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即正月初七。汉东方朔《占书》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汉族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汉族人民在这一天带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历史沿革'''==
农历正月初七,作为春节这个大节日中套着的一个小节日,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汉族民间传说女娲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第一日造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俗称"人日子"。
折叠编辑本段节日简介
人日,就是"人民安之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就是汉族传统习俗中的"人日",是春节系列节日中重要的节日之一。来自专家著述称,人日在中国至少有二千年以上历史。
何谓"人日"?尽管各地风俗有不同,但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古人已将"人民安"视作"人日"的核心思想。
摊煎饼
汉族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戴人胜
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赠花胜
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捞鱼
南方一些地区,汉族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吃面条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
平安无事,不着火灾<ref>[https://www.sohu.com/a/223543137_673057 大年初七的习俗与禁忌! ], 搜狐 ,2018-02-22 </ref>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