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增加 7,669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烝</big> ''' |- | File:T01ce10a2dd7d2f1c1b.png |…”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烝</big> '''

|-

|

[[File:T01ce10a2dd7d2f1c1b.png |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ce10a2dd7d2f1c1b.pn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180313&sid=4380759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基本信息'''=烝是一个汉字,读作zhēng,本意是指火气上行,引申义是指古代冬天祭祀;也指娶父亲的妻妾及兄长的妻妾。该文字在《说文》和《国语·周语》等文献均有记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evaporate

拼音;
zhēng

本义;
火气上行

注音;
ㄓㄥ

出处;
《说文》、《国语·周语》
=='''基本信息'''==
烝,<动>

(形声。从火,丞声。本义:火气上行)

同本义 [evaporate]

<名>

古代冬天祭祀

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桓公五年"闭蛰而烝"(P107) (中华书局)

<书>

众多。(烝民:众民,百姓。)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煑仍切《集韵》《韵会》诸仍切,$音蒸《说文》火气上行也。《诗·大雅》烝之浮浮。《疏》炊之于甑,爨而烝之。

又《尔雅·释诂》君也。《诗·大雅》文王烝哉。

又《尔雅·释诂》进也。《书·尧典》烝烝。乂《诗·周颂》烝畀祖妣。

又《尔雅·释诂》众也。《书·益稷》烝民乃粒。

又《书·立政》夷微卢烝。《蔡传》烝,或以为众,或以为夷名。

又《尔雅·释言》尘也。《注》人众所以生尘埃。

又《诗·豳风》烝在桑野。《传》烝寘也。

又《小雅》烝然罩罩。《笺》烝,尘也。尘然犹言久如也。《朱传》烝,发语辞。

又《诗·鲁颂》烝烝皇皇。《传》烝烝厚也。

又《尔雅·释训》烝烝作也。《注》物兴作之貌。

又《尔雅·释天》冬祭曰烝。《注》进品物也。《书·洛诰》烝祭岁。

又《礼·月令》大飮烝。《疏》烝,升也。升此牲体子俎之上。《周语》禘郊之事,则有全烝,王公立饫,则有房烝,亲戚宴飨,则有肴烝。

又《仪礼·特牲馈食礼》枣烝栗择。《注》果实之物多皮核,优尊者可烝裹之也。

又《扬子·方言》烝,淫也。《左传·桓十六年》卫宣公烝于夷姜。《注》上淫曰烝。

又《韵会》通作蒸。

又《五音集韵》支庱切,蒸上声。气上远貌。

又《广韵》《集韵》$诸应切,音证。《广韵》热也。《正韵》郁热。

又《集韵》气之上达也。或作蒸。

又叶居布切,音姜。《汉校官哓辞》翼翼皇慈,惠我黎烝,贻我潘君,平兹溧阳。
=='''示例'''==
烝,火气上升也。--《说文》

阳气俱烝。--《国语·周语》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诗·大雅·生民》

又如:烝烝(热气升腾的样子);烝云(上腾的云气);烝濡(烝腾的湿气);烝润(湿热润发)

用蒸汽加热。后作"蒸" [steam]

烝之浮浮。--《诗·大雅·生民》

故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易牙烝其子首而进之。--《韩非子·难一》

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世说新语》

又如:烝炊(蒸煮);烝壶(蒸熟的葫芦瓜);[[烝糕]](以米粉或面粉发酵加糖蒸成的糕)

一般指娶父亲的妻妾及兄长的妻妾 [incest]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左传·闵公二年》

见武媚娘而悦之,遂即东厢烝焉。--明·周清源《西湖二集》

又如:烝淫(指与母辈通奸的淫行);烝报(乱伦之行);烝弑(奸淫母辈,残杀君父);烝乱(淫乱)

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灵芝篇》魏晋.曹植
=='''妻妾等级'''==
古时大家族(贵族)的妻妾等级如下:(表述并不严谨)

"妻",又称"嫡妻"、"正妻"、""夫人"等。中国历朝历代,妻只能有一个([[意思]]同时只能有一个,可以续娶)。级别最高,是"聘"来的,就是按照正式的婚礼程式进行,先派人到对方家里请婚(对方往往也是名门望族),得到同意后再派专人送聘礼,然后确定迎娶的吉日。最后,女方派专人护送新娘,男方遣人迎亲,非常隆重,算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由于女方来自名门望族,往往是国君、卿大夫的的女儿,所以她生下的儿子就是本家族的"嫡长子"。女方出身的家族是否高贵决定其地位,母亲的地位又决定儿子的地位,而不是儿子的智商决定地位,这样可以避免争嗣内讧。叫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媵"(ying),是指陪嫁的,一般为妻的妹妹或侄女。媵非正妻,但是其所生子为嫡生子。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哀姜"嫁给鲁庄公的时候,其妹叔姜即陪嫁为媵,而生鲁闵公。媵是为了保证权力、财富继承而存在的,在上古时代非常普遍:《仪礼昏礼》记载"古者嫁女必以侄娣从,谓之媵。"娣侄处于从属地位,也称为媵妾。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媵妾合一。

"纳"是另一种娶媳妇的办法,一般指攻克敌国以后,敌国诸侯公卿大家族当了俘虏,把他们的女儿或者媳妇娶过来,就叫"纳",听上去不是那么尊重,没有八抬大轿了。

"嬖",是宠幸的意思,一般是什么家族的人犯罪后,男的当奴,妻女当女仆,被主人收入房中。这个女子就叫"嬖人",地位是最低下的。立嬖人为夫人是非礼的。

"妾",主要是奴隶、仆从或是买来的贫苦人家女儿。"娶则为妻,奔则为妾"。妾制出现比媵制要晚,但延续时间更长,一直延续至民国(姨太太)。妾的地位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总体上处于半奴半妻的境况。妾的[[地位]]是由其出身决定的,因此,即便正妻早亡,妾也基本无望被扶正,除非无嫡子而妾生庶长子,那么这时为了让"庶子"升格为"嫡子",多半会扶正,所谓"母以子贵"。

"烝""报":父子(烝)、叔侄、兄弟(报)之间先后同娶一妻。可以是儿子继承父亲或兄长的姬妾,这在当时不算非礼,跟继承爹的房子院子箱子柜子一样。在先秦时期,"烝报"只是婚姻的形式之一,"烝报"的妻子属于正妻,所生子也是嫡子,是符合礼法的(但[[鲁国]]很少有类似事件)。进入封建社会之后,"转房""收继"虽与烝报类似,但是烝报已经不是合乎法律、道德的婚姻形式--尤其是不同辈分直接的烝报婚姻。但是这些习俗在少数民族中仍大范围存在,比如远嫁匈奴的王昭君。

释义



zhēng

<;形>

众多;众[numerous;many]

有豕向蹄,烝涉波矣。--《诗·小雅·渐渐之石》

天生烝民。--《孟子·告子》

又如:烝人(民众,百姓);烝民(民众,百姓);烝涉(成群涉水);烝庶(众人,民众);烝黎(百姓)

美;美好 [beautiful;fine]

文王烝哉!--《诗·大雅·文王有声》

用火烘烤 [roast]

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燃后直。--《荀子·性恶》

蒸发 [evaporate]

月丽于上,山烝于下。--王充《论衡》

进;前进 [advance]

烝我髦士。--《诗·小雅·甫田》

周朝祭祀:春祭曰祠(祠之言食),夏祭曰礿(新菜可礿),秋祭曰尝,冬祭曰烝。<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7%83%9D 烝 ],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30,886
次編輯