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658
次編輯
變更
巴黎统筹委员会
,创建页面,内容为“'''巴黎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Export to Communist Countries),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
'''巴黎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Export to Communist Countries),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正式名称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ref>[https://www.sohu.com/a/289903305_618422 【国关青年说】李正萌:巴黎统筹委员会-贸易摩擦的历史镜鉴 ],搜狐,2019-01-18</ref>
==简介==
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正式名字是“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 ,是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
巴统有17个成员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
==协会由来==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纠集起来的一个非官方的国际机构,其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被巴统列为禁运对象的不仅有社会主义国家,还包括一些民族主义国家,总数共约30个。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断突破巴统的禁运限制,巴统不得不缩小其管制范围。
1990年,巴统大幅度放宽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禁运项目由成立初期的400个减少到120个,1991年中又减少三分之二。受其禁运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协会结局==
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加上巴统的禁运措施与世界经济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形势也不相适应,一些西方国家又把巴统作为相互进行贸易战的工具。巴统会员国的高级官员1993年11月在[[荷兰]]举行会议,一致认为巴统“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
1994年4月1日,巴统正式宣告解散。然而,它所制定的禁运物品列表后来被瓦森纳协定所继承,延续至今。
==组织机构==
巴统的组织机构有:①咨询小组。是巴统的决策机构,由各会员国派高级官员参加。
②调整委员会。1950年成立。是对苏联东欧国家实行禁运的执行机构。
③中国委员会。1952年成立。是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执行机构。巴统的宗旨是执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政策。禁运产品有三大类,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战略产品。
禁运货单有4 类。①Ⅰ号货单为绝对禁运者,如武器和[[原子能]]物质。②Ⅱ号货单属于数量管制。③Ⅲ号货单属于监视项目。④中国禁单,即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单,该禁单所包括的项目比苏联和东欧国家所适用的国际禁单项目多 500 余种。
巴统的禁运政策和货单常受国际形势变化影响 ,有时还把禁运限制同被禁运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或人权联系一起。巴统带有强烈的冷战色彩和意识形态的目的。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认为,世界安全的主要威胁不再来自军事集团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该委员会的宗旨和目的也与现实国际形势不相适应,1994年4月1日宣布正式解散。
==建立意义==
使美国在推行冷战战略方面有了一个新的工具。巴统制定了“国际安全清单”,将“美国安全清单”1A中的144种物品列入禁运范围。美国1B 清单内的物品,直到[[朝鲜战争]]前夕,50%以上没有能够列入巴统的管制范围。这也说明:在怎样确定东西方贸易管制的广度和深度问题上,美国与其他巴统成员国之间的分歧还没有完全解决。
按照“巴统423 号文件”的规定,只允许成员国在特定的范围内披露有关其活动的情报。巴统按照“全体一致原则”处理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和调整管制清单方面的事宜。
50年代初,巴统成员国先后按照“补偿原则”制定了“巴统第471 文件的例外程序”和“巴统第782文件的例外程序”, 反映了巴统成员国摆脱贸易管制体系束缚的趋向。
==建立之初==
中国并不在其贸易管制范围以内。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管制政策之形成,不仅与美苏冷战有关,而且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密切相连。[[太平洋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阻止苏联的影响越过传统的范围,美中合作乃是这一战略的基石,日本将被置于美国的严格管制之下,把它改造成为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仅就其中的经济政策而言,美国采取了两项相互关联的重要措施。
==冷战期间==
欧美联合对华禁运,“巴统”(多边出口控制统筹委员会,即“巴黎统筹委员会”)对新中国的禁运管制甚于苏联。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后,西欧国家随即陆续与中国建交,在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中国从欧共体国家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军民两用军事技术和装备。进入80年代中期后,“巴统”对中国先后放宽总计约48种“绿区”技术产品出口审批程序。其后,“巴统”又决定对中国实行自由出口,出口审批权下放给各成员国,不再逐项报批,对华出口管制极为优惠。
1989年,欧共体首脑会议作出决定禁止对华军售,“巴统”也随即终止对华放宽尖端技术产品出口计划。
==参考文献==
[[Category:非營利機構]]
==简介==
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正式名字是“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 ,是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
巴统有17个成员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
==协会由来==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纠集起来的一个非官方的国际机构,其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被巴统列为禁运对象的不仅有社会主义国家,还包括一些民族主义国家,总数共约30个。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断突破巴统的禁运限制,巴统不得不缩小其管制范围。
1990年,巴统大幅度放宽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禁运项目由成立初期的400个减少到120个,1991年中又减少三分之二。受其禁运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协会结局==
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加上巴统的禁运措施与世界经济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形势也不相适应,一些西方国家又把巴统作为相互进行贸易战的工具。巴统会员国的高级官员1993年11月在[[荷兰]]举行会议,一致认为巴统“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
1994年4月1日,巴统正式宣告解散。然而,它所制定的禁运物品列表后来被瓦森纳协定所继承,延续至今。
==组织机构==
巴统的组织机构有:①咨询小组。是巴统的决策机构,由各会员国派高级官员参加。
②调整委员会。1950年成立。是对苏联东欧国家实行禁运的执行机构。
③中国委员会。1952年成立。是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执行机构。巴统的宗旨是执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政策。禁运产品有三大类,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战略产品。
禁运货单有4 类。①Ⅰ号货单为绝对禁运者,如武器和[[原子能]]物质。②Ⅱ号货单属于数量管制。③Ⅲ号货单属于监视项目。④中国禁单,即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单,该禁单所包括的项目比苏联和东欧国家所适用的国际禁单项目多 500 余种。
巴统的禁运政策和货单常受国际形势变化影响 ,有时还把禁运限制同被禁运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或人权联系一起。巴统带有强烈的冷战色彩和意识形态的目的。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认为,世界安全的主要威胁不再来自军事集团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该委员会的宗旨和目的也与现实国际形势不相适应,1994年4月1日宣布正式解散。
==建立意义==
使美国在推行冷战战略方面有了一个新的工具。巴统制定了“国际安全清单”,将“美国安全清单”1A中的144种物品列入禁运范围。美国1B 清单内的物品,直到[[朝鲜战争]]前夕,50%以上没有能够列入巴统的管制范围。这也说明:在怎样确定东西方贸易管制的广度和深度问题上,美国与其他巴统成员国之间的分歧还没有完全解决。
按照“巴统423 号文件”的规定,只允许成员国在特定的范围内披露有关其活动的情报。巴统按照“全体一致原则”处理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和调整管制清单方面的事宜。
50年代初,巴统成员国先后按照“补偿原则”制定了“巴统第471 文件的例外程序”和“巴统第782文件的例外程序”, 反映了巴统成员国摆脱贸易管制体系束缚的趋向。
==建立之初==
中国并不在其贸易管制范围以内。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管制政策之形成,不仅与美苏冷战有关,而且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密切相连。[[太平洋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阻止苏联的影响越过传统的范围,美中合作乃是这一战略的基石,日本将被置于美国的严格管制之下,把它改造成为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仅就其中的经济政策而言,美国采取了两项相互关联的重要措施。
==冷战期间==
欧美联合对华禁运,“巴统”(多边出口控制统筹委员会,即“巴黎统筹委员会”)对新中国的禁运管制甚于苏联。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后,西欧国家随即陆续与中国建交,在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中国从欧共体国家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军民两用军事技术和装备。进入80年代中期后,“巴统”对中国先后放宽总计约48种“绿区”技术产品出口审批程序。其后,“巴统”又决定对中国实行自由出口,出口审批权下放给各成员国,不再逐项报批,对华出口管制极为优惠。
1989年,欧共体首脑会议作出决定禁止对华军售,“巴统”也随即终止对华放宽尖端技术产品出口计划。
==参考文献==
[[Category:非營利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